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及取向研究_成就动机论文

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取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取向论文,动机论文,成就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欲望。

成就动机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而女性成就动机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论及性别差异的经典文献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成就动机水平较低。这首先因为,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和职业的选择有关,女性较低的成就动机不过是女性较低的职业成就的反映。其次,女性成就动机较低与女性的成就动机依赖于女性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心理学家巴德韦克的研究表明,女性一般可能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在女性一生的某一时期里,对成就的渴慕可能会成为烦恼焦虑的事,以至她暂时压抑自己的成就动机,但在“完成”了女性角色的任务以后,她可能再度激发出成就动机,而成就这时则会成为她生活满足的新源泉。这也就是说,女性的成就动机不象男子的成就动机那样稳固持久,而是因人生周期的不同目标而改变。第三,女性成就动机较低,还因为女性有一种避免成功的动机。心理学家霍纳曾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一些聪明、有才能的妇女往往对自己的成功有一种恐惧和焦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避免成功和害怕成功的动机。这是因为社会以自己固有的力量规定了人类产生动机和实施动机的方式。对于女性来说,社会要求她们内化和产生较低的成就动机,而女性一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则可能导致社交上遭受拒绝和被视为缺少“女性气质”的后果,正是这种消极的社会后果抑制了女性对成功的追求。故霍纳称之为“成功恐惧症”。但是,心理学家爱波所做的实验又证明,害怕成就不是妇女的普遍特点,而是与特殊情境有关,当妇女们关心的角色或职业在传统上是属于男性的时,她们的害怕就更多一些,若她们关心的职业在传统上是妇女的时,这种害怕就减少了。后来,成就动机的研究又表明,妇女成就动机问题很复杂,有必要重新评价过去的结论。为此,心理学家麦克兰德总结了三条定律:(1)在实验的中性条件下,妇女成就动机高于男性;(2)在实验的竞争条件下,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3)在同一方式进行的实验中,男女的成就动机是一样的。

成就动机是一种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卓越社会目标的需要,它反映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追求成功的冲动和愿望。女性成就动机的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她们抱负水平的高低,个人潜能的发挥程度,而且对整个女性群体的进步,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起间接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为变量,探讨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取向,为进一步丰富对女性成就动机的认识,为提高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提供鉴借与参考。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205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取自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医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和太原工业大学。其中,二年级学生110名,四年级学生95名。

(二)研究工具

1.《成就动机测量表》(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简称AMS)它由挪威Oslo大学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rd在1970年编制,并几经修订,日趋完善。按照成就动机有正向与负向的两种预期结果的理论,此量表包括两个有区别的分量表:一个是与获取成功有关的Ms,涉及正向评价情境、结果的期望,另一个是与防止失败相联系的Mf,涉及负向评价情境、结果的期望。从内容看,Ms高的人向往成功,做事有自信心,喜欢冒险、困难、挑战,愿发挥自己的能力,而Mf高的人则容易注意担心失败或不确定,习惯于不安、忧虑、害怕等。AMS由个人自己填选,两个分量表各15个问题,被试根据题目内容回答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对问题的阐述按赞同程度进行四个档次的选择(从“完全正确”到“完全不对”)。2.《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Social-orienced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和《自我取向成就动机量表》(individual-orienced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这两套量表由台湾学者余安邦、扬国枢在1989年编制。他们从生态文化学的角度,将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其中,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受试者在这两套量表上所有题目累积起来的总分,分别代表他的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水平和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水平。经统计分析以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的Cronbach a值为.88,自我取向成就动机量表的Cronbach a值为.86,显示这两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相当高。而因素分析法所得到的结果显示:经由项目分析所选取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的30个题目,所测量的是单一因素或单一向度的心理建构;而由项目分析所得到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量表的30个题目,所测到的是另一单一因素或单一向度的心理建构。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显著地高于其逃避失败的倾向(见下表)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经指出,个体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逃避失败的倾向,当希望成功的倾向强于逃避失败的倾向,就会促进个体奋发进取,反之,则会导致迟疑退缩的行为。每个人的成就行为都同时受到这两种力量相互制衡与消长的影响。

