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_亲社会行为论文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_亲社会行为论文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

儿童社会化,乃指儿童在社会和家庭影响下,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行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将为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较高程度的社会化,就会在人生旅途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更好地实现理想的自我。否则,如果儿童时期未能学习与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差,会影响以后的社会化过程。

儿童社会化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家庭环境与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将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社会环境,还是一个无可比拟的第一环境。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项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家庭为儿童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和内容,家庭为儿童在独立参与社会生活之前在社会上提供了第一次定位。家庭也为儿童培养了与家庭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最初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为今后在社会上与同伴、同事、朋友、上下级人物,最后与配偶和自己的孩子形成正常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因此,家庭应重视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对儿童进行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塑造、交往能力的训练、亲社会行为的教育。

一、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

社会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所规定的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行为准则。是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加强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儿童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从、谦让、遵守法纪、助人为乐等一系列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对儿童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

1.创设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父母要成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楷模。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道德概念、行为准则、法律要求等尚不甚理解,还不能完全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动机,模仿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则是重要的形式之一。因此,父母的行为对儿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为此,父母要首先成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典范。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礼节等行为要加以调控。不说违背社会公德的话,不做违背社会法纪的事,使其言行在孩子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中产生积极效应。同时,在家庭中要酿成维护社会规范的气氛。父母与长辈要赞扬、鼓励那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反对不文明、违背社会风俗、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家庭中形成一种以遵守社会规范为荣、破坏社会道德规范为耻的气氛,使孩子在这一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与提高对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

2.对儿童进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训练。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阶段,虽然有些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但这些行为往往缺少自觉性和稳定性。因为他们对遵守行为规范的意义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是在成人影响与要求下去做的。所以,父母对孩子最初社会规范的培养应从行为训练开始。首先,要给孩子立点规矩,这些规矩可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如,对人有礼貌,说话和气,不耍脾气,不吵闹,不打人,不骂人,不说粗话,不拿他人东西,不随意摔东西,不折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等。这些事情在成人眼里是小事琐事,但对孩子来说遵守公共纪律,维护法纪,成为有道德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其次,父母要与孩子共同遵守规矩,以促进孩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家长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有助于孩子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有关科学研究认为,家长对孩子侵犯性行为的不同态度与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在以后的侵犯性行为中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家长一味放任,孩子侵犯行为就多;如果家长对孩子行为给予惩罚,孩子侵犯性行为也发展;如果家长既慈爱又能坚持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但不用惩罚,在这种气氛中孩子没有侵犯性行为。或者能控制侵犯性行为。如果父母对抚育孩子有焦虑,自尊心差;母亲不尊重父亲,或母亲的作用被贬低,孩子对家庭不满,父母对孩子教育不一致等,则孩子可产生侵犯性行为。因此,父母为了杜绝孩子侵犯性行为的发生,使孩子逐渐形成控制能力,养成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应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既给孩子以慈爱,又要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而不用惩罚,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相互尊重,树立民主的家风,给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等,对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大有益处。否则,因家长对孩子教青态度与方式不当,而造成孩子侵犯性行为延续下去,将会发展成为侵犯社会行为,以致造成孩子终生不幸,使家长终生遗憾。

二、社会角色的塑造

社会角色是社会对于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当今社会对儿童行为模式的期望是使他们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是有较强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为人之道、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未来他们可能成为专家、教授,也可能成为工人、农民或教师等,不论他们在哪个岗位上,其角色行为都能符合社会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的要求。即符合社会对一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标准的行为模式,又能达到家庭与社会对其行为标准的期望或要求。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个性品质,有知识、有能力,成为称职的角色,是当今社会与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方面的目标。

1.提高儿童对自己所处社会角色及角色期待的内容和性质的认知能力,树立起较强的角色意识。人一出生进入社会群众之中就被赋予了多重角色。对父母他是儿子或女儿,在幼儿园对小朋友他是同伴,对老师他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让孩子逐渐懂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扮演多重角色,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角色规范,及人们对不同角色的角色期待,和不同角色应具有的不同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从而懂得如何对待父母与长辈,如何对待老师、亲朋及同伴。怎样使不同的角色行为符合不同的角色规范,怎样进行角色协调才能实现角色期待。在儿童提高对角色认知的前提下,才能使个人行为符合角色规范和期望,成功地扮演角色。

2.父母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使儿童学习和掌握角色规范,并将角色认知转化为角色行为。当今社会是复杂多变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求人应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诸如交往能力、竞争能力、生存能力、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优良品德等。因此,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来塑造孩子人格,来实现对孩子的角色期待。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激励便是孩子未来成功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动力。

