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闻菊芸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来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患者92例,按照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疼痛的耳鼻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镇痛效果,护理效果大大提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疼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66-02

耳鼻喉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一旦发病,将会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耳鼻喉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的浸入性手术操作直接对患者的睡眠、呼吸及饮食造成较大的影响,使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不舒适,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耳鼻喉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特点,但是由于手术的位置较为特殊,并且手术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医生要对手术处的组织进行反复的牵拉,对术中的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对神经系统造成较大刺激,增加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术后护理干预工作。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耳鼻喉手术后疼痛临床护理中,起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来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患者92例,按照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6.5±3.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45.8±3.5)岁。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疼痛感的变化情况,当发现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时,应立即为患者进行止痛。当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时,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转移患者注意力:耳鼻喉手术后会产生创伤及疼痛感,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感。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形式,与患者聊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3)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缓解方法、术后疼痛特点等,使患者对术后疼痛能有直观的了解。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方法及伤口包扎方法,降低患者的疼痛感[1]。(4)舒适护理:定期打扫患者病房,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对于不能独立刷牙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口腔护理,确保患者口腔的清洁性,避免患者出现口腔干裂及溃疡情况的出现。对患者的卧位进行合理调整,要求患者保持半坐卧位姿势,防止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卧位,而引发患者出现水肿现象,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概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重度、中度、轻度、无疼痛感所占比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比率。

1.4 疗效判定

患者疼痛感判定标准:严格按照VAS评分标准要求,分成4个疼痛等级,总分10分,其中,重度疼痛:10分;中度疼痛:5~9分;轻度疼痛:1~4分;无疼痛:0分。护理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疼痛感全完消失;有效:患者疼痛感减轻;无效:患者疼痛感未减轻或严重。护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耳鼻喉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特殊,并且窗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手术器械的摩擦及牵拉,使患者免疫系统遭受到严重的重创,导致局部组织神经严重受损,术后创面是引发患者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日常睡眠、饮食等都造成较大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病情,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具有必要性[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为76.09%,对照组为89.13%,观察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耳鼻喉术后疼痛感。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果及质量,帮助患者疾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术后疼痛的耳鼻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镇痛效果,护理效果大大提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素娟.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术后疼痛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6):124-125.

[2]丁丽英.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6):65+67.

论文作者:闻菊芸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闻菊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