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述评_经济学论文

街区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述评_经济学论文

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块状论文,点评论文,世界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JEL Classification:R10 B22

一、导言

空间经济学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空间经济学试图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和机制,并通过这种规律与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增长的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并以这种非连续过程解释区际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经济是“块状经济”,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的“平滑经济”。与新古典“平滑经济”相对应的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单调性,而与“块状经济”相对应的是经济发展的非连续和突发性。

人口、财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是普遍的现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及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却不足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具有相同或相似自然条件的区域,在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方面却可以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空间经济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内生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问题。空间经济学对空间进行了抽象,认为空间是一种同质性的平面,并且空间的存在引起经济主体间交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通过运输成本,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空间经济学仍沿用主流经济学惯常的方法,首先提出一系列假设,然后考虑经济主体的最优化决策行为,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得到长期均衡条件,最后讨论长期均衡的稳定性。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最基本的假设是经济活动存在于两个区域,不妨称之为北部与南部;经济活动包括两个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生产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个别模型只假设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另一种生产要素可以由基本的生产要素转化而来)。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称空间,不存在外生差异,因此,在这种假设下可以讨论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内生力量。

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决定均衡稳定性的力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与市场接近所带来的优势,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之为聚集力;另一种是促进现代部门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散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强度,在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很激烈,这限制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促使企业的分散,称之为扩散力,这种扩散力促进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散。正是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聚集力又包括两种力量,一种是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又称后向联系;另一种是价格指数效应,又称前向联系。这两种力量都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也就是说都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说,这两种力量是正反馈力。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指的是生产分布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同向变化,进而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变化又引起进一步的生产分布的同向调整,从而形成一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价格指数效应指的是生产分布的空间变化引起区域相对价格指数的反向变化,而价格指数的这种变化又会使生产份额高的地区更具吸引力,从而强化生产分布的初始变动,这样又形成了一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大部分都包含这两种聚集力,但也有个别模型只包含其中一种。

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不同,空间经济学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张伯伦早就提出了垄断竞争思想(1933,1950),但垄断竞争思想与主流经济学所推崇的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框架,是由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于1977年完成的。他们指出,最终产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来自于消费者对多样性产品的偏好。另一方面,艾瑟尔(1982)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多样性中间投入品上,指出最终消费品生产者对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偏好决定了中间投入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就奠定了规模收益递增的理论基础。规模收益递增和某一生产部门出现垄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由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生产者不可能选择多元化战略,而各自选择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因此不同的生产者成了在其生产领域的垄断者。尽管这些厂商都具有垄断特征,但这些生产部门不是自然垄断行业,也不是获得特许权的部门,因此市场上存在许多潜在进入企业。正因为许多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威胁,这些垄断厂商不能按垄断价格定价,而是按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定价。

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利用萨缪尔逊(1954)的“冰山”交易技术,克鲁格曼(1991)把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空间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即核心—边缘模型,简称CP模型。正如滕田、克鲁格曼、威纳伯利斯在《空间经济学(1999)》中指出的那样,空间经济学是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冰山交易技术、演进、计算机”为标志的。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以及冰山交易技术正是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演进”指的是当存在多重稳定均衡时,现实经济会选择何种均衡是无法确定的,此时历史、偶发事件和人们预期的变化将起重要作用。“演进”一词来自于生物进化论,意思是根据“适者生存”的原理,每个个体根据自己变化了的预期选择某种均衡状态(即经济形态)时,常选择多数人选择的均衡。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稳定均衡是由一组非线性方程组给出,而这组方程的解却难以用解析式表达,因此许多模型必须通过数值模拟,这就必须与计算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了,而这一点也限制了空间经济学模型在现实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学家们不断改进核心-边缘模型的假设,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以克服核心-边缘模型中一些很不现实的假设;另一方面则努力改进模型的可操作性,克服核心-边缘模型过于依赖数值模拟的缺陷。

