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及预后论文_薛亚军,朱志军,胡思远,朱佳龙

薛亚军 朱志军 胡思远 朱佳龙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8)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我院接治的采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中,ICU治疗时间、心电监测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和坐起时间在两组差异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分析和随访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比较,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优于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关键词】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疗效及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033-02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of In vitro and under non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Xue Yajun, Zhu Zhijun, Hu Siyuan, Zhu Jial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hihez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Xinjiang, Shihezi 83200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of In vitro and under non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Methods Choose from 2012 to 2014 , 100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no-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Us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as control group(50 cases) .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esults I in ICU treatment time, ecg monitoring tim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the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time, compare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s Adoption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n every way better than that of us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patients.

【Key words】In vitro and th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冠脉搭桥术(CABG)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1],其中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两种方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非体外循环支持的、跳动的心脏上所进行的手术,且在手术当中心脏无需停跳,而且能避免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体外循环损伤,术后患者创伤较小并且恢复快。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由于要对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因此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2]。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至2014年我院接治的采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及同意下配合完成。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在63.7±12.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在64.3±12.7岁。患者中共有高血压27例,糖尿病16例,心绞痛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各种疾病对比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治疗,术前对患者的血压及心跳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并进行全身麻醉。在手术中,患者仰卧,正中开胸,采用胸骨牵开器和心肌固定器把患者靶血管周围心肌固定,之后将冠状动脉切开,然后使用冠状动脉塞子将冠状动脉内的血流阻止住,最后将大隐静脉和乳内动脉桥远端吻合。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内进行肝素化,手术前建立起体外循环、转机、降温、阻断循环这几个步骤,便可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与计算,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且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ICU治疗时间、心电监测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和坐起时间比对,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脉搭桥手术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是最为常见、有效的方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效果不同[3-4]。

有关报道显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能促进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或心肌顿抑,心率失常,并会加速患者心肌细胞死亡[5],在这些因素下,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并发症。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就避免了这些问题,不仅避免了体外循环,还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血液流失,并促进了患者恢复,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了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在疗效对比中,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心力衰竭、围术期心肌梗死、围术期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上都要少于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也要更优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对患者随访的过程中,患者在康复时间上和恢复情况上也是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要明显优于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有相关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并发症是搭桥手术患者死亡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手术方式的不同对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不同的作用,所以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在疗效及预后上有明显的优势[6]。

综上所述,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所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徐秋萍.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和心脏功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6):1526-1528.

[2] 熊际月,陈界名,杨璨宇.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21-5123.

[3] 张继倬,韩露,陈兴华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03):255-258.

[4] 牛新荣,张永萍.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和肾脏损伤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02):170-172.

[5] 魏超,庄远,陈麟凤等.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输红细胞量的评估及其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志,2014,22(01):204-208.

[6] 姜大庆,谷天祥,房勤,张玉海.影响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预后独立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50(02): 123-127.

论文作者:薛亚军,朱志军,胡思远,朱佳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探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及预后论文_薛亚军,朱志军,胡思远,朱佳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