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

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李 萍

摘 要: 近些年城市社区旅游成为城市旅游新的目的地,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条件,即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集聚、良好的区位优势、充足的客源市场、完善的服务设施;其次总结了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特征,即多数依托老北京胡同资源、社区特色文化类型丰富、游客群体以中青年为主、社区居民参与方式单一;最后提炼了北京市现阶段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ACT模式、CCT模式、FCT模式、HCT模式、LCT模式,并分别提出了五种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的适宜条件和主要特征,以期为城市社区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北京;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

1 引言

城市社区旅游是指在城市市辖区的范围内,居民(或常住民)以长时间积淀下来的特色社区文化或已然形成的创新、创意文化作为主要吸引力,对游客免费开放,主要是为游客、当地居民(或常住民)提供休闲场所,具备面状空间形态特征的旅游区域[1]

以往对于社区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欠发达地区[2],国外的研究主题集中在“社区参与”“感知”“态度”“影响”“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题集中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影响因素”“增权”“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3]。城市社区旅游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2]。虽然城市社区旅游的学术研究刚刚起步,但是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却蒸蒸日上。国外的城市旅游社区如纽约曼哈顿的苏荷区,伦敦的红砖巷,巴黎犹太人聚居的马赖区,都柏林的坦普尔吧区等社区;国内的城市旅游社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什刹海、大栅栏、798艺术区、三里屯等社区,上海的田子坊、城隍庙、新天地等社区,广州的沙面、红专厂、西关大屋区等社区,成都的宽窄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社区,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满足了旅游者了解不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4]

目前对于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多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有学者[5]总结了上海的都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内外联动”模式(社区和企业联合)、“上下互动”模式(政府和社区互动)、“公私合作”模式(政府和企业合作)。也有学者[6]从供给、需求、空间的维度阐释了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发展模式。还有学者[7]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的研究提出了城市社区旅游的一体化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此外,有学者[8]通过对比上海、杭州、绍兴三地的城市社区旅游,总结了城市社区旅游的“国际化”主导模式、“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模式、“本土化”主导模式等。

“有事询问,你可以不答。”是萧飞羽淡然的声音。鬼算盘没有收回目光。萧飞语冷漠地道:“为何给萧家百日限期?”鬼算盘空洞地道:“我也是生意人,所以喜欢萧家做生意诚信为本。百日可以使萧家细思量得失,也算计萧家最终会选择远逸。”萧飞羽若有所思地道:“如果你愿意尽所知告诉我一些想知道的事也许生命之路可以拉长一些。”

对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多从开发方角度、供需角度、文化归属属性角度进行阐述,较少针对城市社区旅游的文化特色进行总结提炼。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条件、总结发展特征,提炼北京市现阶段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并且给出不同模式开发的适宜条件和主要特征,以期为其他区域的城市社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 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条件

(1)社区内或社区周边有一定数量的高消费人群,并且有对时尚文化的需求。

2.1 深厚的历史底蕴

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在三千多年的城市历史以及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老北京文化融合了皇家的文化特色及普通百姓的文化特色。有世界闻名的长城、有曾经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有明清皇宫故宫、也有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等等。这些璀璨的历史建筑见证了北京沧海桑田的时代变革,同时也留下了光辉的历史文化。

北京的历史底蕴不仅仅体现在这些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上,也体现在一条条的胡同街巷中。如宣武门内大街西侧的头发胡同,在唐代时是幽州城北垣,后为金中都北城墙所在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时期镶黄旗副都统景恩、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等名人曾在此居住。在纵横交错的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坐落着各式各样的名人故居、王府名园、寺庙禅院、牌坊古塔等建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宅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

2.2 多元的文化集聚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汇聚了国内国外的特色文化,如剧场里优秀的国外剧目展演、芭蕾舞、交响乐等演出。酒吧文化的兴起、hip-hop说唱音乐、藏传佛教文化、艺术文化、休闲文化等等也体现了北京作为大都市对文化的包容性。北京有很多外国人活动频繁的区域,如三里屯大使馆区、海淀区各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望京的韩国人集聚区等等。

