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临床研究论文_郭月珍

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南沙 511470

摘要:目的:分析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复方樟柳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野缺损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

缺血性眼底病多见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乳头等部位,有较高发病率,常继发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患者视力下降、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药物较多,尚无统一规范标准,而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是临床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复方樟柳碱是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的常用药物,应用时间久,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笔者就通过本次研究,对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采取复方樟柳碱治疗,分析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共10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50只眼),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3岁,平均(58.92±7.15)岁;病程3-32个月,平均(12.59±5.42)个月;基础疾病:高血压21例,糖尿病19例;观察组40例(50只眼),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59.03±7.34)岁;病程4-35个月,平均(13.10±5.56)个月;基础疾病:高血压20例,糖尿病2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1]中诊断标准;(2)均为继发性疾病;(3)患者知情研究,自愿签署了同意书;(4)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排除标准:(1)原发性视神经损伤;(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机制障碍、感染性疾病者;(3)自身免疫性疾病;(4)药物过敏史者;(5)依从性差。

1.3方法

对照组 常规治疗:入院后及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注意饮食,予以常规神经营养支持药物、扩血管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行高压氧治疗。

观察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复方樟柳碱治疗,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95)2mL,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患者连续治疗7d后,休息3d再行7d治疗,共治疗14d。

1.4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视野缺损;(2)药物不良反应。

1.5治疗效果

按照《缺血性眼部病变的诊断及治疗》[2]标准:痊愈:患者视力较之前增加4行以上,或视力超过5.0,视野缺损范围较之前缩小40%以上;显效:视力较之前增加3行以上,视野缺损范围减少15%-40%;有效:视力较之前增加1-2行,视野缺损范围减少不足15%;无效:视力及视野缺损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野缺损

两组治疗前视野缺损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视野缺损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比较(%)

2.2 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1例口干,2例轻度恶心,占7.50%;观察组2例轻度恶心,占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

3 讨论

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发生机制复杂,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使视盘小血管灌注压不足,眼内压力失衡,视盘缺氧,致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因此临床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时,在控制基础疾病时,也应改善血流动力学。

复方樟柳碱是从左特山莨菪提取的生物碱,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唾液分泌的作用。通过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直接作用于植物神经,适当调整植物神经系统,调节皮质及血管功能。同时复方樟柳碱能改善眼部血管舒张及收缩功能,维持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眼底部微循环,恢复眼底正常血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视野缺损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临床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时,采取复方樟柳碱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视野缺损、视力降低症状,效果显著。与丁剑锋等[3]学者研究中,复方樟柳碱治疗总有效率97.3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药物安全性方面:通过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因颞浅动脉与眶内动脉紧密相连,通过颞浅动脉皮下注射较小剂量,球后注射效果效果明显,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药物安全性高,患者更容易接受。本次研究中,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复方樟柳碱具较高安全性,可能是因为用药剂量小。但对复方樟柳碱剂量与安全性的关系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能改善患者视野缺损程度,提高视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健.“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2015上海”会议纪要[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2):193-194.

[2]李祯,柳林.缺血性眼部病变的诊断及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26-1229.

[3]丁剑锋,李璐.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临床疗效[J].兵团医学,2015,45(3):13-15

论文作者:郭月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临床研究论文_郭月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