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提高门诊导医台护士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玉芳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门诊导医台护士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名门诊导医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接受护理管理的门诊导医台护士,参照组为未接受护理管理的门诊导医台护士,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优良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考核优良率32例(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25例(78.13%),研究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5.6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导医台护士行护理管理,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门诊导医台护士;服务意识;咨询分诊;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32-02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求,目前,临床上医学研究观念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临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1]。因此,加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门诊导医台护士的服务意识,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护士人员自愿参与,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名门诊导医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接受护理管理的门诊导医台护士,参照组为未接受护理管理的门诊导医台护士,各32例。其中,参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28.4±3.5)岁;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29.2±4.5)岁。其中1名为本科毕业,其余均为大专毕业。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护士的基本资料及学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强化法律观念 首先,需要确保护士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护士人员能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安全,护理质量同样会关系到护理人员以及医院机构的尊严,因此,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护理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开设相应的法律法规培训,能够增强护士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认知程度。

1.2.2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操作技术是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唯一途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理论常识,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要求护士人员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问路以及咨询分诊的工作,主动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力度,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使得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体贴。

1.2.3加强沟通交流 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健康,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将会增加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几率,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以及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于患者的正确引导,同时,详细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积极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关怀,使得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关心,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优良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整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考核优良率

研究组的考核优良率32例(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25例(78.1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考核优良率比对[(n,%)]

2.2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研究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5.63%)。卡方值=5.424,P值=0.02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十分严格,护理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临床内容,护理质量和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3]。近几年来,伴随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性化、全面性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同程度,及时给予全面而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进而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4-5]。

本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研究组的考核优良率32例(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25例(78.13%),研究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5.6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人员,其护理意识将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管理,能够确保护理服务的顺利展开。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护理管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门诊导医台护士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敏.分析护理管理对提高门诊导医台护士服务质量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7(71):292-293.

[2]杨舒.门诊导医的作用与护理管理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9):119-121.

[3]李玉环,贾忠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医中的实践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27-128.

[4]刘萌,乔雪琴,刘荣华,等.口腔专科医院导医咨询中心动态信息的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3):2144-2145.

[5]古利丽,钟月爱,黄宝珠.护士长如何培养护士服务意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s1):167-168.

论文作者:张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护理管理对提高门诊导医台护士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