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随访对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论文_肖梅玉,张,艳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 分析家庭随访对老年痴呆照顾者的影响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痴呆病程 发展的意义。方法 于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出院后的32例病人进行家庭随访。采用家访,电访,上门访视,建立家庭照顾者微信群,定期对照顾者进行知识讲座、发放护理手册等方法,针对病人的安全问题,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进行为期3年的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误吸误服、跌倒、走失及暴力行为进行统计学评定。结果:通过干预后的病人生活意外发生率(包括跌倒、走失、误吸、误服)低于干预前(P<0.05),生活上能自理的人数增多(P<0.05)。结论:针对性的对老年痴呆病人及照顾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水平,延缓他们的痴呆进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照顾者的护理技能。

【关键词】家庭随访、痴呆病人、护理指导

随我国老年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病发生率逐年增长,其病程进展慢,目前不能彻底治愈。由于我国老人或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专门机构缺乏,老年痴呆患者主要在家中由家属照料[1],通过对老年痴呆病人家属及照料者为期3年的护理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 1对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出院后的32例 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8-87岁,平均(70.52±8.30)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0例,初中4例,高中5例,中专8例。科室派2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随访,对照顾者给予更多的护理知识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和纠正因照顾不当而引发意外事件的发生。

2、护理干预方法:

2.1病人的安全管理:

指导照顾者:加强对老年痴呆病人的看管,病人外出时要有专人陪护,寸步不离,防止走失,跌倒,手上带有腕带,腕带上应写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室内地面要平整、防滑、干洁、无障碍物、穿防滑软底鞋,室内光线应明亮,空气新鲜,通气良好;指导照顾者要收藏好家中的危险物品,如刀、打火机、镇静剂等,避免病人接触危险物品,防止自伤、伤人,防止误吸、误服;睡床的高度要合适病人,不能太高,以病人坐于床沿双脚直接踏于地板的高度为宜,睡觉时要放床栏,防止意外坠床;窗户要安装防护窗;床旁、浴缸、马桶旁须设置扶手。注意观察病人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有预见性的护理。

2.2病人的心理护理:

指导照顾者:1. 照顾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早期发现病人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及时化解,杜绝不良后果的发生,对不能自理且交流困难的失智症病人,采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如微笑、拥抱、触摸、目光接触等方式,要避免不适宜的拍抚头部等老年病人不能接受的动作,带给病人朋友般、亲人般的关怀,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2.照顾者要用理解、宽容、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对病人的异常行为如损坏财物,、打骂人、走失等要予以理解和同情,给予细致、温柔的解释,学会不和病人争辩,避免和病人起冲突。3. 多与病人谈心和交流,鼓励病人多和亲人、朋友团聚,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发挥自已在家庭、社会中的作用。

2.3病人自理能力的训练:

根据病情及病人的文化程度制订不同的护理计划。照顾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耐心,室内布置摆放要适合病人,生活必需用品统一归纳放置,再添加一些病人熟悉且喜爱的物品,摆放要有利于病人活动,行走及使用方便。指导病人穿脱衣物、洗脸刷牙、梳头、吃饭、独立大小便、扫地等,衣服要宽松,尽可能不用皮带、纽扣,改用橡皮筋及粘贴的衣物,易穿、易脱。训练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用指导、帮助或模仿的原则,一个动作每天训练4-6次,最终达到独立或协助下完成。完成计划者要给予奖励或表扬,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要体脑结合,强化思维,经常组织老年痴呆病人小组参加不同的户外活动套餐项目,形成小组活动中的互助氛围,每天给病人新鲜感,激发病人的情绪,提高护理指导效果。

2.4病人认知能力的训练:

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定向力和注意力等。指导照顾者:1.经常和病人一起翻阅过去的旧照片,回忆过去愉快的事情,寻找病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点,勾起病人对从前生活的点滴回忆,点燃内心的正热量,灌注正念力量来引导病人,激发病人的远期记忆;2.每天陪病人听音乐、看电视,搭积木,拼图等,让病人不产生孤独感。音乐治疗不仅为痴呆患者提供表达的机会,而且舒适的旋律可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和情绪的正性反应,减少激越行为[2]。音乐能使人精神焕发,产生愉悦安宁的心情。3.照顾者需每天带病人进行运动锻炼。经常做有氧运动能降低老年痴呆和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3]。4.每晚睡前热水泡脚,注意水温,防止烫伤,泡脚能促进睡眠,睡眠过少会使病人的认知能力降低。

2.5饮食护理指导:

合理安排病人的平衡膳食,生活饮食有规律,饮食粗细要搭配,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炒为主,避免油腻、腌制、煎、炸的食物,以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宜,并适当进食一些防治老年痴呆的特异性坚果食物如核桃、花生、杏仁等,防止便秘。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和家人一起进餐,不仅能增加对食物的享受和乐趣,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病人食欲。

2.6照顾者的管理:

成立照顾者指导小组,对其进行组织管理,照顾者在护理工作中要始终贯穿耐心、爱心、细心、诚心的原则。1. 给照顾者建立微信群,互帮互学,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并组织讨论,做到知识共享并共同提高。2. 定期上门访诊,发放护理小册,对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照顾者进行单独指导。3. 定期请专家给照顾者讲解护理新知识及护理技巧。4. 照顾者长期照顾老年痴呆患者,压力大,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必要时请心理医生给老年痴呆照顾者行心理疏导。

3、结果:

对30例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进行为期3年的护理指导,前后病人情况比较。见表1。

对30例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进行为期3年的护理干预后,老年痴呆病人的意外发生率如暴力行为、跌倒走失,误吸及误服的发生明显下降(P<0.05),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人数增多(P<0.05),说明干预效果显著,比较后P值仍>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讨论:

在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逐渐增高,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4]。老年痴呆病程进展缓慢,为家庭带来了许多困扰,为延缓病情的进展,老年痴呆初期病人是我们护理干预的重点人群。老年痴呆不能彻底治愈,在缺乏有郊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护理是延缓病情并提高病人生治质量的主要手段了。目前许多老年痴呆照顾者缺乏对该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因此加强对老年痴呆照顾者的管理及护理知识指导也很重要。通过对照顾者合理的护理指导,为病人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每天准确而认真的去实施,在护理工作中,照顾者为病人营建和谐、安宁、喜气富有感情色彩的环境,病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经过为期3年的家庭随访干预,老年痴呆病人的安全性及自理能力提高了,异常过激行为也减少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病人反映良好,家属满意,有效延缓了痴呆病程的进展。家庭随访对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干预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曲莉莎、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进展[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95.17(1)47-49

[2]陈先文、重视运动在痴呆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3):285-91

[3]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6-268

工作单位:410016长沙、湖南省马王堆医院、肖梅玉、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通信作者:张艳

论文作者:肖梅玉,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家庭随访对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论文_肖梅玉,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