三、空间经济学模型分类与建模技术

目前已发展成熟的空间经济学模型主要有两大类,大部分以垄断竞争一般均衡理论为分析框架。第一类模型仍沿用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思路,没有摆脱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消费者的偏好用两个层面的效用函数来表示,即工业品集合和农产品的消费,用柯布-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来表示,多样化的工业品组合的消费,用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来表示;利用“冰山”型交易技术假设。第一类空间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马丁和罗格斯(1995)的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奥塔维诺(2001)、福斯里德(1999)、福斯里德和奥塔维诺(2003)等发展起来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E模型);鲍德温(1999)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马丁和奥塔维诺(1999)的全域溢出模型(GS模型);鲍德温、马丁和奥塔维诺(2001)的局部溢出模型(LS模型);克鲁格曼和威纳伯利斯(1995)以及滕田、克鲁格曼和威纳伯利斯(1999)建立的核心—边缘垂直联系模型(CPVL模型);罗伯特-尼科德(2002)的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FCVL模型);奥塔维诺(2002)的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型(FEVL模型)。第二类模型可以称之为线性模型,放弃柯布-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以及“冰山”型运输成本假设,利用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及线性运输成本,并把这种假设与第一类不同模型结合起来,从而摆脱了困扰核心-边缘模型的非线性关系。由于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的一阶条件满足线性关系,因而大大简化了模型,并且长期均衡下的内生变量也可以得到显性解。第二类模型主要是由奥塔维诺等发展起来的,包括奥塔维诺(2001)以及奥塔维诺、塔布吉、蒂斯(2002)的线性自由资本模型(LFC模型)和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LFE模型)。

1.第一类模型建模技巧

FC模型的内生变量都可以以简捷的解析表达式表示,但同时却丧失了核心—边缘模型的许多富有意义的涵义。在FC模型中,引入物质资本要素并把它作为企业的固定投入,资本的空间转移受名义资本收益率差异的驱动。这里一个重要的假设是资本可以脱离资本所有者,在区际自由流动,并且资本收益都返回到资本所有者所在地消费,而资本所有者不能自由流动。这样,生产的空间转移不会导致支出的空间转移,因此不存在后向联系了;另外,由于不存在区际人口迁移,区域生活成本的差异并不具有引发人口流动的效应,因而前向联系也不存在。因此FC模型中不存在聚集力,然而市场拥挤效应仍起作用,这就使得初始均匀分布成为长期稳定的均衡。在FE模型中,企业的固定投入来自于人力资本或企业家才能。由于人力资本与资本所有者不可分离,资本的流动必然伴随着所有者的流动,因此在FE模型中,前后向联系都存在。在FE模型中,聚集形成机制与CP模型是相同的,但在FE模型中,只有固定投入具有空间流动性。

CC模型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种现象,单位新资本品可以由资本生产部门通过一定数量的劳动转化而成,资本形成成本在任何区域都相同。资本收益率的空间差异使得两个区域资本形成的速度不同,资本收益率高的区域可以通过更多的资本形成而占有更大的工业生产份额,而资本收益率低的区域则通过资本折旧损失工业生产份额,因此在CC模型中,虽然不存在要素的空间流动,但从资本份额在空间变化的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广义的资本流动。在CC模型中也存在着与需求相关联的循环因果关系,即后向联系。由于不存在要素流动,价格指数效应并不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在CC模型中,出现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率是指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长期的资本总存量是一个内生变量,长期稳定均衡时,资本的总存量就固定下来了,并且只与外生变量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CC模型中的经济增长是外生经济增长。

GS和LS模型在资本形成成本上进行了改进,这两个模型中的资本可以理解为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的形成成本受到以前知识资本存量的影响。随着知识资本存量的增加,新资本的形成成本下降,当前的创新从以往积累的知识中获得好处。正是这一改进,使得溢出模型成为一种内生增长模型。GS和LS模型虽然都把资本溢出效应引入到模型中,但它们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区别,GS模型假设知识资本的溢出强度在整个空间范围内都相同,溢出强度与空间无关;LS模型假设知识资本的溢出效应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知识资本溢出效应具有局部性特征,这就解释了现实中创新中心形成后轻易不会被其他地区所取代的原因。在GS模型中,空间集聚力只有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一种后向联系,不存在价格指数效应。GS模型不考虑空间对溢出效应强度的影响,所以在长期均衡条件下,无论产业分布是均匀还是聚集,均衡增长率都相同,显示出“空间中性”。不同于GS模型,LS模型对资本生产部门的学习曲线进行了修正,引入空间因素对溢出效应的影响,资本存量对本区域新资本形成成本的影响作用大,对另一个区域新资本形成成本的影响作用小。这样在长期均衡条件下,产业的不同分布模式具有不同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聚集模式下的长期增长率高于均衡分布模式下的长期增长率,显示出“空间非中性”。

