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终结猜想_中小板论文

GEM:终结猜想_中小板论文

创业板:终结猜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业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孕育8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推出在即。与中小板相比,创业板到底有哪些亮点?重点支持哪些行业?首批上市企业名单中,我们又会看到谁的名字。

终于,有关创业板推出的时间猜测被一锤定音。2008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首次表示,争取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则建议相关保荐人,“最好在一两个月内找到储备项目。”这样看来,孕育8年之久的创业板真的要出世了。

时间表背后

“争取上半年推出创业板”,最终可能的时间点依然有三。其一,最快为3、4月,两会之后,几率为20%;其二,正常时间为第二季度,5、6月,几率为60%;其三,最迟或说最后期限,也应该在奥运会前,即7、8月,几率占20%。

对此,民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伟认为,二季度可能性最大。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有关创业板的一些基本制度还没有正式敲定,从稳妥及高起点的角度看,尚需再做准备;而另一方面,这件事情本身也很急迫,因为无论十七大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一个相当的战略高度,而自主创新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创业板就是一个关键环节,“从这个意义看,创业板在年中推出的可能性更大”。况且除了创业板,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要做,比如股指期货等,创业板肯定会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先推出,虽然二者都属于制度层面的创新,但相比而言,创业板显得更重要,否则,国内大批优质的中小企业还会继续跑到其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而全球各大创业板也会继续争抢中国的这些优质上市资源。

那么为什么不能在一季度就推出呢?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一件大事,即红筹回归,包括证监会、国资委等都要保证这件事情的顺利完成,红筹回归起航了,监管层才能顾及到创业板的推出。这样安排的一个大前提是,首先第一步,先把国民经济的特大型企业引到国内资本市场上来,使得块头做大,先完成总量的问题,然后才是结构优化的考虑。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知不觉中,已经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方面,上交所市值总量已经排在世界前几位,从总量上已经世界领先了,但从结构上看还比较畸形。以前,资本市场更多的还是为大型企业服务,而未来,从结构优化考虑,从拉动就业和推动自主创新的角度看,则更应该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自主创新的支持系统,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应该有创业板及场外交易类的系统来支持,所以,在红筹回归已经铁定的基础上,创业板推出也是顺势而为。

“关于创业板,都成老生常谈了,一直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没想到这次真的下来了”。一位律师合伙人感叹道。

亮点

创业板到底涵盖哪些具体的亮点?与中小板相比,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虽然截至目前,依然没有最后正式的版本,但从之前在坊间流传的《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中也能窥见一斑。“整体看,描述得比较个性化,属于中小板里的专卖店。”陈伟认为,相比目前中小板更多以制造型企业为主,创业板描述的未来版图更体现出与自主创新相关的多元化。

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对于发行人的要求,即发行人应当符合两个条件之一。

第一个条件是连续两年盈利1000万,无形资产占整个资产不超过30%,净资产大于2000万;另一个条件稍微低一点,最近一年盈利,主营业务盈利比去年增长30%,净资产1500万,无形资产可以占总资产不超过50%。

陈伟认为,前一个条件,可以看作是中小板的改良板,比当下中下板的门槛稍微低一点,但没有太多的区别;到是第二个条件比较有特色,更多强调了企业的成长性,在持续盈利方面的要求有所弱化,更多地考虑到知识型服务型企业的具体状况。

陈伟坦言,假设只有第一个条件,“那创业板真的是没什么大亮点”,完全等同于中小板的改良,与中小板百货商店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中小板是大商铺,创业板是小商铺而已。

而此番创业板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其第二个条件,与中小板隔离起来,形成一个精品店、特色店,更加强调知识型服务型企业,比如一些技术型企业,刚开始时无形资产占很大比例,盈利需要有个过程,所以不需要持续盈利,只需一年盈利即可;反而是对成长性要求较高,强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不低于30%。

但陈伟认为,即使这样,第二个条件的门槛依然较高,与第一个条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比如同样也有对规模的限制,即净资产1500万,“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加以调整,应再调低些,变成净资产1000万比较合适”,“从第二个条件看,离国际上的创业板市场更接近了些”。

此外,有较大突破的还有“无形资产占总资产50%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创新”,以及“主营业务要占到50%,之前中小板都没提过”。

草案中还特别强调了成长与创新,包括新的商务模式、新的技术、新的管理、盈利模式等,这在之前的中小板里都没有提过,充其量只是强调主营业务突出。

“此番创业板,是将国际创业板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在国外,创业板通常意味着高科技高增长,既无规模也无盈利限制,但中国毕竟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目前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多还是依赖于管理效率、组织效率的提高,真正制约中国创新的还不是技术,而是组织体系、管理效率低下。如今能从资本市场上对组织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以鼓励,那么对下一步技术创新的全面到来必将有极大的提升意义。”陈伟讲道。