结果(一)显示,女大学生对追求成功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顾虑和担忧较少,消极的成就动机较低,这与传统的印象与观点相距较远。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这应从当代社会外部环境因素与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两方面加以认识和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成就动机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指出的,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又受制于该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如社会的宗教观、价值观、家庭与学校教育。当代女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宽松、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是促进女大学生成才的摇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女性成才提供了条件。

(1)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及由此而来的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的接近,使人类自身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将靠生理原因而划分的社会分工的要求逐渐淡化,从而使女性在体能、体力上与男性的差异得到了弥补,扩大了她们的活动领域和空间,这样就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女大学生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心。

(2)女性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具有一致性,女性只有在争取整个民族的解放与发展中,才能得到自身的解放与发展。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给女性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了富国强民的改革开放之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蔚然形成,党和政府把开发女性人才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战略任务,使女大学生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并为她们施展才华开辟了广阔前景。

(3)由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引起的思想与观念的变革,也为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提高提供了“软件”背景。已往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等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逐渐摒弃,“知识女性,魅力永存”成为女性审美的新的标准,尤其是对于能够进入大学的女性,人们并不完全以传统的标准来苛求她们,使女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小。而且,社会同样对女大学生的求成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对她们寄予希望,这些都促进着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和成就行为的发展。

(4)个体的成就动机是社会长期塑造的结果,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农村妇女开始摆脱过去单纯的家庭主妇的角色,而投入到各种经营与生产活动中。在我们调查的205名女大学生中,78.6%的学生的母亲从事着各类社会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儿童、少年时期的模仿,多以同性亲长为对象。母亲在现代家庭中角色的变迁,妇女从以依附、被动、服从为特征的传统家庭角色转变为独立、自主、自立的现代型女性家庭角色,无疑对女大学生的成才具有榜样力量,这就使她们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内涵有了更多现代意义上的理解,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她们追求事业与成就的动机。

2.主观内部因素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事物发展变化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事物内部。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文化素养相对更高,成功经历相对较多的群体,广博的知识,自信、民主、平等的个性特征,成为现代青年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加之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些对于她们整体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学识德才智是个体成就与成才的主要内在因素。学识德才智中,学居于基础地位。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非学无以增智。大学校园是一个高层次,高质量的组织,是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大学校园里,女大学生有幸接受人类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陶,这对于她们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无疑具有导向、调适和控制的功能。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使她们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审视人生,从而冲破了传统女性“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的生活理想,表现出较强的平等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历史的使命感,使她们将自己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利益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出对成就的关注与追求。

(2)科学的、全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美国生物学家彪勒夫人从生物学的事实出发,认为女生发育比男生早熟1~2年。入大学后,男生刚刚进入青年中期,而女生已开始进入青年后期,伴随生理发育的成熟,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出现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她们逐渐学会控制环境,理解社会,并不断谋求自我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作为学业上的佼佼者,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本身就已具备了足够的自信心。而随着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她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更趋于全面、乐观和稳定。强烈的自我意识标志着她们独立意识、主体意识的成熟。主体意识就是把自己视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依赖的、被动的客体。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的区别就在于,她们必须主动地自觉地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及扮演方式。主体意识的树立会使个体形成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职业成功心向,而强烈的主体意识也是女大学生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人的动机职能,不仅是对(生理的、社会的)欲求目标的简单追求,而且更是对欲求目标中包含的价值的不断追求。这些价值正是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它贯穿到女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成为女大学生对其生命活动的占有方式和拓展女性新的主体世界的力量。

(3)婚恋观念的变化是导致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女大学生在校时雄心勃勃,但一遇到家庭婚姻问题,便屈从于传统观念,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女大学生力求在更高的层次上成为较为完整的女性,因而愈来愈追求自身属性与家庭属性的统一性,渴望在社会和家庭两方面都有所作为的愿望日益增强。

