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

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

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

陈伟杰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摘要: 太极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陶冶情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太极拳。在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融入音乐成分,可以营造灵动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感受太极拳的魅力,本文从音乐对太极拳教学的辅助作用出发,分析如何在太极拳教学的不同阶段选取配乐。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音乐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动作柔和,锻炼者能达到劳而不累的效果。《易传》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指宇宙间万物都包含着表里两面,都是相互依存又互相斗争的关系,在练习太极拳时,学习者能从中感受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在运用全身的意气和形体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整体机能状态。教学时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与可以有效使学习者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解除大脑的抑制状态,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主动性,将音乐作为太极拳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入到太极拳教学课堂中,能够提高课堂的有序性和,对同学的动作进行有效指挥,增强太极拳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一、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看似缓慢轻柔,实则是中国武术中最难练得拳法之一,其中大多数套路体式是经过精心提炼后为学习者提供的日常演练动作,让学习者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攻防意识。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一,在运动的过程中让人达到一种冥想状态,提高自身的觉察意识,感知体会自己身体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在练习过程中配之以相应的背景音与,可以提高练习者感受的灵敏度,唤醒人的意识,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接受并掌握动作的要领。音乐被认为是人们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我国古代六艺之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心境与学习状态,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很多步骤动作需要集体演练,配乐能够达到使人的动作整齐划一的目的,太极拳韵律与音乐的结合增加了太极拳教学的魅力,使其变得更易于被广大学习者接受。

二、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功用

(一)营造情景和氛围

音乐能够很好地调动人的听觉与情感,创造与情景相和谐的环境氛围对太极拳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通过选择正确的场景音乐和情景音乐,太极拳教学课堂变得人性化,舒缓人们的神经,拉近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场景音乐往往视主题而定,室内和室外就应当选取不同的场景音乐,有时还根据天气、季节、节日等改变音乐类型,受环境影响较大,但能达到营造轻松氛围的效果,缓和太极拳教学的步伐,让学习步骤慢下来,提高教学质量。情境音乐大多可以勾起人心灵上的触动和感慨,增加人们共识,在太极拳教学时,用感人至深的情境音乐创造一种安静独处的环境的同时给人们打造在音乐上沟通、倾诉的桥梁,增强太极拳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左右旋转位与左右侧屈位运动的图像采集过程中,患者的腰椎任一方向运动后回到中立位,停顿1~2 s以利于图像的配准,使图像的采集更加精确。

(二)集中学生注意

太极拳教学初步阶段,学生缺乏武术功底,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很容易对重复性的动作感到疲乏,提不起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抗心理。教师应当转变教理念,改变传统单调、乏味的教学,在课堂中植入音乐成分来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条件允许时还可配之以图片、动画,用多模态的教学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动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准备阶段,节奏轻快、鲜明的音乐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系统帮助学生的意识和身体快速进入准备状态。基本功教学时,鲜明节奏的音乐可以较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男儿当自强》这类主题性较强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系统和运动系统,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中来。

术前管理中,患者入院后会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营养风险达到一定评分即联合营养师根据患者状况制定每日营养标准,给予营养支持,同时根据VIE风险评估按等级给予预防干预。

(三)促进太极拳教学

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音乐重在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太极拳教学重在人的外在身体运用,通过肢体变化和优美音乐的完美结合,太极拳运动将会变得更具观赏性。而音乐和太极拳的动作体式都具有其特有的节奏与规则,在太极拳教学中结合音乐,可以调节学生的运动节奏,锻炼学生改善自身反应的节律性,结合音乐在节奏的控制下感受不同动作之间的连贯。且太极拳配合音乐的舒缓和美妙有缓解身心疲劳的作用,从人的听觉系统给肢体和心理轻松的感受,帮助学习者消除运动疲劳。如在教学结束部分需要学生通过适合的放松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渐渐平静下来,此时可以播放一下轻柔、舒缓的音乐辅助学生的柔韧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情绪的放松,在轻松的环境中结束教学。

初步接触太极拳的学习者大多对这项中华传统文化运动缺乏一定了解,难以静下心来领悟其中的内涵,因此教学初期何以选用一些节奏感较强并具有现代气息的歌曲,可以是一些经典影视插曲,如《十面埋伏》《沧浪剑赋》《天地孤影任我行》等,用快节奏跳动的音律刺激学生神经产生兴奋,感受英雄气概,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对太极拳动作的乏味感和抵触心理。此外,歌曲节奏变化与动作招式结合起来,也可以减缓学生对长时间重复缓慢动作的疲惫感,动作记忆与歌词的结合大大降低了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灵动的记忆印象,在短时间内牢牢把握太极拳动作,为后期教学打下基础。

三、如何选取应用太极拳教学中的音乐

(一)太极拳教学初期配乐选取

(1)政策文件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质量信用建设工作,多次在重要场合、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性文件指导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包括《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及《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工作方案》等。

(二)太极拳教学中期配乐选取

太极拳教学中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动作基础,教师需要进一步矫正学习这样一些错误的动作细节,把握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稳稳当当的联系提高动作质量。这段时期最好采用无歌词、带口令的一些纯音乐,如《牧羊曲》《汉宫秋月》《但愿人长久》等强化学生对动作的细节理解,有效理解并掌握整套动作,自口令伴奏曲中减轻心理负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熟练掌握动作,克服浮躁的情绪,逐渐将心沉静下来。

(三)太极拳教学后期配乐选取

太极拳教学后期阶段,教师需要深化学生对太极拳的理解,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感悟太极拳的精神和韵味,同时完善学生的技术动作,太极拳教学工作需要在整体上升华。后期阶段十分注重练习者呼吸的平稳性,强调周身相随、内外结合,动作与呼吸必须严密配合,用自然、细腻地逆式呼吸配合形成完整的运动体系。这段时期需要选取一些平静、舒缓得配乐帮助学生感受太极拳动作的舒适与愉悦,如《小球流水》《空怀若谷》《一叶轻舟》等一些正式演练的乐曲,让练习者在把握太极拳和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感受我中的意境,从而用高质量的动作表现出太极拳的韵味。

(四)太极拳教学音乐应用注意事项

在太极拳教学配乐选取上,需要注意一些应用技巧来加强音乐对太极拳的辅助教学功能。首先教师要对使用音乐十分熟悉,增强音乐与太极拳教学的协调性,明白何时需要暂停音乐播放调整学生动作,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熟悉感,增强太极拳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教师指导和音乐配合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整套动作。其次配乐与太极拳动作教学要相适应,把握太极拳动作前后贯穿、动静交替的特点,若音乐与拳法节律不适应,不仅不能够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反而会产生阻碍太极拳教学的负面影响。最后要扩展太极拳教学音乐选取的范围,不能仅限于常用的几种背景乐,长此以往,音乐会失去其本身的吸引力,减轻对学习者听觉神经的刺激,因此,选取教学音乐时要注意适当引入新元素,增加太极拳教学工作的变化性和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志强.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7(18):118-119.

[2]胡建平,文兰颖.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24):153+155.

[3]冯琦.“配乐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18(06):33+35.

标签:;  ;  ;  

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