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林庆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林庆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三二五小学 342200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发挥,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

一、想做。也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有对教材、教法进行创新的意念,这是一种创新的态度。那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何使学生“想做”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认识倾向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动力的激发。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如在教学生感觉最枯燥的广播操时,我放弃了传统的四列横队,采用了同心圆场地进行教学。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必须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要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和习惯,从传播者转变为指导者,改变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希望,让学生在融洽的、轻松的、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离不开的想象,想象的重要性已达到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础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如在教学“投掷小沙包”时,用“投时身体如弯弓,沙包空中如彩虹”的形象语言描述,同时再用优美的动作示范,通过直观的语言启发,使学生初步感知、记忆,头脑中储存有多种多样的表象,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2)利用原型启发,引导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和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应用原型启发解决问题,是引发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比如教学投掷小沙包出手动作的身体姿势,可比作一张拉弦待发的弓,说明满弓的道理。我们可用一根小竹片比作身体,在它的一端放一小石子,将竹片弯成“满弓”,然后放开有小石子的一端,这时小石子在竹片弹力的作用下飞了出去;而在没有弯成“满弓”的情况下,小石子根本就飞不起来。让学生从事物的相似属性中悟出动作的本质,探求动作的科学规律。

二、敢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要学会“宽容”。俗话说:“水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教师如果一味苛求学生,那么学生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你教什么我学什么,你考什么我练什么”,学生的个性将被“压榨”成共性,扼制了学生创新的动力。所以,让学生敢于创新就必须“宽容”学生的一些良性错误、争吵。课堂上多给学生发问、争辩的机会,突出学生个性,唤醒学生个体创新的潜在意识,给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时间、空间。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尝试创新探索的乐趣,体验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例如:有时在进行游戏时,我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讲解游戏方法、规则,然后让学生进行游戏。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给每个组一些器材,然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教师分配的器材进行游戏(游戏由各组自行设计),最后由教师进行评比,评选出组织和设计最好的游戏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普遍有很高的兴趣。

三、会做。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里视为目标“不需要教”指的是独立学习能力。因而学生创新还不能停留在“想做”和“敢做”的阶段,我们还必须使学生的创新达到“会做”的阶段。要求学生“会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学生创新的基本技能。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所需的知识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知识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我们应首先从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如启发式教学、发现教学、尝试教学等。其次是培养学生用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发现事物的基本属性,利用它们的属性采用不用的方法(优化组合、 重新排列、 迁移提高等)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结论”、“问题——探索——结论”的方法,增加训练,反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创新不管怎样描述它,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它堪称是一个内在的、常规的活动结果,它总是带有不确定的属性,不同学生的创新过程是不同的、异样的、多样性的。因此,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从”想做——敢做——会做“这一主线,按照“台阶式”一步一步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

论文作者:林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林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