(4)处于成才的年龄高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女性成才有两个年龄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5~25岁,第二个高峰是从35~50岁。女大学生正处于第一个成才高峰区,正是获得知识,打好基础,奋斗成才的黄金时期。同时,女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她们同样具有一般青年人所具有的朝气蓬勃,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个性特征,加之良好的人文背景,使女大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从而使她们表现出较高的追求成功的倾向。

(二)女大学生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显著的高于其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见下表)

台湾学者余安邦、扬国枢认为,成就动机的研究应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进行。因为个人的性格与行为决定于该社会的文化因素,而文化则是社会之生态类型与维生方式的产物。传统中国社会是农业型生计型态,人口众多而资源匮乏,故强调社会稳定秩序与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此相应,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1)以家族为中心的集体主义与家族主义,强烈的团体意识,对阶层式权威的尊重。这种社会结构反应到中国人的教养方式就是强调顺同训练、依赖训练,体现到个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层次上就是个人会以家庭或家族的目标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个人的所做所为多以团体的期望与要求为原则。为此,扬国枢指出:成就动机应定义为个人与内在或外在的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是一种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也就是说,中国学生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力量主要来自父母、老师、家人或重要他人,其成就动机是对家庭、团体或重要他人之目标的重视与关怀,个人追求成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团体或他人的标准与要求。所以,中国学生的成就动机具有较高的工具性。与之相比,西方人的成就动机是一种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它是以“自我”作为成就或成功的参考标准,其成就价值就是个人对成就所持有的价值。所以,其成就动机具有较高的功能独立性。

那么,如何看待本研究结果(二)女大学生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其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这个事实呢?

余安邦、扬国枢认为,中国学生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生态文化的产物。因此,个人常常会以家族或他人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实态已经发生了剧烈而迅速的变化。按照生态文化学的观点,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化实践的具体的变化,社会化实践的变化又最终会使国民性格和动机倾向发生变化。所以,女大学生突出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正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使女大学生更接近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人,即她们的行为已从对社会、家庭、他人的高度依赖中脱离,而转向从自身的价值与追求中考虑行为的取向。

然而,不仅如此。女大学生较高的自我取向成就动机还有更深的内在与外在因素的背景。

首先,当代女大学生在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在进行角色的选择取舍时,更注重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取舍,更注重性别角色的扮演。在追求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上,她们普遍希望二者得兼,成为家庭、事业兼顾的女性。这种选择显然是对“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和“社会对职业人员的角色期待”的折衷。这个选择以女性超负荷运转为代价,它必然迫使女大学生不断为自己确立较高的行为标准,从而产生较高的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水平。

其次,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观念和社会机制尚未完全健康、健全地运转起来。男女大学生站在同等的竞争机会面前,他们的心理负荷是不同的。就业体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职业对女性的选择的不平等和百般挑剔,社会为女性的成功提出的相对苛刻的标准,女性面临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竞争意识的双重挑战,面临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双重要求的心理冲突,使女性的成功之路显得更为艰辛和遥远,她们必须付出三分的汗水,五分的勇气,十分的毅力,十二分的艰辛,这种现实作为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迫使那些渴望成功的女大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的内在追求,不断提高自己心目中“良好或优秀的标准”,从而强化了她们成就动机的功能独立性。

四 结论

本研究通过《成就动机测量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及《自我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分析和研究了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取向。本研究结果表明:

(一)女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显著地高于其逃避失败的倾向。女大学生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一方面源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宽松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女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及正处于女性成才的年龄高峰的生理优势。

(二)女大学生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显著地高于其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功能独立性的提高和增强,既反映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个体社会化实践的变化及国民性格和动机倾向的变化趋势,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在现实中试图通过自身的艰辛努力,实现“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和“社会对职业人员的角色期待”的统一。

历史在发展,时代观念在嬗变,女性正面临着多重角色的困扰和多种标准的评判,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编织着女性的理想,造就着完满的女性。女大学生正处于女性发展最美好的阶段,是成才的黄金时期,她们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女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对成就的关注,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功能独立性的提高,都意味着女大学生已具备了成才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的社会如能为她们提供更宽松的条件,定会促使更多的女大学生早日成才,并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标签:;  ;  ;  

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及取向研究_成就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