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天娥

关于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天娥

王天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人民医院 165012

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中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进行处方分析的患者,参照组为传统分析方法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处方中不合理的问题。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发生不良事件次数和处方中不合理的问题低于参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处方合理性,提高用药安全;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处方分析;中药调剂;满意度;不良事件

引言

中药调剂是将中医处方中医师开具的药物合理调配成患者使用药剂的一个过程,此过程是临时的,且具有复杂性及细致性,因此需要在调配操作时达到较高要求。药方作为药师对中药调剂进行调制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对中药调剂操作前需予以有效的处方分析,在明确处方完全符合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中药调剂。本研究主要将94例中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处方分析和传统方法,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以及处方不合理的问题。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中选取94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年龄均在30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左右,其中,研究组47名患者中有28名男性,19名女性,其中有16名内科患者,10名外科患者,15名妇科患者,3名儿科患者,3名其他科患者;参照组47名患者中有25名男性,22名女性,其中13名内科患者,11名外科患者,16名妇科患者,5名儿科患者,两名其他科患者。两组患者都是在知晓情况之后同意参加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两组患者都符合中药治疗。排除标准:身体器官或是脏器阻碍性较重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等,均不可参加此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参照组传统调剂方法:用药都是根据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对于看不清或是有疑问的药方会及时跟医生进行沟通确认,主治医生需要把使用药物的方法和用量写在医疗本上并口头告知给患者,对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的注意事项都需要提前告知患者,如果有患者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要与主治医师及时的沟通,这样主治医师就可以及时的调整处方,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

研究组为处方分析:主治医师要按照相关标准给患者出处方,处方上的字迹一定要清晰,对患者的病症及病情都要明确地写出来,与临床结果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患者来调配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对于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要明确在处方上;医药师对于用药的剂量及配置方法需要给予明确,对于配置方法不能明确的中药需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特殊配置;由于同时服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中药所出现的反应是不同的,所以医生对治疗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需进行有效的判断,确保患者用药后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尽可能的将又要后的不良反应降到最小;还要告知用药的时间及剂量;针对自己熬药的患者,医生要把放置药物的顺序明确的告诉患者,还要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保存药物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详细的告知患者,要特别告诉患者严密的存放带有毒性的中药,以免家中有人误食而危害到家属的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在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次数上进行比较,通过调查患者对医生的专业能力、服务态度、药物调剂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两组比对,此次问卷调查100为满分,非常满意的范围是80以上,一般满意分数是60-80,不满意分数是低于60分。将两组处方中书写不清楚、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比较。

二、结果

(一)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两组中药治疗患者对医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得出,研究组有29名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16名对治疗一般满意,两名对治疗不满意;参照组有22人对治疗非常满意,12人对治疗一般满意,13名对治疗不满意,

对94例中药治疗的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组为采用处方分析调剂方法,对治疗非常满意的有29例,很明显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二)不良事件分析

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数量和人数上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有11名,大约发生三次,参照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有26名,大约发生十次,很明显在不良事件的次数和人数上研究组更低。

(三)处方不合理问题分析

从处方不合理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有七名患者的处方书写不规范,有一名患者剂量出现错误,没有重复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的患者;参照组有23名患者的处方书写不规范,有11名患者剂量出现错误,有八名患者出现重复用药,有16名患者出现配伍禁忌,研究组的不合理问题很明显少于参照组。

三、讨论

中药治疗主张以内调方式达到治病效果,长久以来始终为人们提倡,中药调剂水平是决定中药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处方分析调剂的方法被接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47例患者实施处方分析调剂方法与使用传统调剂方法的47例患者比较,处方调剂降低药物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且降低处方中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处方分析时医师会考虑不同药物间的反应和影响,并且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进行配药,保证用药安全。保证处方的科学、合理性,能够纠正治疗医师在为患者开处方时发生的用药不当和剂量不合理等错误,通过对处方进行分析,防止药物间配伍不当以及用药重复、剂量错误等发生的药物禁忌而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如果处方出现不过范书写,会导致药物错误,引起不良事件,而处方分析,会对处方中书写不规范进行监督,保证处方的书写规范和合理性,医生根据药方指导患者用药,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并且降低处方中错误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傅丽琼.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8A(10):121-122.

[2]吴杨媚.处方药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6,10(13):151-152.

[3]任培培.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意义分析[J].当代医学,2016,18(22):159-160.

论文作者:王天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9

标签:;  ;  ;  ;  ;  ;  ;  ;  

关于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天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