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奏曲”到“交响曲”:主流媒体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图景论文_邱安琪

从“独奏曲”到“交响曲”:主流媒体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图景论文_邱安琪

——基于对《人民日报》657篇报道的分析

邱安琪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摘要] 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与践履,必然建立在多主体发力、多向度生长的基底之上。告别自说自话与一家“独奏”,奏响覆盖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响曲”,既是源于历史的深层次呼唤,又是从容应对纷繁考验的动态需求。本文选取主流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民日报》,经由对其在2016年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657篇文章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的现实图景。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主流媒体;《人民日报》

一、问题缘起与背景

自2012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热词”,一幅核心价值观的长卷铺展开来,迸发出文化领域的时代气象。毋庸置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面临转型考验的中国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它作用于是否能聚合起十三亿国民以高度的价值认同迈向未来。历经四年多的打磨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在“变”与“不变”中生长,即既涵括静态框架中的稳定性价值,又有适应国情动向的新价值。无论是近年来沉渣泛起的各种思潮,亦或是在经济、社会治理等诸领域对中国道路不自信的声音时有显现,回应这些声音的最佳方略便是以共同价值凝聚发展认同,将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经济、政治、文艺的土壤之中,使其多向度生长;再次,德与法在治国理政中的融合是时代趋势,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共生需先找寻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契合,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的格局。

承上所述,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供给层面是否契合与彰显了其内在的价值,是否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长效机制,是否葆有源源不竭的可持续发展动力,都是在未来继续夯实好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厦所应考量的因素。鉴于此,本文选取2016年《人民日报》中所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报道,累计657篇。经过对每篇文章的分析,以典型个案研究的形式,尝试将2016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状态呈现出来。

二、图景分析

(一)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常态化与精准化

报道数量的高频性和稳定性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常态化。纵观2016年《人民日报》的报道,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报道在数量上有657篇,足以可见其重要性和地位。其中每月的相关报道量均突破40篇,全年平均每日有1.8篇报道与之相关。由此,便可以看出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且足量的宣传供给。从表层上看,这也就保持了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足够的关注度与吸引力,始终将其聚焦在大众生活的舞台之上;从深层次上看,这便是以“高频”促“高能”的要义所在,以较高的宣传频率更好地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地生根。价值观塑造与形成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保持持续性的热度方能保证受众的接触度与了解度。

报道内容与时俱进,紧紧切中时代脉搏体现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准化。精准化模式涵盖两个方面的意蕴,一是内容精准特征显著,而是对象针对性明显。首先,在内容方面,3月、9月与12月的相关报道出现了三次小高峰,其中3月近百篇的报道量尤为突出。经过分析,3月报道增多与两会召开、学雷锋月活动紧密关联,12月则以文联和作协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密不可分。其次,在对象方面,精准教育模式深刻地烙印在所有报道之中,所有报道中提及党员(169篇次)、领导干部(136篇次)、学生(162篇次)、军人(40篇次)、农民(112篇次)、工人(43篇次)、网民(48篇次)等等。诚然,唯有以精准的姿态面向受众,方能以一种定力来面对价值观领域的变动状态,由此方能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的放矢。

(二)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形成全方位“主导——延展”模式

核心价值观的报道体现出“主导——延展”共同体模式,十分彰显其饱满活力。以《人民日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报道来看,以党中央作为主体的内容出现230篇次,充分表明了主导主体的核心地位。此外,包括中央军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各部委、中国文联等文艺组织、高校、中小学等,都在2016年中频繁出现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报道之中。从报道内容来看,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现了主导的“顶层设计”作用和主旨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延展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中。

而各延展性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中央文明办的“中国好人榜”,公安部的“公安楷模”,广东省的“五星志愿者”,河南省的“网言网语”,安徽省的“六进”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百”典型宣传活动等等,以延展的方式铺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长卷。

(三)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与其它教育内容密切联动

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内容与经济、政治、文化多领域互动,呈现出良好的教育空间。从《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来看,核心价值观与其他教育内容框架联动密切。其中包括“中国梦”(285篇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64篇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8篇次)、“马克思主义”(143篇次)、“文化自信”(115篇次)、“精神文明”(108篇次)、“家风”(67篇次)、“中国精神”(45篇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0篇次)、“道德建设”(62篇次)、“毛泽东思想”(45篇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4篇次)等教育框架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内容上的共通和资源上的共享。在此基础之上,便由内容共通和资源共享凝聚成教育的合力,实现多样态教育内容矩阵的共融。

(四)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供给与其他主体多向度互动

第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财经领域的生长与互动,为市场经济有序而稳定发展辅以“定心丸”。在《人民日报》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报道中,与财经领域相关度较大的关键词(含出现频次,下同)有“市场经济”(75篇次),“经济制度”(45篇次),“新发展理念”(107篇次),“创新发展”(94篇次),“协调发展”(80篇次),“绿色发展”(54篇次),“开放发展”(29篇次),“共享发展”(61篇次),“新常态”(116篇次)等。第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政治生活和党建工作的生长与互动,是厚植制度信仰、法治信仰与政治信仰于全体人民内心深处的思想智慧。2016年,《人民日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中,在政治生活与党建工作领域出现较多的关键词有“人民代表大会”(93篇次),“政协”(111篇次),“民族区域自治”(25篇次),“基层群众自治”(21篇次),“宗教”(86篇次),“法制”(31篇次),“法律”(194篇次),“党建”(63篇次),“从严治党”(110篇次),“党风廉政建设”(61篇次),“作风建设”(30篇次),“反腐”(20篇次),“两学一做”(49篇次)等。第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文化领域的生长与互动,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根基石。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在文艺领域中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互动较为频繁的关键词有“文化强国”(45篇次),“文化软实力”(57篇次),“文化产业”(66篇次),“文化事业”(36篇次),“文艺”(119篇次),“影视”(49篇次),“娱乐”(45篇次),“新媒体”(59篇次),“科技”(169篇次)等。第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长与互动,是解读和谐社会奥义所在的价值之维。同样地,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领域的关键词互动较多的有“社会治理”(74篇次),“民生”(134篇次),“扶贫”(108篇次),“就业”(113篇次),“创业”(130篇次),“社会保障”(66篇次),“社会参与”(34篇次)等。第五,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防领域的生长与互动,是通往强军之梦和科技兴邦之梦的康庄大道。在国防科技领域里,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之互动较多的内容有“国防”(87篇次),“军队”(67篇次),“国家安全”(82篇次)。第六,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生态建设中的生长与互动,是回归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价值意蕴。2016年,生态建设中与核心价值观互动频次较高的内容有“生态文明”(90篇次),“资源节约”(19篇次),“环保”(54篇次)等。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角色,而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与践履,必然需要主流媒体告别自说自话与一家“独奏”,奏响覆盖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响曲”。这既是源于历史对主流媒体的深层次呼唤,又是其自身从容应对纷繁考验的动态需求。因此,建立在多主体发力、多向度生长的基底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架构,是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

论文作者:邱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从“独奏曲”到“交响曲”:主流媒体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图景论文_邱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