多元文化的集聚,带给游客体验北京不同文化特色的可能。多元文化形成一定的规模,就有可能形成旅游目的地,如798艺术区,在2000年以前只是一片破旧的老厂房,艺术家群体的陆续入驻,并且依托这一区域创造出了一系列的艺术作品,就形成了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而三里屯地区因为各国使馆的林立,催生了酒吧文化的出现,开辟了时尚、潮流文化的出现,也形成了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

2.3 良好的区位优势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发达的交通方式,连接了世界各地、国内的各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游客群体主要是爱好艺术的人群。这类人群可能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具体游客群体因不同的艺术形式而定。如798艺术区主要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集中区,所以吸引的游客多以年轻人、小资阶层、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绘画爱好者(中青年为主)。

从微观上来说,北京市内部的交通也非常便捷,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为民众提供了通达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方面,北京公交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公交客运车辆22989辆、常规运营线路1266条;轨道交通方面,截至2018年底,共有22条地铁运营线路,覆盖11个市辖区、391座运营车站。综上来看,北京市城市内部的交通也非常方便和快捷。

2.4 充足的客源市场

北京作为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一体的首都,是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8年,北京市接待游客人数共计3.1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92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1亿人次,旅游收入5556亿元;入境游客400.4万人次,旅游收入55.2亿美元。

国际游客中,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游客所占比例较大,占国外游客整体的一半左右。而国内游客中,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等周边省份的游客所占比例较高,将近整体数量的一半左右。来京旅游的国内游客,以25-44岁年龄段游客人数最多,占一半以上的数量。以火车的交通方式来京的国内游客人数最多,占65%左右。此外,来京旅游的游客中,城镇居民占70%以上,以观光游览、探亲访友的目的为主。整体来看,北京市有充足的国内、国外客源市场,发展城市社区旅游较为适合(图1)。

图1 1998-2018年国内来京游客人数及收入图

(资料来源: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5 完善的服务设施

北京作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际化大都市,服务设施方面也较为完善。据《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北京市有博物馆179个(免费开放82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20个、公共图书馆24个、电影院238家、医院736所等,基本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对于旅游方面的服务设施来说,根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共有饭店数量519个,客房数10.2万间。其中,五星级酒店60个、四星级酒店128个、三星级酒店192个、二星级酒店130个、一星级酒店9个。共有旅行社数量1139家,A级景区数244家,其中5A景区8家、4A景区72家、3A景区111家、2A景区46家、1A景区7家。总体来说,北京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建设强大现代化新型陆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竞相涌流,提高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推动陆军建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3 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特征

城市社区旅游是依托城市内部的社区旅游资源而发展,它和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社区旅游有着不同的特征。对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抓住其发展的特点,在旅游开发中避免照搬传统的乡村社区旅游模式,根据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特征,开发适合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对于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来说,其发展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文时,便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开展教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目睹姐姐缠足,在当上领导人后,主张废除缠足陋习的故事。但是由于该种传统与当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今的学生并不能感受到缠足的可怕,甚至部分学生并不能理解何为“缠足”,进而造成教学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下载与“缠足”相关的视频,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在视频中体现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何为缠足;第二,缠足对女性造成的危害;第三,陋习的影响。

3.1 多数依托老北京胡同资源

北京市的城市社区旅游多数以老北京胡同旅游资源为依托,在传统的历史街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如创意、休闲、老字号商户等文化特色,既有如南锣鼓巷、什刹海等社区内现代与历史的融合与碰撞,又有如大栅栏社区内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新兴的旅游社区如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也是像南锣鼓巷一样,以北京胡同为背景发展创意、小资类型的社区文化,深受游客的青睐。

多数旅游社区以胡同资源为依托,是由于胡同以及四合院等代表了老北京的百姓居住文化。不管是胡同名字的由来,还是胡同街巷里深藏着的名人故居、王府名园、寺庙禅院等,都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资源。此外,游客到胡同里容易感受到正宗的北京方言、看看老北京人闲适的生活状态。这些对于游客来说都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3.2 社区特色文化类型丰富

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特色文化类型较为丰富,一方面是由于外国人数量较多、各国大使馆也均在北京驻扎,以及各高等院校的外国留学生群体等,使北京的国际文化多元发展;另一方面,北京市的高等院校、艺术机构、科研院所集聚,产生了很多创新文化,也促进了北京的多元文化发展。