在垂直联系模型中,同样不存在区际要素流动,劳动和工业品集合的特定组合成为企业的生产投入,这种组合投入反映了工业部门内各种工业品生产间的垂直联系。在核心边缘垂直联系模型(CPVL模型)中,组合投入既是固定投入又是可变投入;在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FCVL模型)中,组合投入只是可变投入,企业的固定投入仍是资本;在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型(FEVL模型)中,组合投入是固定投入,劳动是可变投入。在垂直联系模型中,劳动具有同质性,既可以从事农业也可以从事工业,劳动力在工业和农业部门间的转移就会引起工业生产份额的空间变化,从而影响中间投入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经营利润较高的地区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垂直联系类模型是在CP、FC、FE模型的基础上,在企业的生产函数中引入包含中间品需求的组合投入而发展起来的,这些模型都反映了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效应,都存在前后向联系。

2.第二类模型建模技巧

线性模型摆脱了核心-边缘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即放弃了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及“冰山”型交易技术,假设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和线性运输成本。另一个是放弃了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线性模型中,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通过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和生产者的定价策略反映出来。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假设本身就反映了消费者对工业品的多样性需求偏好,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下对某种工业品的需求量与该工业品自身的价格负相关,与消费者面对的市场价格水平正相关。在这里,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既有产品本身的价格,还有其他产品的价格,这一点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本质是相同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又是线性的,这就使模型更容易处理。在生产者方面,企业面对两个分割的区域市场,分别实施利润最大化定价策略。整个经济中,企业数量非常之多,每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并不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利润,每个企业在两个区域分别定价时认为当地的价格总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方面,每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又可以通过影响区域的总价格水平而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需求。在线性模型中,企业的最优定价并不是第一类模型中的边际成本加成定价,在这里企业的最优定价与企业的空间分布有关,也就是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有关。区域市场竞争强度可以通过当地企业数量来反映,如果一个区域内企业数量较少,则当地企业面临的竞争较弱,这样企业在当地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定价就可以相对高一些,这一点也反映了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同时运输成本也反映在企业的定价中,如果区际运输成本较高或贸易壁垒较强,则企业从贸易壁垒中获得好处,因此可以在当地市场上收取更高的价格。在上述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厂商定价与厂商的空间分布以及运输成本的关系也是线性的。上述这些假设分别与FC、FE模型相结合就形成了线性自由资本模型、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在线性自由资本模型中,资本具有空间流动性,不存在引起聚集的前后向联系。在线性FE模型中,资本是人力资本,资本的空间流动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资本流动受资本实际收益率区际差异的驱动,因此存在前后向联系,促使产业的聚集。

四、空间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空间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它从微观层次上探讨了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因素,在宏观层次上解释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现象。虽然空间经济学包括很多模型,这些模型的理论含义又不完全相同,但空间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为块状经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种内生的非均衡力,正因为这种非均衡力,区际经济变量的变动具有非连续和突发性特征。

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向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和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贸易成本的下降而减弱,但分散力的减弱速度相对快。在空间贸易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分散力会相对大一些,这时市场拥挤效应占优势,经济系统内存在负反馈机制,产业的均衡分布得以稳定。当空间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聚集力超过分散力,市场的接近性优势超过了市场拥挤劣势,均衡分布被打破,现代部门向某一区域集中,随之初始均衡分布结构演变为非均衡分布结构。

