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_蔡浩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_蔡浩

蔡浩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123000)

摘要:电力企业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电力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安全隐患,而我国现阶段电力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应急体系建设速度稍慢于企业规模增长的速度,要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构建健全合理的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为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前言:应急管理体系是保证应急管理顺利开展的制度、条件等因素的统称,可有效的反映应急能力和水平,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虽然认识到构建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体系建设不足、预警机制缺失、应急救援硬件建设力度不够、人员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结合现状,对完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部分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2015年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13”事故、纳雍发电总厂“5.25”恶性误操作安全事故等事故,可以发现,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应急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不足:首先,部分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人员简单将应急预案管理等同于应急管理,但实质上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应由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构成,其之间虽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但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因而4个阶段相互关联,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其次,目前部分电力企业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存在 “有预案不演练、演练走过场、不按预案内容演练”的情况。导致编制的应急预案束之高阁,不能真正作为企业处理危机事件时的操作准则;长期的“走过场”、“演话剧”式的演练也使员工轻视了应急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处理能力。

二、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目的与原则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有效的预防、处置、恢复重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提升电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的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危害,使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不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其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坚持全面性、分类分级管理、持续改进、动态化管理等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

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电力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综合应急预案是电力企业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是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基础;专项性应急预案是针对某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其对同类安全事故的指导意义突出;而后者是以具体安全事故现场的特殊危险为对象,所以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最明显,三种预案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包含关系,综合预案是基础,专项预案是综合预案的附件,现场处置方案是专项预案的延伸,在制定预案前,电力企业要对本厂的危险源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危险性大小、发生概率高低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编制。其次,组织内部评审或外部评审,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内部评审其主要通过预案编写人员和预案相关部门的人员完成,而外部评审中的上级评审通过电力企业上级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部门人员完成,政府评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完成,整个顺序为内部评审、上级评审、政府评审、备案;再次,健全应急演练的形式,将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等有机结合,保证电力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但现阶段部分电力企业在演练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中忽视对次生安全事故的应对管理,所以需要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小组,在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结合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等对可能发生的次生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应急方案可以顺利的开展,达到控制电力企业损失、保证正常供电的目的。在对电力安全事故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搜集整理的情况下,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保证其可以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应用,这对提升电力安全事故的反映速度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整体性和联动性,使其在应急效果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强化,为达到以上作用其需要由大量的数据库构成。现阶段部分大型电力企业在应急安全管理体系中增添了应急资源保障体系,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后的电力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增强了企业应对事故的能力。

三、强化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手段

首先,电力企业应建立针对性的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理的机制,结合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相关结构的作用,对潜在的事故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根据本企业实际条件编制应急方案。并在日常管理中有意识的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要想充分的发挥作用,需要在日常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强化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否则多频次的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可能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信誉,还影响到社会的电力供应,影响企业效益,最主要的是使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进而给员工在工作中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换言之,电力企业不能完全依赖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保证生产安全,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安全评估,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等手段,不断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本质安全;其次,建立与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相匹配的结构组织,电力企业应在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相应的机制和体系,并落实责任制,使每个人明晰自己在应急体系中的职责,使应急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这是强化电力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各结构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如果单纯的对各结构进行强化,并不能真正发挥系统整体的应急管理作用。再次,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有意识的对全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开展不进行预先通知的应急演练,模拟真实事故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有效提升企业的应急能力;另外,应强化对电力安全事故现场的管理能力,保证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开展,并达到控制事故影响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日常电力工作中应强化管理,使操作人员形成安全意识,并在实际电力生产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控制安全风险,注重电力生产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进行上报,认真履行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

可见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要全面有效的发挥作用,除积极构建相关的结构外,还需要从预案编写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培养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预案演练水平等方面做起,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影响。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应在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认识基础上,结合自身电力生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影.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论文作者:蔡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_蔡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