北京市的城市社区旅游,既有依托三里屯使馆区发展起来的时尚潮流文化社区,又有因艺术家们集聚而产生的798艺术区,还有依托宜人的水域景色而发展起来的休闲文化社区什刹海,依托中央戏剧学院等机构发展戏剧文化及创意文化的南锣鼓巷,依托各类老字号店铺发展老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大栅栏社区等等。这些文化特色不同的社区组成了北京多元的旅游社区文化,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社区。

3.3 游客群体以中青年为主

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来京旅游的国内游客有不到1/3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游客,2/3的是中青年游客。而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游客类型,以中青年游客群体为主,特别是南锣鼓巷、798艺术区、三里屯等带有创意、艺术、时尚等文化特色的社区,更是以中青年游客为主。这类旅游社区的商户受众也主要是年轻群体,如南锣鼓巷的创意饰品、手工艺品、原创服装、各种特色小吃等,什刹海的酒吧、咖啡馆,798艺术区的艺术品展览,三里屯的国际时尚大牌等商户,购买的人群中青年占较大比例。

总体来说,因为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是有别于传统的景区景点的观光游览,对于游客“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来说,特色的文化、创新的商品等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9],而年轻人对于新的事物是有较快的接受能力的,中年人则在经济上付得起较高消费水平的工艺品或艺术品,所以整体来看,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主要游客群体是以中青年为主。

3.4 社区居民参与方式单一

单胺类氧化酶可催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从而使它们失活,以及最后被降解。因此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提高大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该生理效果被认为是该类药物抗抑郁效果的疗效基础,三环类药物的神经系统活性较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突触间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结合后续的一些神经科学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单胺类假说:神经突触间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缺乏降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

城市社区的居民之所以不愿意参与旅游的发展,是由于城市内部工作机会较多,很多居民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不需要依靠参与旅游的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传统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居民,一般以种地、打工为主,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参与旅游的发展获益能较大程度的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所以相对来说,城市内的居民真正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是居民自身的意愿和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4 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

4.1 “A-C-T”模式

“历史(Historical)”+“社区(Community)”+“旅游(Tourism)”的发展模式,简称“H-C-T”发展模式。该模式使得游客在旅游社区里既可以感受到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感受到具有异域风格的历史文化。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社区特色发展旅游的案例地有北京大栅栏地区。大栅栏地区是传统的老北京商业区,依托老北京的胡同街巷,具有500多年的历史,拥有多个北京老字号商铺,老字号商业文化氛围浓厚,整个大栅栏地区的传统商业历史感较为突出。

图2 “A-C-T”活动形式图

4.1.1 适宜条件

(1)书法、戏剧、电影、曲艺等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某一种或某几种艺术在社区居民中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数量的社区居民爱好者。

(2)社区范围内或社区周边存在艺术类机构,并且社区居民与艺术类机构之间有相互联系,如观赏演出、参加艺术类公益讲座等。

(3)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对于发展社区的艺术文化持支持态度,鼓励艺术家、艺术类商户入驻社区。

4.1.2 主要特征

(1)社区空间构成有突出的某种或某几种艺术文化氛围,如电影主题的旅游社区,要突出电影特色,可以根据不同电影形式将社区打造为不同的分区展现出来。京剧主题的旅游社区,可以突出京剧特色文化,有京剧相关人物造型、经典曲目等等的文化展现,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宏观上来说,航空方面北京建有三个民用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南苑机场以及新投入运营的大兴国际机场,为国内外众多城市提供了快捷的联系通道。铁路方面,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通线、京包线等多条铁路干线辐射全国各地,还有通往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际列车。公路方面,北京有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共计八条:京哈、京沪、京港澳、京台、京昆、京新、京藏、大广(京开、京承)等高速公路,加强了与全国很多主要城市的联系。

(3)社区内的住宿、餐饮、购物店等具有较为统一的艺术风格。如电影主题的社区内,民宿有相关的电影主题客栈或青年旅社、有相关的电影主题餐厅、购物店也是有关电影的商品、百货等。游客通过住宿、饮食、购物等全方位的体验,感受电影主题的社区文化。

