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安全管理探讨孙小令论文_孙小令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过程中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新生儿3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新生儿接种时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安全管理策略。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接种后发生皮疹、过敏、硬结、呕吐、烦躁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23.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疫苗接种的过程中,采用安全管理策略,在接种前对新生儿做好安全信息管理和疫苗的信息核对,在接种的过程中做好疫苗的安全管理并做好接种后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乙肝疫苗,安全管理策略,不良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种,结合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生儿疫苗安全事件,指导我们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疫苗接种为新生儿的生命带来安全威胁,减少新生儿接种后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从而有效的保障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安全[1]。本研究将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探索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安全管理措施,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300例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75:125,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比例为85:215。纳入接种标准的新生儿无早产儿、无低体重儿,无皮肤感染、无严重的器官功能疾病等其他异常情况,所有新生儿的父母均无吸毒史。将300例新生儿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两组新生儿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时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即在接种前针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选择评估总分数达到8-10分的新生儿右上臂三角肌作为接种区,接种乙肝疫苗为10ug。接种后的观察期为15分钟,无任何异常送至病房,母婴同室。

实验组新生儿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时采用安全管理措施:

(1)制定安全管理策略:从新生儿身体基本信息、接种前的疫苗管理、接种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接种后的护理四个方面分别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严格遵照安全管理措施执行;

(2)接种前做好新生儿的安全信息管理:了解新生儿父母是否存在家族疾病史,是否为过敏体质。记录新生儿从出生以后是否出现任何异常状况,接种前为新生儿进行沐浴,在接种前半小时新生儿禁止饮食,测量新生儿体温应处于正常范围内,对新生儿采用阿氏评分法进行健康状况评分,评分结果在8-10分内可接种疫苗。将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后的作用以及接种的重要性告知新生儿父母,在新生儿监护人了解详细情况签署同意书之后方可进行新生儿接种。

(3)接种前乙肝疫苗的安全管理:所使用的乙肝疫苗应来自于疾病防控中心,疫苗在周转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人领用和发放,并做好疫苗出入记录。疫苗保存于2-8℃的专用冰箱,每天记录冰箱的温度。各种疫苗的使用支数应进行每日核查并记录。在疫苗注射准备阶段,详细记录所用疫苗的名称、容量、有效期以及批号,观察疫苗是否存在异物、混浊、标签不清等现象,若有任何异常,禁止使用。在开盖之前应充分的摇匀疫苗,开盖后的疫苗在30分钟之内完成注射[2]。

(4)乙肝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乙肝疫苗接种时用量为10ug,选择符合接种标准的新生儿右侧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避开新生儿该部位的湿疹和瘢痕。疫苗注射时需一次注射完成,准确到位,注射的过程中新生儿会有刺痛感,为正常现象。

(5)接种后的护理

在接种以后,嘱咐新生儿父母其接种部位24小时内禁止沾水,新生儿3日内禁止泡澡。疫苗接种以后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态,如出现高烧、呕吐和皮疹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处理。在接种的针孔部位会出现浅表性溃疡最终结痂,该部位的反应会持续2-3个月,属于正常现象[3]。

1.3观察指标

两组新生儿在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下接种乙肝疫苗,观察两组新生儿接种后的皮疹、过敏、硬结、呕吐、烦躁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时运用SPASS22.0统计软件,计数材料[n(%)]表示,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出现皮疹、过敏、硬结、呕吐、烦躁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2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了有效地提高疫苗接种的质量,需要对乙肝疫苗的接种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从接种前新生儿的安全信息管理,疫苗的安全管理,再到接种过程中的接种注意事项管理,并做好接种后的护理指导,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全程得到了有效的安全管理保障,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儿疫苗接种的质量[4]。

本研究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实验组新生儿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出现皮疹、红肿、烦躁发热、硬结、呕吐、过敏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在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应实施安全管理策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疫苗接种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曾藓惠,谢志春.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成就及面临的挑战[J]. 应用预防医学,2018,24(06):496-498.

[2]张迈月,尹纯礼,朱奇,杨佳平,朱江,赵世莹,李晓军. 2014—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孕产妇HBV感染及新生儿疫苗接种情况[J]. 上海预防医学,2019,31(04):270-273.

[3]任亚丽. 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技巧与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8):288.

[4]张春霞. 护理指引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0):174+176.

论文作者:孙小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安全管理探讨孙小令论文_孙小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