第三,在某些临界状态下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可以发生突然变化。如果产业为均衡分布且贸易自由度很小,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但贸易自由度变化到某一临界值后,贸易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聚集,因为此时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是稳定的。这种特征包含的是一种哲学思想,就是量变到质变过程,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性逐渐增强,但总要受到某种约束力的制约,这是量变过程,但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则此时正负反馈作用力相等,如果再提高贸易自由度,则可流动要素迅速向适合于它们的区域转移,这是质变过程。这种经济的量变到质变特征告诉我们,根据传统的线性思维预测政策变动的效应,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第四,空间经济学第二个突出的特征是区位的粘性,也就是“路径依赖”。不知何种缘故,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适应这种模式或路径,紧紧地“粘上”了这种模式或路径,要改变这种模式或路径需支付很大的成本。当粘性很强时,经济系统内生力量是很难改变原有状态的,此时外生冲击,如某种政治事变、人们预期的变动或出台新的区域政策等将起重要作用,但外生冲击的冲击力要大于经济系统内生的约束力,如果出台的政策力度小,那么这种政策是无法改变原有状态的。再者,正因为这种粘性的存在,任何区域的经济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如果没有这种粘性或量变过程,那么任何区域的经济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经济政策都没有意义。

第五,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路径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空间经济学告诉我们,当区际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区间值时,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存在多重长期稳定均衡,进而出现不同产业分布模式相互叠加的情况。当出现这种叠加区时,如何选择发展路径主要取决于人们预期的变动,此时人们将根据变化后的预期,任意选择不同的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这种选择时的主要依据为有效性原则,即每个个体都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某种经济模式是有效的,因此每个个体也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经济模式。这样,人们预期的变化将把原有的经济系统推向另一种经济系统。

第六,产业聚集带来聚集租金。当出现产业聚集区时,可流动要素将选择这种聚集区,因为在聚集区可以得到聚集租金。这种聚集租金可以由工人所遭受到的损失来度量,也就是当产业完全聚集是稳定均衡时,工人从聚集区转移到边缘区时遭受的损失。聚集租金是贸易自由度的凹函数,当贸易自由度处于某一特定区间时,聚集租金大于零,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值时,聚集租金最大,而后随自由度的提高,聚集租金下降,显示为驼峰状。聚集租金的政策含义很明确,即当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是稳定均衡时,经济政策的边际变动不会带来经济状况的变化。

五、空间经济学的政策含义

由于空间经济学的许多观点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因此其政策含义也不同于传统理论。

1.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分析

传统的区位理论讨论区位时,主要从静态、外生角度去考虑区位条件,而空间经济学强调的是动态的区位,因为在非均衡力作用下常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此时形成循环累积因果链的区域的经济不断得到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使得该区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内生决定区位优劣的过程。因此,在空间经济学中,企业区位选择与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区内区外贸易自由度的大小有关,企业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区内贸易自由度较大的区域;当区际贸易自由度很大时,企业的生产区位很不稳定,将向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转移。

2.产业分散与集中机理分析

目前许多人热衷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但许多研究没能揭示出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空间经济学可以提供这种分析工具。产业扩散源于核心区工资成本的持续上升。假设某一区域在初始时有自我强化的生产优势,使得该区域较其它区域可以支付较高的工资。随着经济系统对工业品需求的增长,该区域生产活动更加活跃,强化产业聚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使得区际工资差距过大且难以维持,此时在另一个区域投资设厂是有利可图的,产业逐渐扩散到区外;第二个、第三个区域也经历同样的过程。产业扩散具有一定的规律:第一,多区域情况下,产业由某个核心区向外围区扩散,但并非同时扩散,而是依次扩散,首先向那些因外生因素而获得初始工业化优势的区域扩散;第二,多产业情况下,依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以及投入产出结构等特征的不同,产业扩散的先后次序都不尽相同,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从聚集体扩散出去;消费指向的产业首先从聚集体扩散出去;中间投入较少的产业首先从聚集体扩散出去。总之,对工资成本较敏感且关联度较弱的产业对聚集区的依赖程度弱,最先扩散出去。产业的聚集过程与产业扩散过程相反,若源于产业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成本节约足以超越聚集导致的工资成本的上升,那么产业聚集会维持下去,不会发生产业扩散,因此在空间经济学中,产业内联系成为主导产业聚集的核心内容,而从整体经济系统来讲,产业聚集的过程又是产业专业化的过程。在空间经济学中,产业聚集的突出共性就是产业聚集与贸易自由度之间的倒U字型关系,也就是前面讨论的驼峰状聚集租金曲线,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区间值时,最易形成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聚集时,区际差距最大。

