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及对策探究论文

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及对策探究论文

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及对策探究

施伟忠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 要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因此,本文以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入手点,阐述了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分析了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并对体育信息化发展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体育 信息化 高职教育

1 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

为高职生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体育教育资源、或者体育服务,是高职体育教育主要内涵。结合《国家信息化战略(2006-2020 年)》相关内容,体育信息化主要是高职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各种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知识共享的一种方式。体育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效率,而且可以为体育教育转型发展提供充足驱动力。[1]

国庆节前,牛皮糖生日,照例请客。以前请客请的是三亲四戚。这回他没有请亲戚,却请了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个个都是有点来头的。席上一顿酒肉胡劝乱吃之后,一帮人就在地坪里就着暖洋洋的太阳扯白。

又比如,地球运动是许多地理现象的基本原因:昼夜更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现象应当有直觉。经过感悟和引导能明白昼夜长短变化是和太阳高度同步进而形成季节更替的,这就是地理逻辑思维上的飞跃。这就要依靠我们在教学中多次重复讲解来达成。老师们不但要求学生记忆理解,自己也要多次背诵,默写,这不同于背答案,而是掌握分析问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 体育信息化发展意义

(1)增加体育培训科学性。在体育产业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人体运动大规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高职生运动过程进行三维捕捉,并构建立体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可以寻找高职生训练阶段存在弊端,为体育训练科学化开展提供依据。

(2)提高体育用品应用针对性。一方面,高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分析高职生需求。消除两者信息沟通壁垒,明确体育用品应用目标。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综合分析高职生运动量、器官功能、运动时间等模块联系。以体能信息数据实时动态分析的方式,制定恰当的体育应用方案,以提高体育用品附加价值。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于2014年2月上线运行,用户只要输入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就可以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

(3)资源管理不规范。体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但是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信息化教育方面年均资源投入波动较大,且缺乏完善的资源管理约束机制,导致整体资源管理不规范,阻碍了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可持续进行。[3]

3 体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最后,在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摒弃以往等级分明、教师高度垄断的金字塔式结构。而是将体育信息化资源管理权力进行分散处理。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渠道,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直接信息交互,形成扁平化体育信息化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在扁平化体育信息化资源管理组织中,构建教师与学生双向信息互动模式,真正达到体育信息化2.0 时代学生全面参与的目的。

其次,根据《“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高职生需求为主导,强化体育信息化教育与其他学科信息化教育协同及信息共享互通。通过自上而下的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顶层规划设计,可以为体育教育信息化项目中各学科协同、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针对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利用率低、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邀请体育信息化方面专业人士。[4]以数据库、业务系统为要点,对本校内体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统筹分析,以明确下一步发展战略制定方向。

东丽区卫生人才的流动情况较活跃,流入和流出人才的数量都处于增加状态,然而流入人才相对较多,证明东丽区卫生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效果,见(表1)。

4 体育信息化发展对策

4.1 完善体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针对现阶段体育信息化系统更新滞后情况,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弥补以往体育教学漏洞,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培养高职生终身体育理念及终身体育习惯为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体育教学、教学管理、校企赛事活动等方面,构建完善的高职体育信息化教育平台。其中体育教学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体育健身、体育保健、职业体育教育、体育信息、体育健康互动交流等几个模块;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学生选课系统、体育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校企赛事活动主要是在BBS 论坛的基础上,开设赛事活动安排日程及赛事视频、图片、文字评述板块。

(3)扩大体育竞赛播放规模。在体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通讯卫星转播系统及时转播全球体育竞赛表演内容,促使班级学生不受限制观赏体育竞赛。同时为班级学生转发网络平台中关于体育门票、体育竞赛日程的信息,进一步增加班级学生对体育竞赛的了解程度,为后续体育教学奠定基础。[2]

(2)网络教育平台缺失。现阶段各地区高等职业体育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也构建了涵盖整个院校的局域网。但是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不注重体育信息化教育系统建设管理,系统整体性不足。再加上其在体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没有对网站栏目体系、颜色搭配、栏目体系、组织框架等进行科学设置,导致整体体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运行效益较低。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虽然现阶段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均构建了关于体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但是其并没有根据自身教育情况,制定完善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制约了整体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工程顺利推进。

