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卧床病人早期加强肺部护理的体会论文_刘雪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0二医院 胸心外科 辽宁沈阳 110812

【摘 要】目的:探讨昏迷卧床病人应早期进行主动肺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肺内感染。方法 将40例脑出血昏迷病人分被动干预和主动干预,主动干预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肺部物理疗法,叩背,刺激咳嗽等,四周后观察病人是否有肺内感染症状。结果:经过两组对比,主动干预组肺内感染率明显低于被动干预组。结论:护士早期主动为昏迷卧床病人进行肺部叩击与振动、机械吸痰等肺部物理治疗,可明显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昏迷卧床;肺内感染;早期护理干预;肺部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昏迷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最易发生肺内感染。由于病人各种反射消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法翻身,无自主咳嗽,使分泌物易滞留肺部和气管内,造成阻塞,从而引起肺部感染。临床上经常根据表现出的体温增高,胸部CT示肺纹理粗大或增高,化验白细胞增高等特征来确定肺内感染的存在程度。肺内感染不易治疗,并且增加了治疗费用,所以护士应早期主动,定时给病人行肺部物理治疗,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4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岁。住院前均无肺内感染,均无吸烟史,无糖尿病史。

2.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属被动干预,为昏迷病人进行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为护士主动干预组,在行医院常规昏迷病人基础护理上,采用早期主动干预肺部感染小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⑴及时给予翻身,至少每两小时一次,翻身的同时,给予肺部叩击与振动。叩背时,给予患者侧卧位,手呈背隆掌空状,腕关节用力,从肺底向气管方向逐渐扣,至下而上,从外向内,每次10余下,叩击应避免脊柱、肩胛部位,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叩击频率60-80次/分。⑵机械吸痰,中心吸引压力应在11-20kPa,采用旋转提拉手法,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抽吸时间不可超过10秒。每天至少三次吸痰,可刺激患者咳嗽。⑶每日进行口腔护理,留置胃管病人做好护理,防止误吸。⑷医务人员提高预防感染意识,主动及时做到早助咳,勤翻身,勤听呼吸音,设立预防肺部感染小组。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住院四周后进行对比,见下表。

(注:感染的症状以体温>38℃,机械吸痰量增多,胸部CT示肺内感染,化验白细胞增多)

表显示,P<0.05,2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讨论

大量文献表明,除药物的作用外,肺部加强护理,给予肺部的物理治疗,均可降低了肺内感染的几率。尤其是脑科病人,年龄大,咳嗽反射差,若合并肺内感染时,分泌物难于排出,是造成肺部感染不易控制的主要原因,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无论患者有无痰液阻塞的症状,均应定时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气道湿化,可减少呼吸道损伤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病房应安静,环境优美,减少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床铺应整洁,昏迷病人应及时铺气垫床,保持皮肤干燥。按时翻身,因长时间采取一种体位,可引起肺低垂部位淤血,分泌物潴留。翻身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排出,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护士应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认识到早期翻身主动干预的重要性,同时防止压疮,取得其理解与信任,达到有效配合治疗与护理【1】。

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肺与胸廓活动受限,痰液不易咳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所以要多叩击与振动肺部。通过叩击振动肺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可促使痰液排出,防止肺内感染【2】。同时有条件者可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机综合了叩击,震颤和定向挤推的治疗力,可快速振动胸壁,改善粘膜纤毛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纤毛运动,增加黏液传输率,促使排痰【3】。

咳痰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机械吸痰时,可刺激咳嗽。当患者呼吸费力,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及时给予叩背,不易咳出时,护士可给予适当的机械吸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熟练,合理,以避免将口腔,鼻腔内的粘稠痰液带入气道深处。保持呼吸道充分湿润,防止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若痰液粘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4】。使患者在雾化吸入的同时,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达到稀释痰液,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可有预防肺内感染的目的。

对于昏迷卧床病人的鼻饲饮食,我们应加强护理,防止导致吸入性肺炎,如鼻饲的体位,胃管的长度,鼻饲量,次数等【5】,鼻饲前后禁止翻身,叩背。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是卧床病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能防止口腔黏膜干燥,提高黏膜吞噬,排除或消除细菌能力。所以根据情况,不同病人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卧床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意识,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获得其它感染,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菌群。护理人员应勤学习,共同探讨肺内感染的发生与预防,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

经过上诉实验,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发现,对于昏迷卧床病人我们应早期,主动地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翻身,叩背,咳嗽,胸部叩击和震颤,机械吸引等一组治疗措施,采取早期的传统被动干预加上主动干预,共同为病人制定肺部管理方案,制定护理小组,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重视感染的意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章友,周兴芳.两种干预措施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早期压疮效果比较.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65-66.

[2]王宏.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66-777.

[3]翟舒裴,欧艳.YS800振动排痰机对微创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排痰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27-1028.

[4]王燕燕,史淑萍,孙春丽.超声雾化与氧气雾化对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4):26-28.

[5]杨丽新.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当代医学,2010,16(3):107.

论文作者:刘雪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昏迷卧床病人早期加强肺部护理的体会论文_刘雪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