3.贸易自由化绩效分析

空间经济学可以把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都融入到统一的框架中去讨论,这与传统理论不同。一般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空间经济学告诉我们,适度保护消费品市场,开放中间投入品市场,则有利于本国的工业化。如果一个国家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通过壁垒避免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并在中间投入品市场上提高贸易自由度,则可以降低本国工业化成本,提高本国对工业生产的吸引力,这种局部贸易自由化政策有利于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全面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该国的市场规模相对要小,同时国外市场又是相当开放。欠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时的最小市场规模取决于该国的比较优势和两国的贸易开放度。如果发达国家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那么欠发达国家难以实现工业化。

如果两个以上的国家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组成贸易集团,那么因块状经济的聚集力,将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如果某一国的市场规模大于平均规模,则贸易自由化使得该国成为工业品的净出口国,其它国家成为工业品进口国,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其次,如果多国取消贸易壁垒,那么形成一个很大的本地市场,这导致非成员国家的生产向贸易集团内部转移,成员国受惠,非成员国受损;再次,在贸易集团内部,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产业活动逐渐向市场规模大的国家转移,集团内市场规模最大的成员受益。实际上,如果集团内部所有成员间的贸易壁垒完全消除的话,贸易集团内的所有产业将聚集在集团内的市场份额最大的成员国,这种结果必然导致贸易集团成员与非贸易集团成员、贸易集团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在产业分布方面的不均衡。贸易自由化是否提高整个世界福利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4.公共产品供给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主要是利用纳税者的税收来进行生产的。因此,区际公共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区际税收竞争。如果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讨论区际税收竞争,则由于存在聚集租金,区际税收竞争及其结果与传统理论是不同的。当贸易自由度足够高时,即使区际不存在税收差异,聚集力将促使流动要素在某一区域集中。只有当贸易成本足够高或聚集力很弱时,流动要素不会集中在某一区域,此时空间经济学的结论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结论是相同的。当存在聚集租金时,资本聚集区域可以对资本征收高税率而不会造成产业的流失,并且贸易自由度足够高时,资本-劳动比高的地区征收高税率是可能的,此时资本聚集区或资本-劳动比更高的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对产业均衡分布的情况而言,某一个区域提高税率,则将损失税基,如果此时聚集力越大,则损失的税基越多。这意味着,区域初始经济状况相同时,各个区域独立制定税率的空间很小,反过来经济系统的初始状态为聚集时,聚集区域独立制定税率的空间很大。显然,在这种非对称分布状态总是不利于产业份额小的地区,进而无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任何强化聚集的力量都存在把产业锁定在产业聚集区的趋势,也就是赋予了聚集区在对流动要素征税方面更大的自由度,这与“大国优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拥有更大份额产业的区域拥有更大的税基来支撑更多的公共产品,而大量拥有高质量公共产品的区域对可流动要素的吸引力很大,这意味着公共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聚集力。

5.资本流动与税收政策

块状世界的经济特征必然与各种非线性、非单调性和突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具有“平滑”特征的传统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与现实经济状况并非很符合。如果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且所有区域都是对称区域,那么为吸引更多的资本,区际税收竞争迫使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选择较低的税率。如果贸易更加自由和聚集力更强,那么区际税收竞争必然导致更低的纳什均衡税率,即使资本完全不流动,但只要存在资本创造和资本折旧,则区际税收竞争仍然导致均衡时的税率低于社会最优税率。由于存在聚集力,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的税收竞争,必然使初始产业分布均衡的所有区域,最终存在税率上的差异。经济规模较大且比较富裕的区域所选择的实际税率通常低于政府所希望的税率,但这些区域的税率比经济规模较小且落后地区的税率高,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资本的主要流入区。如果对公共产品的偏好随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强,那么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区际税收竞争会出现向高税率竞争的现象,也就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较低税率的贫穷区域和较高税率的富裕区域都提高他们的税率,但富裕区域提高税率的速度更快。