这次具有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创造出了属于民勤的文化地标,创造出了沙漠之中的一道绿色的文化风景线。她融合时代精神,传递民勤的人文风貌,她将会长久地传播着民勤的时代心声,散射出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4.2 搭建智慧体育网络教育平台

完善的体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体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保障。因此,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应摒弃以往教师、学生间上传下达的中间层管理模式。而是以灵活分散化管理为目标,将常规体育教材、教案整理、传递进行电子化转化。随后主动学习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信息技术类学科教师合作,实现体育教育向体育信息化教育的转化,为体育信息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充足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为加快体育信息化进程,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对体育信息化发展优势的重视,注重各类体育信息化数据元搜集。在院校内深入开展体育信息化专题调查,规划近阶段工作重点,为统一的体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作业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在科学、有效的体育信息化数据元搜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及教师对体育信息化实践问题的综合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价值作用为要点。以体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智慧体育发展为最终目标,对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

在智慧体育发展平台搭建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先进技术提高高职生运动兴趣、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从互联网+时代体育网络传播、《体育与健康》微视频资源建设、体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剖析、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质健康数据分析、体育精神培养等方面,设置涵盖体育安全防范、体育运动干预、体育资源建设、学科资源智能管理等模块的智慧体育发展平台。其中体育安全防范主要是结合高职生体质数据,实现运动风险预警,为学生体育运动安全进行提供保障;而体育运动干预则是通过匹配与高职生个性化运动需求相符的科学运动方案,为高职生开展课后体育运动提供有效指导;体育资源建设主要是搜集整合大量体育动作视频资源,为体育学科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学科资源智能管理主要是依托学校局域网,构建覆盖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各个模块的数据仓库。在仓库内自动进行体育教育数据分析,明确下一阶段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管理目标。[5]

4.3 规范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

大量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是体育教育系统信息化高水平发展的前提,因此,针对现阶段院校内体育信息化建设资源管理不规范情况,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应在保证资金投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技术成熟、投入产出高、实践价值高的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方案。同时在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结构设计过程中,依据持续、健康的原则。综合考虑体育信息化技术升级、后期开发、后期维护需要,进行以院校管理层为主导,以教师、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校企合作机会,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进行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探究,为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高职体育教育特殊性,高等职业院校应在开展有效的体育课程较过程中,将各专业高职生职业技能发展需要放在首要地位。增加体育课程学习、体育与职业技能关联训练模块资金投入。并在教学设备及基础设施选配规划时,充分考虑各专业高职生在后续工作中职业要求,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体育设置及体育运动指导方法。以刺激高职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促使其养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如对于财会、计算机、文秘等专业,可以加强手指及手腕、肩部、腰部灵活度为要点,为其提供羽毛球体操、健身操、韵律操等信息化教育资源;而对于机械生产线操作工,则为其提供兵乓球、篮球、排球等可以提升手指、手腕力量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对于厨师、酒店管理类专业,可以锻炼学生身体下肢耐力为要点,为其提供骑自行车、瑜伽等信息化教育资源;对于地质测量、农林、交通建设等户外综合型专业类别,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增加力量素质、耐力信息化项目建设,如定向运动、游泳、长跑等。

5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日益增长的高职生健身活动与体育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间矛盾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应深入分析发展体育信息化策略。以数字体育为技术支撑,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信息化本质、体育信息化价值取向研究。以此为目标,开展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工作。同时加强对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基本体育信息数据元搜集的重视,统一制定基本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标准,为完善的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据库建设运行奠定基础,有计划的快速推进高职体育教育信息化工作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牛大三.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及对策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3):169-170.

[2] 张立军.基于阳光体育视角下的体育信息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1.

[3] 曾澎,习星.关于大学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9):61-61.

[4] 陈伟伟.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探析[J].体育时空,2017(2):111-112.

[5] 王静,李恩荆.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11):7-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Informatization

SHI Weizhong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Wuhan,Hubei 430065)

Abstract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uch as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provides sufficie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Therefore,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informatization are simply analyzed.

Keywords sports;informat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z.2019.11.014

标签:;  ;  ;  ;  

体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及对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