对计算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对“数”的认识。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探索最为“痴迷”。他们认为,世界的本源并非原初物质,而是其结构形式,可以用“数”来衡量,用“数”来描述世界万物,由此奠定了其“万物皆数”的世界观。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是一种关于世界本体的哲学思考,没有指向人类心理活动的探索。在那个时代,计算和心智彼此孤立、尚未结合。

图3 “C-C-T”游客体验形式图

4.2 “C-C-T”模式

“创意(Creative)”+“社区(Community)”+“旅游(Tourism)”的发展模式,简称“C-C-T”发展模式。北京南锣鼓巷的旅游开发属于“C-C-T”模式,凭借老北京胡同的建筑及区位优势,又别出心裁的孕育了胡同里的创意文化。“C-C-T”模式主要是游客在游览社区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创意的商品、服务、环境等旅游活动。创意类旅游社区如南锣鼓巷、五道营,依托胡同街巷均发展得较好。南锣鼓巷是北京第一个在胡同里发展创意文化而逐渐为人所知的;五道营是2009年从开始发展,胡同内原创店铺较多,属于“创意”结合胡同旅游发展起来的。

4.2.1 适宜条件

(1)社区内有3-5家原创店铺的带动,社区的创意文化处于萌芽状态。

二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如韦勒克(Rene Wellek)在法国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的理论,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扩充到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等范畴,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不仅包括那些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包含那些没有事实关联的跨国界的文学研究,以及探讨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跨学科的研究。美国学派给比较文学的定义,以雷马克的提法最具代表性:

此外,农牧民群众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做到很好的维护,出现问题之后无人问及,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损伤范围越来越大,严重的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废弃不能利用,对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影响。

(2)社区内有创意机构对创新文化的推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活动。

(3)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对于创意文化的发展较为支持,鼓励创新文化的发展。

4.2.2 主要特征

(1)社区内原创店铺较多。社区内的商户多以原创、个性、新奇的商品售卖,连锁店、加盟店等较少。店铺类型多样,餐饮类店铺不超过总体数量的三分之一,整体的创意氛围较为突出。

(3)社区内的居民多数对社区的历史文化较为了解、如数家珍,社区老住户数量较多,乐于向游客传递社区历史文化。

(2)游客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南锣鼓巷、五道营等以创意文化为主的社区内,游客以年轻人为主,追求个性、特色的商品,并且年轻的小资阶层更倾向于消费这类有独特创意、价格略高的商品。

(3)创意文化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主题。如在一个旅游社区内,所有原创店铺都以老北京市井文化为主题背景创作不同商品。或像南锣鼓巷里有以80后的“童年”为主题创作的店铺,还有以“京扇子”为主题创作的扇子店铺等。

4.3 “F-C-T”模式

“时尚(Fashion)”+“社区(Community)”+“旅游(Tourism)”的发展模式,简称“F-C-T”发展模式。“F-C-T”模式主要是游客在社区内感受到时尚新潮的文化氛围、具有新鲜感,满足游客追赶时代潮流、体验时尚文化的旅游需求。以时尚为特色社区文化的案例地有三里屯社区,周边有使馆建筑群,建有太古里SOHO,有时尚的国际大牌,也有时尚的中高端小众品牌,整体给人新潮、前沿、时尚的感受。

4.3.1 适宜条件

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基础,如文脉(文化差异)、地脉(区位优势)等等[4]。而对于北京市来说,发展城市社区旅游的条件相比其他城市有利,具体包括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集聚、良好的区位优势、充足的客源市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方面。由于具备这些优势条件,北京市非常适合发展城市社区旅游。

(2)社区内有中高端商户的入驻,适合发展中高端商业业态。

图4 “F-C-T”的吸引要素图

(3)社区整体人文环境有别于其他社区,建筑景观有一定的特色。

4.3.2 主要特征

(1)国际潮流品牌较多。时尚型的旅游社区,应结合国内和国外时尚、潮流的品牌,可以是知名度很高的大品牌,也可以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小众品牌,整体的时尚风格具有引领作用。

