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控制方法论文_刘冉冉,刘婵婵

1.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31;

2.泛远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1100

摘要:桩基工程中对孔底沉渣的厚度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层复杂及操作不当等原因,经常会出现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的成因和质量控制方法方便进行讨论。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质量控制

前言:

近几年来,桩基施工技术的发展很快,各种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层出不穷。然而冲击钻孔成桩工艺因为对地层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桩基施工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冲孔灌注桩的特点是现场冲击成孔、现场制作和吊放钢筋笼、现场浇筑桩身混凝土。但是冲孔灌注桩的桩底沉渣一直困扰着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不仅会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还会引起建筑物的过大沉降。因此,减少桩底沉渣值,把沉渣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是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

一、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配比,保证泥浆的携渣能力

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泥浆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平衡土对孔壁的压力,防止塌孔。二是通过泥浆的浮力将钻进过程中产生的钻渣循环出孔外。因此,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指标。泥浆悬浮粘渣的能力与泥浆的密度、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紧密相关[1]。根据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在不同的地层中,泥浆性能指标见下表。

二、进行二次清孔,保证清渣程度

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或预定层面后虽然进行了第一次清孔,但是经过钢筋笼安放、焊接、下放导管等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孔内泥浆处于静止姿态,原来悬浮在泥浆中的泥、砂砾和石屑会沉人孔底。同时,安放钢筋笼和导管时也会擦碰孔壁,而使泥砂落孔内。为此,在混凝土灌注前应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进行第二次清孔[2]。二次清孔应做到边循环清孔,边测孔底沉渣。当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再在循环中调整泥浆各项指标。当测得泥浆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三、保证水下混凝土初灌量和初灌质量,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水下初始灌注时,混凝土在导管中下落过程中会与泥浆混和,容易使混凝土被泥浆稀释产生离析,形成桩底碎石沉渣。所以,施工时尽量增大混凝土首盘初灌量,保证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 m 以上[3]。而且要在贮料斗内的混凝土与导管内泥浆面与面之间设置隔水栓和隔水球,严禁将混凝土直接灌入充满泥浆的导管内。

结束语:

虽然影响冲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因素较多,但只要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及土层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施工检测,完全可以将孔底沉渣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及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云,关永康,杨立志. 泥浆指标控制与沉渣厚度的关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12:218-220.

[2]张军旗. 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二次清孔工艺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0,S1:53-54.

[3]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作者简介:

刘冉冉(1986-)、男、河北元氏人。

论文作者:刘冉冉,刘婵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浅谈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控制方法论文_刘冉冉,刘婵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