6.国民收入区际分配、效率和公平问题

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主要取决于各区域拥有的资本份额的大小,所拥有的资本份额越大,则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大。流动要素的重新布局导致产业活动的重新布局,从而导致区际收益分配差距,但同一个区域内的同种要素所有者之间不存在收益冲突。社会最优的产业分布,主要考虑人口规模,它要求规模较大区域应拥有较大份额的产业,而产业的市场配置主要考虑市场规模,尽可能把更多的产业配置在市场规模大且收入水平高的地区。除了区域相对要素禀赋相等或资本收益和劳动力报酬相等这两种锋刃情况,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分布是社会次优的,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配置的产业空间分布越来越偏离社会最优分布。尽管社会最优的产业配置主要考虑人口规模,但从劳动者角度来说,无论是市场配置还是政府配置都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配置了太多的企业。不管是市场配置还是计划配置,市场规模较小地区的福利水平总是低于市场规模较大地区的福利水平,这是无法调节的一对矛盾。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来说,除非完全对称的世界,存在聚集力的块状世界中,区际福利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但同时它还告诉我们,如果政府的目标函数为提高福利水平,那么通过政府的规范行为,可以把这种差异控制在不会激化社会矛盾的范围内。政府规范行为之一为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保护合理竞争,尽可能消除市场的扭曲;其二为对市场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实行有别于发达地区和强势群体的一些特殊政策,尽可能“保护”他们。

7.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主流经济学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观点之一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但空间经济学告诉我们,在存在聚集力的块状经济中,完全自由化使得各种要素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这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但同时降低欠发达地区所拥有的产业份额。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去考虑,动态效应是指产业的集中导致整体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整体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将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静态效应是指自由化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性,使得可流动要素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这将减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而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取决于不同区域所拥有的产业份额的多少,因此产业份额的减少降低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水平。如果动态效应大于静态效应,则一体化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反过来,则一体化加大区域差距。但是动态效应常常与某一区域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密切相关,如果该区域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很大,则这种动态效应大于静态效应,反过来,则动态效应小于静态效应。现实中,欠发达地区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比起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静态的损失效应大于动态的增福效应,一体化不会带来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传统理论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空间经济学告诉我们,适度保护欠发达地区消费品市场,开放中间投入品市场,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是有益的。落后地区开始工业化所需的最小市场规模取决于该区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区内区际贸易自由程度;比较优势越大,则开始工业化所需的市场规模越小;发达地区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则落后地区开始工业化所需的市场规模越小;落后地区也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政策,则开始工业化所需的市场规模更大,这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总之,空间经济学认为,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达地区应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欠发达地区应尽可能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政策,也就是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应实行差别化的政策。

六、简评

空间经济学试图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和机制,并通过这种规律与机制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空间经济学为解释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生产集中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空间经济学为研究初始无外生差异的经济空间,使用了大量的简化假设。很多假设并不现实,比如农产品在区域间可以无成本地交易、劳动要素的名义收入都相同、在同一个区域内企业的成本函数都相同、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一样。虽然这些假设条件并不现实,但这些假设可以简化讨论且不失一般性,并且可以通过逐渐地放宽这些假设,提出更符合现实的理论。虽然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无外生差异的经济空间,但空间经济学理论并不排斥外生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空间经济学强调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其理论框架都具有一般均衡的特征。

空间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通过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变化,揭示了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的问题。空间经济学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内生的非对称、突发性聚集、多重均衡、区位粘性、聚集收益等都是富有洞察力的观点。空间经济学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同一个框架内可以研究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等诸多问题,在诸多经济学分支学科中,唯有空间经济学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空间经济学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排除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可能性,而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同时,空间经济学假设工业劳动力份额等于产业份额,这种假设告诉我们不存在工业劳动力的失业问题,但现实中工业劳动力的失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因为这种不存在失业的假设,空间经济学对农业劳动力以及工业劳动力就业问题无法提出任何政策性建议。因此利用空间经济学理论解释欠发达地区经济现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街区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述评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