景天茎段扦插生根的环境温度宜保持在20℃-25℃,防止温度过高或过湿。扦插基质的湿度控制在60%-70%,生根期间给予50%-70%左右的遮荫,适当通风。为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新根生长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2)消费较高。由于国际品牌、小众时尚品牌一般是有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有别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所以在产品的定价方面一般较高,主要目标群体是中高端消费阶层。(3)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本国人有所差别,会在社区形成有别于其他社区的商业需求,如咖啡馆、酒吧、西餐厅、料理店等等,游客除了感受时尚文化外还可以体验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4.4 “H-C-T”模式

“艺术(Art)”+“社区(Community)”+“旅游(Tourism)”的发展模式,简称“A-C-T”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游客通过欣赏展演、节庆活动、艺术商品等感受艺术文化特色。北京798艺术区的旅游开发属于“A-C-T”模式,利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发展成为具有艺术特色的旅游社区。此种模式的“艺术”不仅仅指的是798艺术区里的画展、画廊等绘画艺术结合雕塑艺术,还包括书法、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将城市社区打造成为旅游社区时,需要有文化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结合某种或几种艺术不同的艺术形式重点打造成为社区的文化。

4.4.1 适宜条件

北京市城市旅游社区内的居民参与社区旅游发展的方式较为单一。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一般社区的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以志愿者、商品销售、环卫工人、三轮车夫等工作为主,参与程度较低,旅游收入也相对较少。此外,真正参与社区旅游的居民所占比例也很低,在深度访谈中了解到,社区居民并不愿意参与旅游的发展,也不希望从社区旅游的发展中盈利,这一点是和传统的乡村社区旅游有较大区别的。

(1)社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北京的胡同很多,但是真正可以开发的胡同则需要有历史故事、传说、名人逸事等作为社区的历史文化。

图5 “H-C-T”的吸引要素图

(2)社区内有保留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这类建筑是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型建筑,自身载有历史典故、历史渊源等历史文化。

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市知名商标等各项有关品牌品质奖项的企业进行表彰,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建立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并设置不同的奖励标准。

4.4.2 主要特征

(1)历史文化突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积淀了特色的历史文化,有故事可说,有景观可看。如大栅栏的百年老字号有瑞蚨祥、全聚德、同仁堂、内联升等,每一家老字号店铺都有历史故事可说。

(2)社区区位在老城区。北京二环之外的建筑多为现代建筑,时间较短,而真正有历史积淀的是在二环之内的北京胡同街巷中,所以以历史为特色的社区区位只能在二环之内进行选择。

(3)游客群体以中年人为主。通过对大栅栏地区的实地调研,在大栅栏观光的游客中,年轻人较少,中年人居多,店铺的主要目标群体也以中年人为主,百货店(帽子、围巾、国货化妆品、传统服饰等)所占比例较大。

不再全然陌生,不再因偏见而更无知,不再充满猜疑甚至仇视,而是激赏对方的传统与文化,尊重各自的文明与希望……只有如此,当西方遇到东方,或者当东方遇到西方,才不会拒人千里之外,才可能拥抱如故友,才会缔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而文化交流永远架设着不断交流的桥梁,话剧《茶馆》让美国观众“闻香下马”,堪为十多年前东西方交流的佐证,今天的“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则体现了综合性、多样性、多社团、跨地区等特点,是中美文化交流领域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范例。

4.5 “L-C-T”模式

“休闲(Leisure)”+“社区(Community)”+“旅游(Tourism)”的发展模式,简称“L-C-T”发展模式。“L-C-T”模式主要是游客在社区中享受景色或服务带来的休闲的环境。以休闲文化结合社区旅游发展的社区如北京什刹海社区。因为什刹海地区景色宜人、水面广阔,社区临水的部分区域衍生出酒吧文化,休闲氛围较浓郁,游客人数较多,是一种以休闲特色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

图6 “L-C-T”的吸引要素图

4.5.1 适宜条件

(1)社区内自然或人文环境氛围较好、景色宜人,能给人放松身心的感觉,适合发展休闲社区旅游。

(2)社区内景观设施有独特性,有别于一般的普通住宅小区,休闲社区旅游的建筑环境、建筑物有社区的特色。

(3)社区内的居民生活状态有别于行色匆匆的都市上班族,生活得较为悠闲、惬意。

4.5.2 主要特征

(1)社区内旅游氛围较为悠闲、舒适。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社区文化的城市社区,从社区的景观环境、店铺类型、文化氛围等等各方面给游客呈现的是休闲放松的游客体验,是一种轻松、舒适的旅游感受。

