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考试诚实自立的实验研究_青少年教育论文

关于青少年学生在考试中诚实性、自制性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诚实论文,考试论文,学生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一个学生,往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数场,几乎每场考试都要有人监考。监考之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防止学生作弊,使其能反映真实情况。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诚实性、自制性放心不下。在当前形势下,青少年学生在考试中是否诚实?他们能否控制自己?对此,国内外不少研究者曾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研究过在考试中有多少人作弊和想作弊等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青少年学生诚实、自制的情况。但问卷无法克服其自身的不足,它毕竟不等于实验。如何通过巧妙地实验设计,让学生在“有机会”作弊的情况下测量其诚实、自制等品性,并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这正是本实验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方法

(一)被试

本实验选取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中学生主要以初中生(初一、初二)和高中生(高一、高二)为被试。这些中学生分别取自8所中学中的16个班级。8所中学中既有初级中学又有完全中学;既有普通中学又有职业中学;既有城市中学又有乡村中学。大学生主要以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大学生分别取自两所地方高校的8个班级。实际上是以1255名大中学生为实验对象。

(二)设计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具体地分四步进行。(1)让学生参加正常进行的某一学科的期中考试或单元考试。(2)任课老师将学生的试卷分别秘密复印一份作底根。(3)按事先拟定的指导语和评分标准由任课老师组织每一个学生批改自己的或本班其他同学的试卷。(4)再把学生批改的情况与复印试卷做比较分析。

由于事先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故可以假定学生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内心真实情况。

附带说明的是该实验中初中生批改的是历史学科试卷,高中生批改的是数学试卷,大学生批改的是心理学和政治课试卷。

(三)被试的分组

把自己批改自己试卷的班级学生组成“自批组”,把一个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相互批改的班级学生共同组成“互批组”。实际上,自批组是由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一、大二各两个班的共12个班级的630名学生组成;而互批组也是由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一、大二各两个班共12个班的625名学生组成的。

(四)指导语

指导语分为自批组与互批组两种。自批组为:由于老师近来身体不好,未能及时批改试卷,而大家又急于了解结果,因此,今天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在听清老师讲的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时独立地批改自己的试卷,我相信大家会如实批改的。互批组的指导语是把自批组的指导语中的“独立地批改自己的试卷”改为“相互批改试卷”其余相同。

(五)统计

把学生批改的每份考卷中的客观性试题主要是指选择题(单项、多项)、判断题等题目的批改情况与复印卷中相应试题的应得分数做比较,因为这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评分应该是客观的。如果学生批改的不客观则可以认为是“不城实的”。因而在统计时,把凡是对客观题的批改不客观的学生统称为“不诚实被试”,把“不诚实被试数”与参加实验的相应被试的比称为“不诚实的百分数”。这样分别求出“自批组”与“互批组”的有关数字。并进一步检验两组内部男女生之间、不同年级的被试之间的“不诚实百分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自批组实验结果(630人)

注:所有P>0.01

表2 互批组实验结果(625人)

注:*P<0.01,其余P>0.01

三、结果

从表1可知:(1)当自己批改自己试卷时,青少年学生绝大部分都表现出很不诚实。无论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不诚实率都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2)不诚实率似有随年级的升高有上升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3)不诚实率似乎女生总比男生略高一些,但亦不构成显著性差异。

从表2可知:(1)当一个班级内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试卷时,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不诚实率亦高达百分之三十、四十左右,这说明“人际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诚实性;(2)从男女生之间的比较看,人际关系似乎对男生的不诚实性影响更大,但男女差异不显著;(3)以不同年级的比较来看,虽然随年级的升高,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学生诚实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初中生与高中生,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只有大学生与初中生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四、分析