3.家庭与社会对儿童角色期待,应协调统一;家庭与社会对儿童的角色期待应与儿童的愿望与性格倾向相符合,这样才有利于儿童角色行为符合角色规范,实现社会与家庭对儿童的角色期待,避免产生角色冲突。现在对孩子社会角色的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家庭与社会对孩子角色期待的冲突;家庭期待与孩子愿望与性格倾向之间的角色冲突。如,社会期望每个儿童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家庭中却往往片面追求对孩子的智能开发;还有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主观决定让孩子学成人为他规定的一切等等,造成孩子的苦脑与压力。以上家庭对孩子角色期待与社会及孩子自身之间的角色冲突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家庭必须树立起对孩子的正确的角色期待,与社会对孩子的角色期待相协调,和孩子自身的愿望与个性化长期符合,将会有力地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三、社会变往能力的培养

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对儿童来说交往是其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婴儿从出生就以哭声这种特殊的交往方式从成人那里获得食物,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同时,通过与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又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知能力,掌握了劳动技能,学习了交往原则,使心理得到了发展。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1.建立良好的亲子交往关系,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是人生第一次交往活动,这种亲子间的交往活动对其以后交往活动的积极性与能力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父母在与子女交往活动中要保持平等自我状态。父母以此种态度与子女交流,可使孩子在心理上保持平衡,没有压抑感和依附心理。自然孩子与父母交往中就会表现出自信心、能动性,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愿望与要求等。与父母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中,使孩子获得交往经验,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2.父母要以正确的交往态度与方式与人交往,使孩子在父母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习和掌握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在家庭中含有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有父母与祖父母、父母与子女、父母之间、父母和家庭成员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等复杂的交往关系。在这一系列的交往活动中父母及家庭成员都应以正确的交往风格、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去与人交往。如,在交往中对人保持真诚、信任、平等、热情、有礼、友善的态度,采取共同协商、公开各自的观点,说实话办实事的方式去与人交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楷模,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发展孩子与同伴间的交往关系。儿童特别喜欢与同伴或比自己稍大一点的伙伴一起游戏、活动等。因为在同伴关系中,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近乎相同,有共同的兴趣、需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交往中处于平衡心理状态,交往中无拘束,无压抑感,可随意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使其交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如何抑制内心的侵犯性行为,如何向他人道歉,如何向他人求助等。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又因独门独户的居住条件,影响邻里之间的接触,因此,父母要为孩子选择邻里间的同伴,给他们规定共同活动的时间和条件,结他们安排安全的活动场地和玩具等。同时,父母还要经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情况,是否受欢迎,并对孩子与人交往活动给予指导。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孩子与同伴间的关系,尊重孩子同伴,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活动中提高交往技能。

四、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觉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如:谦让、共享、互助、协作等行为。这是一种道德行为,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形成依赖于认识与情感的发展。幼儿阶段,由于道德认识与情感的发展水平所限,三岁前的孩子尚未形成真正的亲社会行为,即或出现了把东西给他人的行为,但并非出自内部动机,而是一种尊重成人权威的纪律行为。三岁后孩子开始出现亲社会行为,但是由于受他们“自我中心化思维”的影响,五六岁的孩子亲社会行为表现的也较差。但这不意味着幼儿阶段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并不重要,相反,幼儿阶段所形成的亲社会行为,即对父母、同伴、老师的态度等,将会影响今后走向社会的行为方向。

1.在实际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关系中一切分享、谦让、互助、协商等在家庭中皆有反映。如在家庭中父母可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分给父母及祖父母共享;父母可让孩子把他心爱的玩具拿来与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玩;教育孩子关心祖父母老一辈人的疾苦。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当老人生病时要帮他们拿药、端水、问候等。并且,当孩子做出一些关心他人,对人谦让等行为时,父母要给以鼓励和赞扬,孩子在实际情景中体验到分享与关心他人的愉快,如果长期对孩子坚持这方面的教育,将有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2.父母要为孩子做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并且,成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有些父母不注重对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因其本人就是有自私的观念,处处讲究“实惠”,占有欲极强,这种行为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熏染,使孩子成为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利他行为影响孩子。同时,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要一致,不能父亲要求孩子对人谦让、共享、与人合作,而母亲反对,这会使孩子不知所措,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总之,家庭中应重视对孩子社会化行为的培养,增强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实现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标签:;  ;  ;  ;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