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创新改革
前言: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承担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围绕当前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心理特征、心理因素进行教学改革,做好学生教学服务工作,以贴近学生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式传授体育知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1]。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于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是教学的实施者与设计者,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但从教学实际来看,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能力呈现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需要[2]。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是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课堂存在明显的僵化,育人思想不明显,突出表现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以技法教学为主,很少会涉猎体育育人思想,包括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容易,体育教学成为了简单的体育运动,没有起到运动应有的价值。
1.2信息化教学不足
信息化与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了高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比较低[3],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依然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缺乏必要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不知道信息化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认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无法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愿意应用信息化,另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信息化教学的储备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只是停留在理论课方面,主要作用是突出体育德育等内容,很少会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在体育教学当中,导致体育教学的信息化融入水平整体比较低。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1尊重学生需求实施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论,通过学生为主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分层教育是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习需要的学生需求,通过分层的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转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篮球教学为例,按照高职篮球教学的设计,其主要是按照篮球技法,传接球等教材内容而开展,这种教学更加注重基础性,而学生选修篮球,其对于篮球通常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已经熟练掌握了定点投球、三步跨栏等动作要领[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育技能实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体育基础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自由结组,既可以自行组织体育竞赛,按照五人一组的方式进行PK,教师作为裁判,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结组,由教师进行针对性技法指导,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与体育水平,利用分层教学的优势确保学生掌握自身所需要的学习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体育体验引入体育游戏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体育体验,引入体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体验,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5]。一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融入体育游戏的内容,在体育的初始阶段、体育教学阶段进行游戏设计,合理选择教学游戏,具体来说,体育教学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进行,通过游戏的方式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僵化特定,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引入体育游戏的方式,要进一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体育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体育的内容与价值,了解体育的运动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特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提升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如在篮球定点投篮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单一的定点方式,通过引入小组竞赛的游戏方式,以投篮竞赛游戏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判断,以20个球为单位,获胜小组获得奖励,失败的小组进行俯卧撑或蹲起惩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
2.3结合学生需要突出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学生的职业体能,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进行体育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以汽修专业为例,汽修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需要一定的气力,这也与汽修专业的特点有关系,因此对汽修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应注重学生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因此其体育项目应选择能力耗费比较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为主,通过高体能的运动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耐久力;反之一些文科项目,如会计专业,其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运动观念,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平衡力和身体协调性,而对于体能则要求比较低。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专业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突出职业体能的重要性和专业特色。
2.4加大信息体育教学渗透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加大信息体育教学的渗透,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方面,教师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积极利用信息化开展教学工作,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论课主要是以体育常识为主,学习较为枯燥,教学多以教材为主,内容较为枯燥。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将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动态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信息教学,帮助学生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加深对体育技能、体育尝试、体育知识和体育规则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体育实践课中,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辅助,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多,包括篮球、足球、健美操等,这些体育项目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熟练掌握,在技术动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及微课模式,将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直观展示,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自主练习,教师起到指导和组织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结: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积极做好信息化教学实践,突出职业体能教学,进一步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鑫.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认识实践[J].科技风,2019(24):61.
[2]李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课堂改革与方法创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23.
[3]贾昊哲.高职院校网球运动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8):28-31
[4]黄燕春.“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3):94-95.
[5]辛雷,李文君,翟朋.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8(S2):21.
论文作者:李大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