“旗帜领航+农旅扬帆”打造乡村振兴的“龙泉样本”论文_黄嘉轩,严文奇

“旗帜领航+农旅扬帆”打造乡村振兴的“龙泉样本”论文_黄嘉轩,严文奇

(国网龙泉市供电公司)

一、实施背景

(一)“战略导向”的责任需要

从区域发展来看,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开,龙泉市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致力于持续提高农业和旅游两大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从行业发展来看,供电企业确立了从售电模式向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转型的战略新定位,综合能源发展进入新的领域高地。

(二)“需求导向”的价值需要

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发力的大形势下,农村用电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村落建设方面,电力设施老旧、安全隐患较多等现象对农村的整体规划、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桎梏;农业生产方面,养殖户、种植户等对农产品设备升级、打造生态农业的需求日益凸显,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局部用电“卡脖子”等问题;景区建设方面,在电动车充电站建设、电能替代等旅游配套工作上,与绿色环保、智慧旅游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先锋导向”的杠杆需要

“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人民电业为人民”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党建工作向“引领中心”转变。然而,在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主观方面,个别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薄弱、争先进位意识不强,业务技能不精、执行能力欠缺、效率业绩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客观方面,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缺少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

二、主要做法

立足多方调研,选取全省首批25个创建点之一兰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作为农旅融合试点,以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为服务主体,以“一心四链”为顶层设计,着力打造“产业•科普•景观”三位一体的农旅生态循环新模式。一心,即以党建引领为中心;四链,即构建“全能人才链”、“农业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农旅文化链”,四链相扣形成“党建价值链”,助力打造全省电气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旗帜领航+汇聚红力”,构建“全能人才链”

以思想、技能、业绩三个登高为目标路径,实行党员“红船精神”引领“农旅全能电保姆”典型示范,着力打造一个党员带动多个群众的“1+N”全能人才链。

思想引领,促“农旅意识”登高。以支部会议、小组会议、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以“弘扬红船精神 牢记使命责任”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聚焦农旅融合的生产价值、旅游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等角度,促推员工主动转变意识形态。技能锻造,助“农旅全能”支撑。实施“农旅全能型”员工培训提升计划,依托劳模工作室、兰巨供电所实训室等平台,开展“农旅大讲堂”、“全能锻造营”等农旅新型电力业务强化培训600余人次,推进员工的相关知识体系、技能要求再提升。业绩考核,推“农旅价值”落地。实行“农旅全能”加分项全员绩效考核管理,设置“农旅绩效擂台”、“农旅电保姆之星评选”等活动,围绕“以电兴农,以电助旅”重点考察节能产品销售量、节电量、节能用电方案、线上办电推广量、新能源产品推广等重点指标,对各部门服务农旅项目的绩效进行考核。

(二)“旗帜领航+惠农助旅”,构建“农业产业链”

红船服务队发挥“以电带农”优势,将“党建+”、“电力+”贯穿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切实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产前,彰显“电先锋”责任担当。优化网格管理模式,精准聚焦兰巨农旅融合观光园的17大功能模块,组建网格化队伍,实行首问责任制。优化园区电网布局,建成一条田园式精品台区带,对园区内用户专变、铁塔、线路外观进行美化改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化用电报装流程,推进现场办电“一站式”服务,以“电能替代”推动畜养、民宿等企业及个体户绿色发展。产中,承担“电参谋”智囊角色。实施“一户一策”机制,主动为相关用户订制供热供水以及电气设备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比如设置智能养殖区、配备香菇烘培机等。打造“一卡一档”平台,制作“农旅专项服务卡”和“园区诊断与处理档案”,对园区管理方、种植大户、商家等提供常态化设备巡视和用电指导。产后,提供“电保姆”快捷服务。创建“电保姆”微信电力服务群,为园区用户提供24小时电力在线服务。建立电企合作的“农旅社群”,以“公司+农业社”的合作模式,助推电制茶体验区、农机博览馆、趣农部落等区块建设,提升农业产业价值。

(三)“旗帜领航+慧旅促农”,构建“旅游产业链”

红船服务队立足“以电兴旅”,通过电能替代、智慧服务,打造“吃、住、行、娱、购”为一体的智慧旅游。

全电厨房,绿色食光。将原有燃煤、燃气厨具改造为电炊具,含电磁炉、电蒸箱、电烤箱、电火锅等餐厨用具,落实安全绿色厨房用电。智能家居,最美民宿。在园区民宿客房内按智能家居标准进行装修,逐步实现了园区内智能家居民宿统一电气化标准建设工作。乐享电动,绿色出行。建成园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1个、快充桩4个、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8个。智慧户外,E键休闲。在园区房车、露营基地建成集免费WI-FI、户外帐篷、房车、户外电烧烤、户外观影、汽车酒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户外休闲区。智联购物,科普体验。通过与商家合作打造农产品展示区及果品现场采摘体验区,建设电农科普体验区、电网商城体验区等,打造全电智慧旅游点、购物点。

(四)“旗帜领航+绘意农旅”,构建“农旅文化链”

以“立内营外”为推广思路,积极组织活动、创新多维平台,营造绿色、和谐、共赢的“电力+农旅”文化氛围。

内植“三大环节”。在工作环节,创建“农旅文化小组”,负责在所属部门对以兰巨观光园为试点实践的“电力+农旅”项目案例展示、文化传播;在学习环节,打造融入农旅文化元素的“绿色驿站”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在生活环节,创新开展“兰巨电动出行赛”、“绿色厨房大比拼”等文化活动,使员工真正成为“农旅文化”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外建“三大渠道”。依托龙泉新型营业厅,在员工文化区设立“以电兴农 以电助旅”展示区域,开展电能替代、清洁能源、网上商城等主题体验与现场推广;依托农旅服务流动组,开展“以电兴农 以电助旅”宣传活动、节能产品推广等;依托兰巨农旅融合观光园的17大功能模块,宣传引导当地居民和游客进入观光园参观体验,使得龙泉独有的的农旅文化实现企业内外的有机植入。

三、取得成效

(一)聚集红色能量,队伍建设显成效

充分发挥出党建引领的作用,服务队不断汲取红色营养,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出浙江“好人”、感动浙电最美人物、丽电正能量之星等先进典型,带领基层职工群众营造起良好的争先进位氛围。服务队负责人在龙泉市政府“争先进位”活动中作典型经验交流,并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论文《以电兴农,以电助旅》获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三等奖、丽水市电力行业协会一等奖。

(二)铸就首创精神,价值创造促发展

两条“产业链”从绿色用电和智慧用电的意识出发,创新平台机制,与政府、种植户、民宿业主、商家等建立起了农旅融合责任共同体联盟,先行先试为全省“全电农旅融合”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周边农民6200余人增收,带动就业2200余人,实现辖区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产业辐射实现电能替代12.54万千瓦时。

(三)擦亮金色名片,品牌影响强提升

“一心四链”服务模式,铸就了党建引领工作、农旅融合产业和农旅融合文化三张“金名片”,展现了党员队伍的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新价值。据最新统计,掌上电力APP、电子服务渠道推广完成率达100%;智能电气化改造养殖场15家;观光园日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峰值达1.5万人,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论文作者:黄嘉轩,严文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旗帜领航+农旅扬帆”打造乡村振兴的“龙泉样本”论文_黄嘉轩,严文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