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011—2013年孕产妇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王海

王海

(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采取下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铜仁市妇保所、碧江区妇保所孕产妇监测,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对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2013年监测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298/400)、80.5%(322/400)、88.75%(355/400); HI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梅毒阳性率为1%(4/400)、1.8%(7/400)、1%(4/400);HC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结论:铜仁市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HIV感染率处在较低水平,但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进行HIV、梅毒等疾病的检查,早期发现和阻断艾滋病、梅毒、丙肝经母婴传播。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哨点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01-02

孕产妇艾滋病性病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地区艾滋病性病流行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是了解该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和相关危险行为变化动态的重要方法,通过在我市开展孕产妇人群的艾滋病性病哨点监测,获得该特定人群的艾滋病性病相关信息,评价艾滋病性病防治效果,为采取下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011—2013年在我市碧江区对孕产妇人群开展了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哨点监测问卷调查管理。

1.2 对象及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监测周期为每年4~6月,样本量不少于400人,监测对象为准备建卡或围产期孕妇(不包括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对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及HCV检测,采集的血样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往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实验室采取蛋白印迹法进行HIV确认。

1.3 资料分析

哨点监测数据录入统一使用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1-2013年每年检测400人共1200人。年龄最大51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25.9岁,户籍为本省1107例,占92.3%,外省93例,占7.7%,民族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分别占33.1%(397/1200)、22.9%(275/1200)、19.8%(238/1200)和19.4%(233/120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1.5%(618/1200)。

2.2 文化程度

文盲6人,占0.5%,小学74人,占6.2%,初中618人,占51.5%,高中267人,占22.3%,大专及以上235人,占19.6%。

2.3 婚姻状况

未婚23人,1.9%,在婚1163人,占96.9%,同居14人,占1.2%。

2.4 外出经历

本人外出打工或经商624人,占52%,丈夫外出打工或经商612人,占51%。

2.5 高危因素调查

吸毒问题:丈夫吸食过毒品5人。婚外性伴问题:有丈夫以外其他性伴的23人。患性病情况:本人曾经患过性病的5人。

2.6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答对6题以上为知晓,2011、2012、2013年监测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298/400)、80.5%(322/400)、88.75%(355/400),总体知晓率为81.3%(975/1200)。

表 不同年龄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2.7 检测结果

检出HIV阳性2人,阳性检出率0.17%(3/1200),梅毒阳性15人,阳性检出率1.25%(15/1200),HCV阳性2人,阳性检出率0.17%(2/1200)。三种疾病阳性者共19人,年龄最大3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8.7岁,知晓率8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占84.2%,本人外出打工13例,占68.4%,丈夫外出打工10例,占52.6%,均否认吸毒史,有丈夫以外其他性伴的4人,占21%,患过性病的1人,占5.3%,怀孕次数在二次以上的14人,占73.7%。

3.讨论

近年来,中国梅毒和艾滋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妊娠梅毒也相应增多。铜仁市孕产妇人群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25%,高于深圳市报道妊娠期梅毒阳性率0.48%[2]、广东韶关的0.79%[1],梅毒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宫内感染可致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梅毒儿。若能在孕早期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可有效阻断宫内梅毒感染。HIV阳性检出率为0.17%、HCV阳性检出率为0.17%,尽管感染比例不高,但从其对母婴危害性方面考虑,不能忽视对孕产妇传染病筛查的重要性,因为HIV、梅毒和HCV可通过产前的宫内感染、产时产道感染和产后的母乳喂养感染,感染途径多,故感染机会明显增多,新生儿感染率也明显增高。所以,对孕产妇早期进行以上感染性疾病检测,有利于及早发现、迅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监测结果表明,我市21~40岁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但同时也是患病的主要年龄段,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跟她们处于性活跃期、性伴较多、外出较多、文化程度较低有很大的关系,为有效的遏制疾病传播,应加大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的力度,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形式,特别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提高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倡导安全性行为,于孕早期尽早进行HIV、梅毒和HCV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源并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干预服务,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才有利于优生、优育,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时,加强操作隔离保护,减少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春根,孙录.广东省韶关市2000例孕产妇梅毒监测情况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1):73-74.

[2] 徐小红, 陈子平,陆泉. 深圳市宝安区2002-2004年6081例孕产妇梅毒、HIV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888-890.

[3] 陈武,张儒文,余华等.10523例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42-43.

论文作者:王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铜仁市2011—2013年孕产妇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王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