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的药肥防治_棉花论文

棉花枯萎病的药肥防治_棉花论文

药肥兼治,及早防治棉花枯萎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兼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月下旬,湖北省云梦县胡金店镇盛砦村植棉示范户盛信典反映,他种的7亩棉田中,有近2亩的棉花移栽到大田后出现死苗问题,我们驱车前去现场调查时,的确发现棉苗有感病或者死苗的现象,一般发病率2%~3%,严重的地段发病率在5%以上,其中有部分是立枯病死苗,有部分是感染了枯萎病,从枯萎病的类别看,多为青枯型,也有少量的黄花型。5月末又接到监利县上车乡任铺村10组张永波的来电,也反映移栽较早的棉花苗中,有枯萎病的苗头。

      的确,今年由于南方棉区阴雨时间比常年多,空气湿度大,气温长时间徘徊在25℃左右,这样的气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所以,非常容易诱发棉花的枯萎病。今年的枯萎病比常年发生要早,特别是育苗移栽较早、棉田排水不良、地势较低的老棉田,由于田间残存的枯萎病菌较多,加之有的棉花品种抗病性较差,这类棉田的棉苗受害就显得尤为突出。

      现在生产上使用的棉花良种,一般进行了精加工,用了包衣剂消毒处理,棉种带病的概率较低,主要是老棉田中残存的病菌从棉苗根、茎表皮伤口入侵所致。棉花的枯萎病一般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从苗期到现蕾期,此段时间发病,一会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二会抑制棉苗生长发育;三会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如果蕾期气温持续在33℃以上,病菌的为害就会隐退。第二个高峰期常在9月中旬前后出现,此时如果阴雨频繁,持续时间在一星期以上,并伴有气温下降,病菌为害则会再度发生,部分的棉田损失是会更加惨重的,轻者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50%。

      棉花枯萎病农民俗称为“癌症”,认为是不容易治好的,但采用农业措施与药用综合兼治是可收到一定成效的。

      从农业措施来讲,一是可与水田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能控制枯萎病的发生;二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可提高棉花自身的抗病性能;三是施用生物有机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作棉花的基肥、追肥,生物有机肥中的功能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明显地抑制枯萎病菌的为害;四是不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而增施钾肥能显著增强抗枯萎病的能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亩施用50公斤生物有机复合肥,并配施15公斤钾肥,对于改善棉花生育环境,增加株体自身活性,提高棉花的生命力,防御病菌为害可收到良好效果。

      从农药防治来讲,一可用欣诺2号(1.2%辛菌胺醋酸盐水剂),每亩150~250毫升,稀释200~300倍液喷施;二可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40克兑水45公斤或3%广枯灵500倍液,对拔除的病株根部浇灌消毒,防止扩散;三可9.5%克黄枯300倍液喷施;四可用赤霉素(九二○)1克在10毫升白酒中浸泡30分钟后,再加水10~15公斤喷施。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  

棉花枯萎病的药肥防治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