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_结构主义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_结构主义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新古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为中心,论述了资本对外扩张、“中心—外围”结构、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方式关联等理论。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则以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的矛盾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论述世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福利的最大化。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把转变各国的经济结构,尤其是把转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本文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作一比较分析。

关键词 资本扩张 “中心—外围” 结构 经济理性 经济结构转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是作为对居于主流地位的正统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批判者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迥异于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亦即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正是坚持这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它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本质、落后国家经济不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落后国家实现真正经济发展的路径。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不顾体现国际剥削关系的世界经济结构的本质,或者侈谈全世界的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或者强调经济结构转变以促进经济增长,较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这种论断就显得非常浅薄了。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可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概述如下:

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巴兰、弗朗克、阿明等为代表)把当今的世界经济制度定义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体系或制度中形成“中心—外围”结构,其特点是,居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居于外围的落后国家或附属国家,或者以牺牲落后国家的发展来换取发达国家的发展。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埃曼努尔为代表)打破了长期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从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转化理论出发,论述了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分析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生产和交换条件,从而论证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和国际剥削问题。按照埃曼努尔的分析,在世界范围内,由于落后国家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由于资本具有流动性,而劳动则缺乏流动性,造成落后国家的相对低的工资率。这便构成了不平等交换的基础。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平等交换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剩余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从而保证发达国家得以持续地发展,避免利润下降的趋势,并维持其高于落后国家的工资率。

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阿明等为代表)认为,资本具有内在的对外扩张的趋势,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在于“中心”的结构特征。阿明认为,“中心”的结构的第一个特征是它只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以前的经济结构都包含着多种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内在产生的,它产生“自动集中的积累”。“自动集中的积累”导致生产能力的累进地扩大,而生产能力累进地扩大同由于工人的贫困而造成的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形成不可克服的矛盾,表现为利润率呈下降趋势,要通过其内部市场和对外扩张市场来克服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莱伊、布拉德比、弗斯特—卡特为代表)认为,第三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或关联的结果。按照莱伊的看法,资本主义有其自己的内在发展规律,在新殖民地,向资本主义转变只是表面上遵循着西欧的资本主义经验。在这里,由于资本主义是“舶来品”,而且是同非封建主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关联,结果造成了其畸形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帕洛依克斯为代表)强调资本主义有一种固有的使其自身国际化的趋势,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按照帕洛依克斯的看法,资本的国际化是由于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遍性而形成的过程的一部分。竞争是暗含于这个运动后面的力量之一。这创造了朝着世界范围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均等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也创造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交换的差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生产资本国际化(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资产阶级,这个阶级试图在地方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磨合联系,推动生产的国际化。

第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阿米拉马迪等为代表)强调,在现有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结构中,落后国家绝无成功地发展资本主义之可能,非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其唯一正确的选择。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具有较深的理论深度的理论体系。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不同,论述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他们在理论分析的目标上是相同的,那就是揭露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其资本积累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理论,或许都有缺点,不是较为完善的理论,但却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逻辑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用以说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不平等的格局,说明落后国家经济不发展的根源,指明落后国家摆脱贫困落后走上真正发展道路的有益的尝试。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来,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经济发展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关于国际剥削的理论,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则是所谓世界范围的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的理论。