争议

其实,早在2007年8月22日,《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就已获国务院批准,但正式的管理办法却一直未出台,业内认为关键在于发审程序、门槛及投资主体三个方面存在较大争议。

知名天使投资人赵常贵认为,创业板企业的审核权能否由证监会下放到深交所,成为此番能否破题的关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也认为,可以考虑在现行证监会发审委外单设审核机构,并将此机构设置在交易所一线。“如果要满足批量发行上市的需要,按照一年发500家计算,每周至少要审核10家企业。创业板企业审核与主板审核相比,存在很大不同,需要一批一线的、专门的人力进行审核。”同时,他也建议发审权下放交易所,“这也符合国际上创业板企业发行在交易所审核的普遍模式。”

关于门槛,刘纪鹏也早有论述,他认为创业板“既不同于高门槛的主板和中小板,也不同于无条件的香港创业板”,而是实事求是、尊重国情的“成长板”。这个板块的公司已经度过初创期,开始有盈利,“要求有1~2年的盈利纪录”,同时标准不会过低,以免过多由普通投资者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具体的审核标准,对于“普通生”,仍保持2年盈利的要求,而对于“特长生”,则只要求一年盈利并符合相应的标准即可。

除了发审程序及门槛外,创业板的投资主体是否也该设立门槛,是完全的机构投资者,还是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也成为争议的一大焦点问题。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创业板企业进入二级市场后,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应该对投资主体有所限制,“它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股东的地方,一般老百姓不适宜投资创业板。”于是有人建议,设立一个隔离带,即所谓的合格投资人,账户内50万为底线。对此,赵常贵坚决反对,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真正的风险教育还是要靠市场本身,投资者自己要学会把脉市场。

“两高六新”

从长期来看,创业板到底支持怎样的企业上市?涉及哪些行业?第一批亮相的50家中小企业又有怎样的背景?

虽然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人讨论过,猜想可能受到创业板青睐的几大行业,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定义,比如“五新三高”,“五新二高”等,但最新也更为准确的定义则来自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之口,他透露,未来创业板重点关注“两高六新”企业,即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农村、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受到创业板青睐。

“两高”中的高成长与高科技,兼顾了科技与一般传统产业的平衡,即使处于传统领域,如果具备高成长性,同样能受到创业板的青睐。

而“六新”中,其中的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乃至TMT为核心的领域;而新服务则是一些高端服务业,比如服务外包等;新商业模式,则是国外已有但国内比较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连锁等;其他如新农村、新能源、新材料比较好理解。

“六新”无疑将成为创业板的六大板块,而其中的每—个板块都与创投机构支持的领域不谋而合,所以未来,创投机构支持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在行业属性上完全是“正中下怀”。

以深圳达晨创投为例,据悉,其投资的不少家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或正在申报上市材料。比如2006年11月首次投资的福建圣农,是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已进入工市辅导期;华工百川则是中国高分子材料领域技术龙头企业,目前也正在准备上市材料的申报工作;金百泽是国内第二大PCB块板服务企业,目前也已进入上市前期;和而泰电子则是中国白色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的龙头企业,由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目前也已进入上市筹备阶段;2007年7月投资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目前拥有13家爱尔眼科医院,初步形成了医院连锁和集团化经营的格局,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眼科医院集团之一,目前公司已开始上市辅导。

从达晨投资的项目所在领域看,基本符合“两高六新”标准。

为了迎接创业板,达晨创投甚至调整了公司投资策略,花较大的精力投入早期项目,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创业板部”,储备了一大批项目,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

不仅仅是达晨,其他国内创投机构,包括本土与外资创投,其早期投资的企业也基本符合创业板“两高六新”的要求,最终如能在创业板上市也是水到渠成。

事实上,创业板的推出,一方面势必刺激初创企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引导创投机构进行更多的早期投资,这也对目前创投一窝蜂地争抢中后期项目做了一个主动调节。

对于即将挂牌的首批50家创业板企业,业内也不断有猜想。如果创投支持的企业能占到50%,则充分表明创业板的特征所在。毕竟,创投机构支持的企业一般都度过了风险期,而且经过首轮筛选后,风险大大降低。创业板应该成为创投支持的企业上市的集中所在,以及创投退出的主渠道,这样,创投事业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

多方备战

看来,作为创投机构,他们已经为创业板做了充分的准备;换言之,正是之前创投支持的这些高增长企业,将成为未来创业板的主力军。

难怪像国信证券这样的投行都在积极与达晨们联手合作,关键是达晨们手里有很多的欲上市资源,而且这些项目都是百里挑一选择的,至少经历了达晨这样的专业机构的第一次过滤,使得风险大大降低,国信自然喜欢与有创投背景的企业合作。国信证券投行部副总裁胡华勇近期表示,投行应与创投共同推进创业板市场,发现、培育优势上市企业资源。他介绍说,投行近来与创投的合作越来越多。在2004年的上市公司中,创投参与的较少;2006年新一轮企业上市热潮以来,创投在上市公司中的身影不断增加,不仅有本土的创投,还有境外的创投。以国信证券为例,自2006年以来,国信证券与创投的合作,逐步由被动进入主动阶段,包括与达晨创投等一批创投机构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

