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玉鑫

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玉鑫

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秉承生态环保的理念,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持生态的理念,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面对当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生态环保造成的严重损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坚持减少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的破坏,才能够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将水力工程这一民生工程建设的更加完美。本文分析了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相应的生态问题,想要从根本上杜绝生态问题出现的可能,将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进行最完整的呈现,将生态化理念应用在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生态理念的特点

1.1自然性

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坚持自然性的理念,因为只有坚持自然性,才符合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必须要遵循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维护自然环境不受到任何的损害,设计之初要保证平衡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因此,应加大对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期考察以及勘探的力度,通过仔细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确定一个科学可持续实施的设计方案,从而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自然性。

1.2可持续发展性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攸关民生的项目,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水利设计时不仅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需求进行考量,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工程为后世子孙带来的影响。生态理念应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时就是为了确保工程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性,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能够惠及后世子孙。

1.3满足社会的需求性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作为一项基础建设,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之初必须要保障其实用性。比如说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所需。另外,还有防洪、抗灾、抗旱、蓄水、灌溉和发电航运等功能,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必须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定位,但是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实用性,也就是社会需要。

1.4经济性

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原有效用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能够明显发现,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上的应用不仅能够发挥水利工程蓄水灌溉、抗洪救灾等基础功效,还能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给当地带来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特征。

2水利设计中对生态化理念的应用方向

2.1河道的改造

想要在最大限度上对河道生态工程所具有性能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加以提升,设计人员在对河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对河道所具有综合功能进行保护的原则,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逐步落实环境绿化、堤岸保护等与河道改造密切相关的工作,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应用生态化理念完成了对河道改造的过程中所涉及亲水平台、景观绿化等工作的研究,得到了相应的水利技术,并通过将其投入到对滨水城市河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的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现阶段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因此,设计人员在河道改造的过程中,应当以满足人们所具有的观景娱乐要求为目标,在对人工水面进行建设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想要保证针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所创造生态景观的良好性,设计人员在对河道进行整治时,需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对河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态化理念进行应用,在规划工作开始前,设计人员首先需要针对河道生态环境展开相应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用于对生态进行保护的措施,这样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道流域环境和人们实际需求的统一;②针对河道岸线定位等问题来说,设计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河道生态环境在自我修复与设计方面具有的特征为原则,完成水利的设计工作,只有做到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策略,才能保证水利设计成果的有效性,也才能真正实现造福于民的目标。

2.2堤岸的建设

在对堤岸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最大限度上对堤型以及堤岸所具有选择的多样化加以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流域所具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由此可以推断出单一的河流形态无法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因此,在对堤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对水面与陆地之间原有的交错形态加以保留,还需要对大型自然滞洪区加以保留。设计人员在对堤岸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不同环节对应的特定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其次需要对防洪防涝、土地利用以及生态保护三者间存在的矛盾进行缓解,另外,在对河槽、河流断面以及河漫滩等部分进行设计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设计的生态化和科学性。在对河床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以对原有自然形态加以保留为立足点,选择非几何断面作为设计所依据的主要因素,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场均一化的现象加以规避,从而达到对自然风景进行协调,以及保护生物物种多样化的目标。当然,设计人员需要在具备对相关工具进行科学应用的能力的基础上,对涉及非规则断面的水力学的计算方法加以探究。

3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实施生态化理念的有效途径

3.1培养出我国高素质的水利工程设计人才

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践行生态理念,必须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环保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只有提高了设计人的水平与素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比如说:水利设计部门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专业素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团队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不定期的进行生态评价以及环境保护的培训等工作,切实增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环保理念以及专业素质,才能够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的科学、高效规范,最终形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

3.2完善水利设计所需的水文及当地环境资料

在将生态理念充分应用在水利设计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势地貌、植被种类等信息以及水利设计过程中所会用到的水文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必要时,还需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的周边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将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工程中进行合理的利用。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媒体等渠道进行资料的收集。例如,通过文献、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同当地百姓的交流对现有的水文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与归整,从而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在水利设计当中去。与此同时,还需当地的水利部门予以配合,从专业人员的支持和专家的经验指导中,对水利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加以及时修正,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展开。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对自然和人之间所具有关系的处理。因此,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水利工程可以发现,现阶段已被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项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人们应当对此具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对生态化理念的科学应用,削弱水利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宝,董文斌.在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2]崔继英.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环节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论文作者:朱玉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玉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