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论文_王莉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防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实施循证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结果:本组选取病例,经循证护理后,术后24h肢体胀痛加剧,患者D二聚体监测均大于0.50mg/L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采取对症方案积极处理后缓解,其它病例均痊愈出院。相较干预前,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护理发展趋势,是新医学模式下的工作模式,已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逐步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研究相关文献作依据,后对这些证据的临床运用性、可靠性作评价,选出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使护理人员掌握新知识,使学习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增加,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3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40例,女24例,男16例,年龄31~85岁,平均67.875岁。糖尿病5例,伴高血压13例,脑血栓后遗症1例,支气管哮喘1例,心血管疾病20例。左髋22例,右髋12例,双髋6例。总结病因: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其中伴髋臼发育不良2例。

1.2 方法

1.2.1 循证问题提出 日常护理工作中,就急需解决问题进行提出,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由哪些因素导致;如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更有效预防和治疗;如何对患者及家属心态进行调整,使其依从性提高。

1.2.2 循证支持 依据循证问题,就文献进行查询,依据关键词,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就相关文献检索,共80篇,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收集文献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评价。后在50篇中,对最佳的研究实证获取,与现有设备条件结合,就切实可行的,理想的预防方法制定。

1.2.3 实施循证护理 (1)健康宣教:术前就患者的凝血情况及全身状况进行了解,对全身性疾病及早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就高危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后果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将不良习惯去除,戒烟酒,强调多饮水,膳食需平衡,并指导合理进食,以防便秘。(2)术后早期护理:手术结束后,送患者返回病房,患肢需在中立位外展,并垫高,功能锻炼可早期开展。麻醉在回病房后未消失,即可行腓肠肌挤压、被动肢体按摩,指导患者在6h后进行屈踝、伸足背等动作,术后第2d,对腓肠肌主动收缩,行股四头肌练习,每日4-5次,配合被动挤压,力度渐增加,活动范围由小及大。1周后,主要开展主动活动,加强体位变换及上肢活动,深呼吸,以使全身血液循环得以促进。(3)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到院后,即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取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预防性应用,在脐部下U状区域轮换注射。(4)医源性因素预防:为使血管内膜损伤减少,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输注,并尽量不行下肢输液;同一静脉避免多次穿刺,特别需防范长时间对一侧下肢放置静脉留置针,持续静滴液体的时间需<48h,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尽量减少。(5)机械性预防干预:指导患者早期开展活动,术后可行向心性肢体按摩。并坚持持续被动活动,通常在术后第3d开始开展为宜。实施间歇气体加压,术后应用周期充气加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应用等级弹力袜,无不良反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取足底静脉泵应用,可对人正常负重时和行走时情况模仿,对腿和足的血液循环促进,但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禁用。

1.3 指标观察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选取病例,经循证护理后,术后24h肢体胀痛加剧,患者D二聚体监测均大于0.50mg/L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采取对症方案积极处理后缓解,其它病例均痊愈出院。相较干预前,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在髋关节置换术后1-4d为高发期,故需密切观察,做好防护准备,本次研究应用循环护理,首先收集资料,对护理问题提出,依据问题针对性检索资料,包括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知识、宣教内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防护,分析资料的实用性,获得护理专业技能和证据,并结合患者需求,就护理计划进行制定2]。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息,掌握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与家属建立良好沟通,营造温馨的医护氛围。重视心理指导的开展,可使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全身心投入手术;同时加强药物预防,医源性不良事件防范,机械性预防干预,功能锻炼,结果示,本组选取病例,经循证护理后,术后24h肢体胀痛加剧,患者D二聚体监测均大于0.50mg/L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采取对症方案积极处理后缓解,其它病例均痊愈出院。相较干预前,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预后理想,疼痛明显减轻。

综上,循证护理为护理发展趋势,是新医学模式下的工作模式,已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逐步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研究相关文献作依据,后对这些证据的临床运用性、可靠性作评价,选出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使护理人员掌握新知识,使学习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增加,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莉,吴秋萍,李萍. 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8): 2484.

[2] 王丽芳.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 20-21.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论文_王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