从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在考试中通过不诚实的手段取得所谓的“好成绩”是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首先他们对考试中的不诚实行为的错误、危害性以及怎样才是真正的友谊缺乏深刻地认识。他们认为在考试中弄虚作假不算什么问题。当他们被给予批改自己的试卷的机会时,认为自己很走运,既可得到好分数,又不挨罚。当他们被给予批改同学的试卷机会时,认为自己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他们或出于“哥儿们”、“姐妹们”义气,或为了赢得某个同学的欢心,便不顾原则与标准,随意地给对方加分。有些同学竟然担心若不给同学多加些分数,别人会说自己太自私,不肯“帮助人”。诸如其类的想法,都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其次,意志力不强,遇事明知不对时,但控制不住自己,随波逐流。可以说青少年学生中没有不知道应当诚实的。他们在批改试卷之前、之中,在改动答案、增加分数时,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一件错事。但缺乏自觉约束自己的力量。当他们想到考分与个人“命运”相关的时候,特别是想到“好成绩”好应付老师、好向家长交待也好取悦于同学时,一股强烈的自尊与虚荣的潮水涌上心头冲破了脆弱的理智堤坝,大笔一动,分数就来了。还有些同学怕自己吃亏,本不想弄虚作假,但眼睁睁地看到其他同学毫无顾忌地、毫不费力地“大把大把地捞分”,心中公平竞争的天平便发生倾斜,正直感难以维持,“不改白不改”驱使他们加入了不诚实的行列。

再从学生自身以外的因素看,有些学校个别教师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以学生的虚假成绩来赢得自己的“荣誉”。这种做法与其说是默认了欺骗行为,倒不如说是鼓励了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诚实行为。此外,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不诚实行为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还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成人社会对“诚实”问题的种种观点以及大量“不诚实”现象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品行的发展。

应该指出,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诚实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校风、班风、学风,试卷的难易,考分的“作用”,学生的自尊心、虚荣心等等,都有影响。此处不再一一分析。

五、建议

实验结果已经揭示了加强学生的诚实教育,培养提高自制能力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对此提如下建议。

第一,教育者自身要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诚实行为有一个正确的深刻的认识。毫无疑问,对于好分数、友谊等渴求是青少年学生正当的重要的需要。不诚实恶习的出现,不在于学生需要本身,而在于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舍弃了应有的道德准则,采取了错误的手段。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绝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化处理,要上升为更高的角度。要看到学生在校期间对待学习的态度同参加工作后对待劳动的态度是相关的。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在学习方面不诚实的人会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打下做人的良好基础,才能指望他们长大以后成为社会的好公民、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要引导学生分析考试中的不诚实行为的危害性和可怕恶果。考试中、学习中的不诚实行为并非光明正大的,开始总是偷偷摸摸地干。但一个学生只要一次得逞,他就会从中切身体验到一种由欺骗和侥幸而得到的“快乐”。为了获得这种“快乐”,他们宁可冒很大的风险将平日的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统统置于脑后。即使舞弊行为败露,受到了惩罚,也未必能使他们改变恶习,甚至心安理得,泰然处之。这和一切犯罪心理有基本相同的规律,而且舞弊次数越多,本人越会习而不察。久而久之,当他们内疚与自责之心全然消失时,就会由学习上的弄虚作假发展为在立身处事中时时事事都虚伪欺诈,终必形成日益根深蒂固的利己主义思想。

第三,要帮助学生正确解决“价值等级”的评价问题,要教育学生视诚实为高尚的人格品质。分析可知,如果学生认为“诚实”比“取得好分数”与“友谊”等价值高,他们就会对通过不诚实的手段取得好分数作出否定的评价。反之。如果学生认为“取得好分数”与“友谊”比“诚实”的价值高时,他们就会对通过不诚实的手段取得好准备出肯定的评价。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把诚实看作高尚的人格品质,宁可少得分数,决不丢弃人格;当学生把“诚实”当作高尚人格特质时,就不会轻易地贪小利而忘大义。因为人格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又有一种不靠任何外界制约的自然的影响力。不是你让我怎样做,而是我要怎样做。高尚的人格具有法律和各种约束制度所起不到的作用,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自我检查、行为过程的监督、行为后果的评价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前已指出,自控能力弱是学生在考试中不诚实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学生每日每时,处处事事都有一个控制自己的问题。如,当学习成绩优异受人赞扬时,就要注意控制自己可能产生的盲目松劲、骄傲自满、停步不前等不良情绪;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时,就要注意控制自己可能产生的悲观失望、灰心丧气等消极情绪。人都有惰性,而惰性恰恰是成才的大敌,若不能控制惰性,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削弱意志、摧毁毅力的蛀虫。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意志特别是自制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能自己控制其消极情绪和约束其行为,使之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时,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育要向自我教育转化,控制要向自我控制转化。前苏联教育家苏联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自我控制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达到有效的自我控制,必须从外控入手,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才能逐步转向自我控制。

标签:;  ;  ;  ;  

青年学生考试诚实自立的实验研究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