(2)社区内酒吧咖啡馆类的商户数量较多。酒吧、咖啡馆等作为城市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社交的主要场所之一。一般来说,这类休闲消遣的场所会比较受到青睐,所以数量比其他商户类型多。

这种比附说明式的阐述性翻译策略表现在文化上的显著特征就是尽可能套用传统中国的伦理术语来表述异质的现代西方法律概念(俞江2008:10)。丁韪良自己也说:“余督率馆生翻译此书,既将洋文为之讲解于前,复将译稿详加校阅于后”,以中文表达方式适应国人阅读习惯。

(3)游客群体以中青年为主。以休闲为特色旅游文化的社区,吸引的游客多以中青年旅游者为主,特别是在酒吧、咖啡馆消费的游客群体,一般也是以中青年为主,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以传统的景区景点为主,对于新兴的城市社区旅游关注较少。

5 结语

北京市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集聚、良好的区位优势、充足的客源市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发展条件,促进了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未来北京市其他尚处于起步或萌芽状态的旅游社区的发展模式,可参考798艺术区、南锣鼓巷、三里屯、大栅栏、什刹海等较为成熟的城市旅游社区。如草场地艺术区、环铁艺术区等社区的发展可参考798艺术区的ACT模式;北锣鼓巷、五道营、方家胡同、东四三条至八条等社区可参考南锣鼓巷社区的CCT模式;鲜鱼口等社区可参考大栅栏的HCT模式;东交民巷等社区可参考三里屯的FCT模式。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称,设立理财子公司,在为打破刚性兑付困局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今后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优势。“无论是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还是扩大理财代销和合作机构的范围,都让理财子公司这张牌照价值提升,更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特征包括:多数旅游社区依托老北京胡同旅游资源、社区的特色文化类型较为丰富、游客群体以中青年人群为主、社区居民的参与方式较为单一等方面。而北京市城市社区旅游发的发展模式,可提炼为五种模式:ACT模式(艺术社区旅游)、CCT模式(创意社区旅游)、FCT模式(时尚社区旅游)、HCT模式(历史社区旅游)、LCT模式(休闲社区旅游)等,针对每一种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宜开发的条件以及主要特征,并且针对北京市未来有潜力开发城市社区旅游的旅游社区,提供了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社区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标准与质量的紧密结合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一些标准化研究机构正与时俱进,在机构名称中加入了“质量”一词,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名称,以最直接的形式去宣传其在质量领域开展工作的能力,如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就在2015年更名为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而一些没有更换名称的标准化研究机构也陆续开始设立与质量相关的下属机构,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质量管理分院”、广东省标准化院的“质量研究中心”等。32家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名称见表1。

参考文献:

[1]李萍,陈田,王新歌,等.我国城市社区旅游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0):85-90.

[2]徐虹,刘宇青.城市社区旅游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9):1-9.

[3]塔娜,卢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9,31(1):30-39.

[4]潘芬萍.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名城,2013(5):29-34.

[5]曹阳.上海都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6]沈小芳.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7]陈爱.城市社区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8]沈小芳,徐建春.城市社区旅游的开发模式之比较研究——以上海、杭州和绍兴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1):98-100.

[9]李萍,陈田,王甫园,等.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旅游社区形象感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36(6):1106-11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tourist destination of urban tourism, and it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tourists.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in Beijing: deep historical background,multi-cultural agglomeration, good location advantages, sufficient tourist market and perfect service faciliti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in Beijing:most of them rely on the resources of old Beijing hutongs, rich cultural types with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mainly young and middleaged tourists, and single participation mode of community residents.Finally,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in Beijing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refined: ACT mode、CCT mode、FCT mode、HCT mode、LCT mode.Suitable condition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development modes of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Key words: Beijing ; urban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作者简介

李 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144(2019)-11-43(7)

责任编辑:于向凤

标签:;  ;  ;  ;  

城市社区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