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的镜头空间分析与探究论文_管星贻

出镜记者的镜头空间分析与探究论文_管星贻

摘 要:央视报道曾有一篇新闻——《美国寒流肆虐 记者裹被子出镜》,文章指出,美国遭遇严寒天气,一些地方人体的体感温度甚至达到零下50至60摄氏度。这可冻坏了记者朋友们!福克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就相当“冷幽默”地裹着被子报道天气情况,他还直言这个办法还挺管用。裹着被子出新闻真实的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的寒冷,这种镜头的表达或许会比呆板的在镜头前喋喋不休要强百倍。那么,镜头前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和记者来说,是一个共同的话题。

关键词:出境记者 镜头空间 分析

通常播音员和主持人,他们习惯的空间是演播室的空间,因为对于新闻主播来说,是直接面对镜头,直接面对观众的那种交流,以转述者的身份进行交流。但是还有一个空间,是播音员主持人没有充分开掘的一个空间,也是很多记者做的不那么到位的地方,这个空间就是现场。

现场是播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的共同空间,在现场,不论是播音员主持人还是记者,都应该把它看成业务基本功的重要一项,现场能力,对现场的占有,这是我们的工作。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作品中,的确有很多新闻由于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其中的出色表现而增色。目前,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来担当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的内在新闻品格和外在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一定程度上说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

一、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包括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5.12地震的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刚刚从珠峰上下来,正在四川修整,发生地震,她就直奔了现场,她走到路尽头的时候,前面大量的土方已经塌下来了,她站在那儿有一个报道,她非常清晰的给我们描述了他们当时为什么不能到达汶川,道路是怎样一个情况?塌方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处理。如果有别的办法的话会怎样,还有灾区的人们是什么状态等等。她的这个报道把观众对从灾区传回来的那些片言只语的印象的东西,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明白了现在的焦点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张泉灵给我们提供的一个事实加体验的现场,她的这个体验包括了她的认识,她的分析,这就是到现场的力量。

如果我们现在想象张泉灵没有在现场,电视出现一个空镜,加几句旁白,你只能看到道路堵塞,你能够获得那么清晰的认识吗?你能够体验到形势那么紧急吗?张泉灵为什么获得大家的肯定,这个肯定不光是来自观众,也来自专家,就是因为她的现场满足了观众的这种求知的需求。我们平时常说,台上一分功,台下十年功,这时出镜报道的记者,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而这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恰恰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两者缺一不可。

二、对新闻现场的发现能力

我们到现场去做什么?我们到现场是拿着一个在家里写好的所谓串场词,拿着一个准备采访的提纲,这是我们经常的工作方式,但最本质的到现场我们去干什么去了?是去发现。就算有再完备的方案、提纲和准备,我们到现场依然不能放弃自己去发现的这种能力。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有没有发现的能力,这基于一种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背稿。背稿有广义背稿和狭义背稿之说。本人理解的广义背稿就是日常的准备,自我的积累,自我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自我的新闻素质;狭义背稿是针对这一次工作的准备。如果我们平时是一个善于积累的人,有新闻敏感的人,我们就是在做这种广义的准备。有了平时的基础,到了现场,你才能去发现新闻事件的新闻性、新闻价值、可传播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什么到现场,有的人能发现新闻,而有的人不能发现新闻呢?这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人有没有积累,也决定了他有没有眼力,就是发现的能力。

三、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记者在现场时,往往受现场情绪感染,或激动万分,或惊诧惶恐,或兴高采烈,或悲愤不已,不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而另一个极端是: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和事件的新闻,记者总是千篇一律的“保持”同一风格、同一表情。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使采访在浅层面上止步。首先我们应该对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情感投入持肯定态度。但作为人民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是非观作为情感表达。我们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讲求记者的情感控制,但决不接受情感狭隘、冷漠自私,内心毫无新闻热情。

那么,面对镜头我们的记者应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呢。我们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的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职业的我”要求记者的情感生发始终围绕采访主题,切不可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反对角色扮演,但一定要有角色控制。央视记者王志的采访一直以沉着稳健、不露声色著称。但也有例外,他在广州采访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时,观众看到了王志多次擦眼泪抹鼻子的镜头,但每次情到深处,他都能适时转换话题,把采访引向深入。应该说,他的情感控制是比较到位的。

四、摆正好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们经常在新闻节目中可以看到,有些记者采访提问时,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有些记者在采访中有轻视被采访对象的心态,不是求教于他人而后明,俨然如法庭法官,采访有如审讯。有时甚至使被采访对象紧张不已,回答语无伦次,以致严重影响媒体的客观公正。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现场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记者采访时,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媒体和观众。怎样做到平视呢?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是有变化的。对待强势的被访者应该压抑,对待弱势的被访者应该扶一把。这样才是平等的对话,平等的相互尊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要用我们自来熟的素质,见农民跟农民说话,见着专家说专家能沟通的话,同时,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记实性,记者采访时的神态、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记者的采访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这是出镜记者尤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五、把握好与摄像的合作

在现场,出镜记者和摄像的合作关系太紧密了,经常出镜的记者,有没有去主动问过摄像的感受?出镜记者爱说话,爱表达,表达渠道多,我们经常听到他的表达,摄像呢?经常是默默无语的存在,但是你主动问一问他,他不是没话可说。“只在乎自己形象,不在乎现场”,这个在我们电视中人是挺普遍的。有一个很在乎自己形象的出镜记者是这样的,她在镜头前这样说,“我右半边脸比较好”,化妆师说了,人的脸不是完全一样的,她说“我这边比较好,我稍微侧一点,光最好是侧逆,景别是中景,多少度角,然后就开始吧”。摄像则回答说“我是来拍新闻的,不是专来拍你的”。 摄像的话特别简短,但直指实质。在现场,我们跟摄像的合作,当出镜记者没有把握的时候,录完就问摄像感觉怎么样?他是第一观众,他会直观的告诉出镜记者他的感受,这就是合作的魅力。

如今,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正吐故纳新,开发新的形式,突破新的领域,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敏锐的现场观察力,较强的口语表达力和深刻的现场评述能力等等,这些都展示了“出镜记者”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这个空间的承载点就是“现场”。坚持正确的导向,明确自己的定位,保持谦虚的头脑,秉承创新的思维,相信出镜记者会为自己开辟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关键词

[1]陈涵.媒介融合视域下纸媒编辑的新媒体思维研究[J].新闻知识,2015(04).

[2]雷颖俊.报业记者全媒体转型探析[D].湘潭大学,2012.

论文作者:管星贻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9

出镜记者的镜头空间分析与探究论文_管星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