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论文_王玉江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论文_王玉江

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刘井小学 262521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对此,有的教师束手无策,而有的教师则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化弊为力,变被动为主动,使师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应变艺术,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其智力的发展创造机遇。少年儿童的特点是喜新好奇,且好胜心强。他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尽管有时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可笑,但这是他们思维火花的可贵闪现。如在给学生分析课文《峨眉道上》,讲到“十几个背竹篓的人,每个竹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何必要用竹篓背,用吊车吊上去多省力气呢?如果对这种问题,教师仅仅一笑了之,就会使学生失掉一次掌握知识的机会。但这位教师深谙此理,及时变通原授程序,重点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挖掘分析,使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发表独立见解。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紧紧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去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超过自己。若对学生的发问态度冷漠、面带愠色,认为是学生有意捉弄自己而去遮掩、搪塞以致去挖苦、嘲笑学生,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机遇。

二、宽容待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

一位任课教师刚走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帖了一幅漫画,画的正是他自己,而且把他的缺点夸张得淋漓尽致。这位教师心中很是恼火,原本愉快的心情一扫耳而光:这学生真是太不像话了,竟然如此恶作剧,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转念一想,惩罚不是好办法,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师生对立,自己生气不说,也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冷处理”。他平静了一会儿若无其事地拿下漫画欣赏了一番,对大家说:“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给我画过像呢。我要把这幅画留作纪念,作者要不介意的话,下课后给我签个名。现在上课。”几天后,那为“肇事”的学生主动向这位教师承认了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位教师在学生的“恶作剧”面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宽容待学生,不但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师生冲突,而且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做人的榜样。试想,如果这位教师来一阵“暴风骤雨”,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三、创造“活而乐”的课堂教学,树立教师威信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敢于向学生交底,袒露自己的心胸。学生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不要对学生有戒备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中。

我在和学生共同阅读人教版第七册《捞铁牛》第四自然段时,一个学生忽然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有错误!我一愣,尽管我经常鼓励大家向老师质疑,向教科书挑战,可毕竟课文没出现过错误。看他那认真劲,我笑着说:“好吧,你说课文哪里写错了?”“课文说捞第一只铁牛时,把大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课文插图上画的大船后面跟着好几只小船,小船上装满了泥沙,应该是把大船上的泥沙铲到小船上,这样捞其他铁牛时可以连续使用。”

从图上看,大船后面加了好多只装满泥沙的小船,小船紧随其后,像是大船的泥沙铲到了小船上,可能是编者的疏忽。然后大家各抒己见。经过一番争论,最后我采取了大家的建议:用小船装载泥沙,再铲到大船上,连续使用捞所有的大铁牛,并且决定给教材编辑部写信,告诉我们全班的想法。

诚然,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在教坛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学生从你闪光的智慧和诚实的人格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内心深处佩服你,尊敬你,进而树立起威信。

四、融洽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的灵活应变,既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完成,同时还能融洽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课堂上,教师那诲人不倦的精神,条理清晰的讲解,旁征博引的阐述,那精辟幽默的语言,以及潇洒大方的教态,都会引起学生由衷的仿效。善于应变,才能真正做到“潇洒大方”,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切、自然,从而使教和学得到合理调控。有位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位同学上课“走神”,不用心听讲,并没有突然地把他叫起来,问他一个难题,让其当众出丑,以示惩罚,而是表扬与他同桌的那个全神贯注听讲的同学,从而使那个精力不集中的同学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这不仅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还会使那位“走神”的同学对老师的“关照”报以感激,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意,从而深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课堂上师生心心相印,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王玉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论文_王玉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