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人文护理的临床应用感触论文_王春艳

(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临床感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文护理方式护理。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最终做出评价分析。结果:在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的调查中,采用了人文护理的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文护理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让患者及家属更加满足医院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的效率,收获社会的好评。因此,人文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人文护理;感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18-02

引言:心血管疾病是近几年我国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患者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很多患者发病住院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推行人文护理模式势在必行。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情绪焦虑等症状。患者入院后便立刻安排主治医师及护士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测工作,从而方便了解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参与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身高、体重等要素上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患者入院治疗后做好日常的生命体征及用药监督工作。

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在心血管内科推行人文护理模式的过程中,医院要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积极的开展讲座活动等,丰富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护理知识,提高其基本护理技术及技能。

其次,要做好入院接待及指导工作。患者入院的时候护理工作者要积极、热情、主动的接待他们,给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状况、住院的方式等。通过了解患者文化水平、疾病种类、病情状况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安排患者住在相应病房,为帮助患者整理病房、打扫卫生,在患者的病房内部挂上绿色布帘,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隐私权利,给其一种家的感觉。

然后,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患者入院后往往都会变得异常紧张,对待问题十分敏感。所以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的表达想说的意识。与患者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和蔼可亲、坦诚不公,要做到言出必行,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降低不必要的护患、医患纠纷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面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结,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解除焦虑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再次,要做好心血管病人的饮食护理管理工作。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日常饮食,告诫其正常饮食的重要作用。要求并引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低盐、低脂肪的食物及饮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工作。在生活护理中,医护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的检测及观察等活动,从而制定更为专业的人文护理服务对策。

另外,要做好宣教工作。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宣传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普及疾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积极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为患者及家属树立抗击疾病的信心。适当开展提供护患交流平台的活动,如:护患座谈会,健康知识小讲座,插花比赛等活动,增加患者住院生活的乐趣,创造护患和谐相处的氛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最后,要做好患者的出院后生活指导工作。患者出院后,可以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上门进行康复指导工作,指导患者及家属重新布置家居环境、科学进行饮食运动、指导患者按时服用康复药物,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惬意的康复氛围,促进其快速恢复健康。

1.3 评价标准

医院自制心血管内科患者对护理满意状况调查表,内容分为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三种评价标准。待患者出院后,将调查表发放到患者手中,并做好及时的回收及统计分析工作。

1.4 统计学研究分析

本文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收集、统计、整理分析,采用(x-±s)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说明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效果的调查中,经数据整理分析发现,采用人文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在获得护理满意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详见表。

3.讨论

人文人性化的护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服务最高的境界,护理人员应从重视疾病护理到对患者全方位护理,从短期护理行为转向长期护理行为的管理,是医院创造护理品牌,展示医院整体文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在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人文护理模式,将为医护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促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对患者的沟通、健康知识的普及、常规护理服务的落实等,从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获得更好的患者护理满意评价。综上所述,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患者护理满意率的调查发现,采用了人文护理的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中,要积极地的推广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蕊,华晓明.人文护理与护士关爱行为.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0期.

[2]欧阳红莲,邓林娜.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3]刘义兰,杨雪娇,胡德英等.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14年12期.

论文作者:王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浅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人文护理的临床应用感触论文_王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