从分析方法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理论,在这里,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居于中心的地位。例如,在上面谈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中,其对资本对外扩张的分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的分析,生产方式联结的分析,不平等国际交换的分析,国际资本运动的分析,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分析,都贯穿着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的路线。正是这种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突显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同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脉相承的传统的理论特色,也使之同包括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在内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划清了界限。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相反,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则从所谓经济理性出发,分析经济活动者在一国和世界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在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看来,国际分工遵循“比较利益”的原则(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国际分工像一国之内的分工一样,经济活动者总是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相对有利的方面进行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活动,各国的资源秉赋、技术、生产条件决定其生产活动的方向,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里没有国际剥削,各国的经济只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生共长。当然,按照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各国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货币资本,也是在国际间流动的,落后国家可以借助于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技术和机器设备等发展自己的经济,发达国家也可以把资本、技术、设备输向落后国家或在先进国家间流动,在国外投资设厂。这种资源的国际流动也体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国际间的资源自由流动,或资本的自由输出输入,最终将实现全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福利的最大化。这里不存在国际剥削,所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或格局是完全平等而合理的、并体现世界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的经济结构或格局。因此,经济分析的任务在于指出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的途径,确定最优地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方案或政策,如消除贸易壁垒,推进自由贸易等等。在分析单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则强调动员其国内的资源,增加为其经济发展之所必需的储蓄,特别是使国内市场完善。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不管其人民的文化水准如何低,只要创造了经济活动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市场条件,人民总会对经济刺激(机会)做出合乎经济理性的反应。在它看来,这是一国能够取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应该说,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也有其合理性,那就是它阐明了市场经济的一些一般性规律。其根本的弱点则是缺乏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它不了解,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和世界范围资本积累下所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绝不会造成世界范围的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的最大化。

说到市场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也非常重视市场的作用。但与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不同,它强调,市场不是单纯的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活动者追求最大利益的活动场所,而首先是统治阶级(资本家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雇佣劳动者)以及资本家之间进行力量较量的场所。资本家实现其剩余价值的生产,把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实现为剩余价值的占有,工人把其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都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行的。在这里,虽然通行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完全自由的买卖,但市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是一条通向剥削和奴役之路。在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换领域,虽然也是自由买卖,然而,由于交换的双方的力量悬殊,结果,总是使落后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不仅在商品交换领域如此,在其他方面,例如,在资本输入、技术输入等方面,落后国家也总要被迫接受发达国家强加给它的条件。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严格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例如,从全世界范围上说,它分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从一国的范围来说,它分析各经济部门的关联,不同生产方式的关联,或一国内部的经济结构。但这里所讲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另一种类型的,属于非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例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理论等等。

W.A.刘易斯在其著名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解成拥有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二元结构经济,借助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剖析了这个二元结构经济的特征。其经济模式的特征表现为:(1)在现代部门中, 非熟练劳动的实际工资是由外部因素给出的,该部门的就业与利润决定于与短期的资本的固定存量相适应的劳动需求;(2)资本积累决定于从利润中分解出来的储蓄。 经济发展过程被看成是相对于传统部门的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过程,直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吸尽为止。

钱纳里(Chenery,H.B.)、罗宾逊(Robinson,S.)和希尔奎因((Syrquin,H.)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强调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不同的经济结构将有不同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在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的经济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他们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变定义为: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结构的全面变化。他们指出,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而变动;结构转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各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结构关系不同;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更为重要,即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和再配置较之发达国家是更重要的增长因素,因为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非均衡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结构变化的余地也更大;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结构转变以及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利用,是它们经济增长加速的主要原因,以竞争均衡为假设条件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由于缺乏经济结构及其转变的分析,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时,必须加以重大修正。

在分析方法上,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从各部门的关系上说,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模拟分析等数学工具以揭示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结构分析,显然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结构分析。如前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生产方式的联结,或不同属性的经济成分的联结。如果说,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结构分析,是较多地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展开分析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则是较多地从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的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重在揭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外围”结构)的不合理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等手段剥削落后国家等等,除了进行一些实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规范分析的特征。而结构主义经济分析的目的则在于揭示如何通过结构转变而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在其理论分析中,进行了大量的经济结构改变因素的分析,表现出了其突出的实证分析的特征。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各种教学工具或数学手段。

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结构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且这种结构的作用也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实现竞争的市场均衡,而是市场的非均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结构主义要求改变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市场均衡的假设。这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是它胜过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之处。但是,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作为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一样,缺乏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也正是这一点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水岭。

标签:;  ;  ;  ;  ;  ;  ;  ;  ;  ;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_结构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