被问及国信证券的创业板资源储备,以及与哪些区域合作时,其投行部市场总经理龙涌表示,包括创业板及中小板在内,目前手中积累的上市资源已达100家。对于那些基本符合中小板要求的,规模稍小点的企业可能会上创业板;如果两者条件都满足,则可以选择。

龙涌透露,国信目前的主要客户,涉及到深圳、广东、浙江、江苏一带,以及福建等民营企业集中的地方,北京也有所涉及,包括位于三板市场的北京五岳鑫就是国信在北京拿到的第三个案子。

关于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龙涌表示,分布很广,包括医药、化工、信息、生物技术、传统改造、节能环保等,“与中小板差异不大”。

不只国信证券,更有很多中小券商在积极备战创业板,比如万联证券、德邦证券等。“国内有六十多家保荐机构,以每家储备10家拟上市资源来算,就有六百多家。”

其实,在创业板正式推出之前,一些券商并没有着力为创业板做准备,只是顺便做,其普遍的想法也是,能上主板就上主板,或中小板,不行的则退而求其次,上创业板。

除了券商,一些地方政府也表现积极,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如浙江等地。

据悉,仅浙江省台州市就储备了10家企业作为上市候选,等创业板细则出来之后,可能还有更多的候选企业。

在台州,企业上市已经成为市政府一项重要任务,“一把手亲自抓。”还把上市工作纳入到市政府的工作考核范围,还打出“证券强市”的口号。

不仅仅台州,在浙江永康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上市,包括上市后政府给企业500万元奖励、土地实行定向挂牌、对调整利润的企业进行一定补助。

如今,在创业板方面,永康市政府也选择了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小的企业,已经有四五家企业在做方案。据悉,仅在浙江永康一个县级城市,不仅包围着众多的VC,也云集着各类券商,包括浙商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德邦以及长城证券等都在积极寻找项目。

截至目前,浙江已经有108家企业提出了2008年在创业板上市的计划。

深圳市更是要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中小板,到创业板,深圳一直在努力。经初步统计,目前深圳市基本符合上市条件且有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约100家,两年内能够基本符合条件的约300家,三年内能基本符合条件的有望达到1000家,这为下一步拓宽深圳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奠定了基础。

据上市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取得上市办备案登记资格的各类拟改制上市企业达80家,上市办跟踪服务的各类拟改制上市企业达130家。目前已经证监会发审委批准发行上市的企业有4家,已完成辅导并已正式提交首发申请的企业有9家,完成改制程序进入辅导期的企业有38家,正在进行改制的企业68家。

另外,各地的高新园区将是创业板上市的一个重要资源,毕竟“产业园区就是种树苗的地方”,许多高新企业在园区孵化之后,就可以在创业板融资,做大做强。

目前国内有54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内潜在上市资源丰富,按照国家科技部的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达到13万家,其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且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有4万多家,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有3000多家。

近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也表示,中关村创新型上市公司资源丰富,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两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000家。目前,中关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160多家,正在改制及拟改制企业300多家,到2010年中关村改制后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将超过500家。

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中关村年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非上市企业超过600家,其中年收入超过1.5亿元且利润超过1500万元的非上市企业有260多家。

长期以来,中关村一直在制度上创新,在大力促进有条件企业改制上市。自2002年开始,园区与证券机构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各方面上市资源,设立园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率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试点。2007年,为进一步加大有关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改制上市,还专门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服务中心”。

而全国准备登陆创业板的储备企业已达1000余家。

《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几大亮点

发行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30%;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比上一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30%;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1500万元;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最近两年内发行人主营业务突出,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50%。

注重成长与创新

发行人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以下内容:发行人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以下内容:

发行人在技术、经营、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具有的自主创新能力;

发行人用于自主创新的费用支出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发行人的科技研发人员或者创新人员储备;

发行人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

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

草案规定,中国证监会依法设立创业板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创业板发审委”)。创业板发审委依照《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对创业公司的股票发行申请文件和初审报告进行审核。

创业板发审委委员由中国证监会聘任,中国证监会可以委托证券交易所对创业板发审委的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对创业板发审委委员的考核和监督。

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应当不少于三十五人,由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组成。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原则上不得兼任主板市场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创业板发审委以现场投票方式对创业公司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每次参加发审委会议的委员为七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五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五票为未通过。

标签:;  ;  ;  ;  ;  ;  ;  ;  ;  

GEM:终结猜想_中小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