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论文_周广军 宓士军 田晓芳 隆全利 孙敬宇 姚丹 白胜辉 孙宝涛

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论文_周广军 宓士军 田晓芳 隆全利 孙敬宇 姚丹 白胜辉 孙宝涛

周广军 宓士军 田晓芳 隆全利 孙敬宇 姚丹 白胜辉 孙宝涛(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骨三科 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喙锁韧带重建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 观察我院对16 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使用喙锁韧带重建肩锁韧带的手术方法。男10 例、女6 例;年龄27 岁-52 岁,平均40 岁;左侧9 例,右侧7 例;车祸伤5 例,运动伤11 例;急性损伤6 例,采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慢性损伤10 例,采用肱二头肌和喙肱肌的联合腱重建喙锁韧带;损伤分型均按Tossy 分型其中Ⅲ型7 例,Ⅴ型9 例。

结果 随访时间6 个月-2 年,失访1 人;所有病例均按JOA 评分,平均91 分。其中1 例切口因早期开展瘢痕较大。1 例因身材较胖脂肪液化伤口Ⅱ期愈合。结论 喙锁韧带的重建为锁骨提供了稳定性和微动性,它的的重建和修复基本上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方式【关键词】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85-01

在体育运动日渐强盛和交通比较发达的当今,肩锁关节脱位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肩锁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靠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维持,三角肌和斜方肌越过关节也起到一定作用[1]。常规治疗方法 因只固定关节不修复韧带并发症较多,自2005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对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喙锁韧带重建16 例病人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0 例、女6 例;年龄27 岁-52 岁,平均40 岁;左侧9 例,右侧7 例;车祸伤5 例,运动伤11 例;急性损伤6 例,采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慢性损伤10 例,采用肱二头肌和喙肱肌的联合腱重建喙锁韧带;损伤分型均按Tossy 分型其中Ⅲ型7 例,Ⅴ型9 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颈丛麻醉,患者半卧位(早期采用平卧位),患肢消毒铺手术单,保持患肢可自由活动。切口自喙突向后至肩锁关节后缘(慢性损伤采用了弧型伤口),常采用电刀分离筋膜, 切口,沿锁骨向内显露锁骨远端2-3cm,注意保留斜方肌和三角肌残端以便缝合。分开三角肌暴露喙肩韧带和喙突(此过程注意保护头静脉),然后用一骨凿将喙肩韧带连同一片骨块从肩峰下部凿下(或从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的联合腱顺行取下3cm-4cm 长),用10 号线行锁边缝合留置线尾待用,用直角钳绕过喙突将2 根0.6mm 钢丝拉过待用。

用骨锯或骨刀将锁骨远端切除1-1.5cm,锁骨喙突上方2.0cm 钻头钻孔两个,将绕过喙突的钢丝分别从两孔内穿过,复位锁骨患肢做全方位活动见无撞击将钢丝扎紧。然后将锁骨远端表面钻两孔,将喙肩韧带锁边缝合留置的10 号线从锁骨远端孔内穿出,把喙肩韧带的骨块缝合在锁骨远端。冲洗伤口留置一根引流管缝合三角肌和斜方肌、筋膜后做皮内缝合。

1.3 肩关节功能评定 采用neer 评分[2],根据疼痛35 分,功能使用30 分,活动25 分,解剖10 分。

2 结果随访时间6 个月-2 年,失访1 人;所有病例均按neer 评分,平均91 分。其中1 例切口因早期开展瘢痕较大。1 例因身材较胖脂肪液化伤口Ⅱ期愈合。

3 讨论3.1 肩锁关节面积约为9×19mm,17 岁-24 岁由透明软骨转变为纤维软骨[3],30 岁软骨开始退变,骨性结构为肩峰和锁骨远端,肩锁韧带位于关节囊内,喙锁韧带位于囊外分为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肩锁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文献报道有5 度-8 度。如果肩锁关节被固定将通过肩胛骨相应增加活动来代偿。

3.2 肩锁关节的分型方法很多,现在我们均采用Tossy 的分型[4]方法。肩锁关节Ⅲ型以上损伤,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均损伤。对此过去我们均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种类很多,例如克氏针固定、喙锁螺钉固定、张力带固定等,单纯给予肩锁关节固定,损伤了关节面,稳定只靠瘢痕粘连,早期复查发现很稳定效果很好,但是去除内固定后还发生脱位或局部疼痛、退针,说明肩锁关节的5-8 度活动力量很大,光靠瘢痕粘连不能使其发挥很好的稳定性。1972 年Weaver-Dunn 发明了肩锁关节成形术,经过改良我们用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再临床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3 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的优点:1、因肩锁关节脱位后早期退变是肩部疼痛的一个原因,锁骨远端切除把这个原因去除了;2、术中不用克氏针减少了内置物并减少退针的并发症,也防止了克氏针对肩锁关节的影响;3、喙锁韧带的重建为锁骨提供了稳定性和微动性,它的的重建和修复基本上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方式。

3.4 手术应注意的地方:1、喙锁钢丝的固定仍需二次手术取出以后是否可采用缝线固定,不需取出而且在韧带愈合后还能失去作用;2、韧带的重建和修复因喙肩韧带国人比较薄易发生再脱位的可能,是否可以采用肱二头肌和喙肱肌的联合腱使其强度更好;3、锁骨有再增生的可能性,术中切除锁骨远端时应一并切除骨膜防止其再生。

我们在慢性损伤的病例采用了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的联合腱,强度增加了,但其血运及以后的退变和生物力学改变还是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Weaver, J. K.,and Dunn,H. K.: 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injuries,especially complete acromiociavicular separation. J.BoneJoint Surg.[ J ], 1972;54A(6):1187-1194[2] Edward V .Craig,M.D.:The Shoulder [ M ], 2003;213-229[3] [3]荣国威、王成武主编. 骨折[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5-605[4] 戴尅戎主编. 肩部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06-214

论文作者:周广军 宓士军 田晓芳 隆全利 孙敬宇 姚丹 白胜辉 孙宝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  ;  ;  ;  ;  ;  ;  ;  

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论文_周广军 宓士军 田晓芳 隆全利 孙敬宇 姚丹 白胜辉 孙宝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