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概述及治疗预防的进展论文_胡倩

儿童肥胖症概述及治疗预防的进展论文_胡倩

胡倩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由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儿童肥胖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儿童肥胖症可能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性治疗,并且预防也是重点。而对儿童肥胖症的治疗以及预防进展进行概述可帮助继续该领域的继续发展,对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均十分有利。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252-02

单纯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发病率都急剧升高。肥胖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传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1985年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召集的有关肥胖症的国际会议上确认,单纯肥胖症是20世纪儿童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而且被视为成人期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部分[1]。然而对于单纯肥胖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预防的研究长期徘徊不前,但自1994年首次成功克隆ob基因并对其编码产物肥胖抑素(leptin)进行序列测定后,关于肥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人了突飞猛进的阶段[2]。大量相关研究不仅使人们对肥胖症发生的生理机制及分子机制有了广泛而深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肥胖症的治疗从仅限于改变环境因素进人到遗传和基因的深度。

1.单纯肥胖症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于单纯肥胖症的统一定义。部分原因是由于单纯肥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从临床表现的角度,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它主要由于能量摄人多余消耗导致能量平衡被破坏,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存储体内。没有明显原发病因可寻。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当全身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或体重指数[体重压乡/身高2(m2)]大于25称肥胖症(obesity),没有明显发病原因者称为单纯肥胖症。儿童以身高、体重超过参照人群值20%作为诊断肥胖的界值点。超过10%~19%为超重,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3]。

2.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

美国成人单纯肥胖症的发病率已超过1/4,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发病率在过去的16年内上升了40%或更高[4]。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有相同的趋势。1986年和1996年,我国儿科工作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4]。1986年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检出率为0.91%,表明单纯肥胖症已构成我国儿童生长发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健康问题,对其流行趋势应予重视。1996年对于我国儿童单纯肥胖症检出率10年动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检出率年增长为男10%,女8.7%,按年龄组计算大多年龄组的中度肥胖年增长率可高达29.2%。这表明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增长已处于失控状态。因此,单纯肥胖症已成为我国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若不加以控制将会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研究者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一些危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单纯肥胖症对身心健康的损害

单纯肥胖症发病率的急剧升高增加了许多传统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及癌症,从而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的增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单纯肥胖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其死亡率之高,在美国被认为是仅次于癌症的致死因素。我国单纯肥胖症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著名专家在此问题上都有了显著的突破,认为不仅在成人导致众多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地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4.单纯肥胖症的发生机制

肥胖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对于肥胖发生的重要性;并从生理等方面对肥胖症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飞速进展,肥胖的分子机制正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并且逐渐清晰起来。研究表明人类的脂肪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肥胖的遗传性甚至大大超过了那些被普遍公认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5.单纯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

如前所述,单纯肥胖症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单纯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主要集中在对环境因素的调整,而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未来治疗肥胖症的新方向。

5.1 心理-行为治疗

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对于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多基于此。对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预防的重点应集中在保障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能,促进运动能力,稳定均速降低体脂含量。对于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治疗,应禁止饥饿、手术、药物疗法和快速减重。早期进行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矫正对于长期体重控制十分有效。但也有研究表明运动疗法使体重下降后Ieptin水平没有明显变化[5]。

我国单纯肥胖症工作组针对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心理、行为偏差及危险因素,制定了适合中国肥胖儿童的干预方案,效果稳定,不易反弹。本方案按个体化原则,以健康教育和运动处方为基础,行为治疗为核心技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持续进行,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行为治疗方案由行为分析、行为日记、家长会和行为矫正等部分组成,通过个案分析找出危险因素,与儿童一起制定矫正目标,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以体能测试记分作为行为矫正效果的比较参数。强度为最大氧消耗的50%,每天1h,每周5d,共12周。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配合饮食指导和行为矫正。预期减脂肪2.7kg,实际减脂肪3.87kg,心肺功能和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5.2 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

根据有关ob基因和Ieptin的研究结果,人们预测肥胖抑素可以作为治疗肥胖这一顽症的有效药物,有关研究成为国际肥胖症的最新热点[6]。外源性Ieptin在很多哺乳类动物模型中具有减重的效果。应用Ieptin和饮食限制的减重效果有质的差异。Ieptin主要导致脂肪含量的减少,而禁食则导致脂肪和体重同时丢失。人们不仅希望Ieptin替代疗法和基因治疗对少部分由基因突变和Ieptin缺乏导致肥胖的患者有效,也希望根据肥胖发生相关生理过程中的种种缺陷寻找合适于大部分“Ieptin抵抗”的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法。

Leptin的减重作用看来是有效的,但不是特效的,而且只有5%-10%的肥胖患者对leptin很敏感,对于大部分“leptin抵抗”的肥胖患者,寻找leptin反馈环路或其他体重调节通路中的基因缺陷分子作为治疗的目标,可能是肥胖的病理生理研究和治疗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国伟.儿童肥胖症流行因素及相应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49-51,54.

[2]鲍燕飞.中国儿童肥胖症BMI,腰围身高比及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4,(9):98-98,99.

[3]杨彦慧.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及干预策略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1248-1248,1249.

[4]邹亚珍.儿童肥胖症的诊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3):56-57.

[5]李春枝,卫海燕,古建平等.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及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6-17,21.

[6]黄亦男,赵小玮,李迪等.儿童肥胖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76-77.

论文作者:胡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儿童肥胖症概述及治疗预防的进展论文_胡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