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雷培梁[1]2016年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追求。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作为城镇化的“绿色引擎”,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集聚、支撑、塑造、引领及示范等方面作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与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遵循“从问题到对策、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历史与当前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人的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逻辑关系和理论分析框架。以福建省为个案,综合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深入探讨了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与变化趋势。基于福建省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的具体实践,对不同主题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主题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点、共性特征及对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社区教育、高等教育四个方面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积极借鉴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制度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路径取向和体制机制改革建议。

徐鲲[2]2012年在《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内在机理及制度创新》文中提出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论文基于劳动分工理论视角,从农村教育、劳动分工与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问题,试图为和谐社会建设和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论文的研究结论:第一,教育的分工功能是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本文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以Yang(2001)的两产品新兴古典模型为基础,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每种产品的生产设定了学习成本,学习成本的大小由生产者受教育水平决定;二是将模型的专业化经济程度设为生产者受教育水平的增函数,每种产品的生产中,受教育水平高的生产者效率更高,其专业化经济程度更高。由此建立了教育发展、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并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教育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重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将有助于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分工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则人均真实收入越高,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低交易效率的地区可能会限制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第二,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没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从史学的视角出发,回顾了秦汉、叁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及西夏、明、清、中华民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我国教育制度的变迁历程,从历史变迁视角下总结了农村教育制度的特征。基于1992-2010年的面板数据,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工业发展叁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教育发展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负,但在统计上不显着;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农村工业化发展同样没有起到显着作用,回归系数为负,在统计上也不显着。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显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有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没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村教育,本应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反而成为了农村人才的抽水机,加剧了农村“人才空心化”。第叁,导致中国农村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农村教育组织制度、运行制度,还是融资制度,均忽视了劳动分工的这一潜在变量。从历史回顾中发现,中国历来对农村教育不重视,农村教育机构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文盲比例高。农村教育理念上忽视科学,重写“八股文”,“吟诗作对”,农村教育功能主要定位在考功名。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组织制度层面上,存在着基础设施、结构和功能叁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教育机构数量不足,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不够高,使农民无法达到农村劳动分工要求的基本条件;二是农村教育机构结构不合理,忽视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培养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分工的技术要求;叁是农村教育机构功能定位存在问题,对劳动者的开放意识和专业化意识培养不足,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培育也比较欠缺。在运行制度层面,存在动力机制缺失、激励机制不科学、约束机制不合理叁大问题。在融资制度层面,农村教育总量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融资制度不合理、大学高收费导致人才和金融的双重倒流等问题阻碍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的主要建议:第一,构建分工视角下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组织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教育机构和建立具有分流导向的农村中学(初中)教育机构;二是要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合理推进农村职业初中和技术培训学校的改革;叁是改变农村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要以促进农村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为导向,全面深化组织创新。要发展农村全程职业教育,为农民提供人生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将更多的农民带入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行列中,成为产业链上的一分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要强化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培育农民的自我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要根据农业产业链延伸中各个环节的需要,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培育农民的专业化意识,提高专业化经济程度;要培育农民的创新能力,深化分工与专业化的水平,促进产品的迂回生产和专业化链条的延伸,从而不断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构建分工视角下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运行制度。要坚持服务“叁农”、市场化导向、竞争性、差异性和协调发展的制度导向,构建分工视角下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强化教育机构的自律。从国家层面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建立基于职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绩效考核模式;强化中央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农村基层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构建由农村基层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农村行业组织和相关科研院所组成的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各类关联主体的权责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服务机制和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彻底解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创造条件。第叁,构建分工视角下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融资制度。从宏观制度需求来看,当前需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每年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以及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形成稳定的农村教育资金来源,以实现农村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建立农村教育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制度,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多渠道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解决农村教育领域日益紧缺的资金需求。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建立多级政府分担的农村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承担增量建设性经费,省级政府承担公用经费支出,县级政府承担农村学校教师工资性增量支出。要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融资制度,坚持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主导作用,扩大职业教育预算内的经费投入比重,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提高使用效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农村职业教育。要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农村成人教育,充分发挥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建立农村成人教育担保机制。建立农村大学生培养费用分担机制,实现农村大学生学费减免,增加生活补助,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创业。第四,强化政策配套,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和地方应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中央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应该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财政配套政策功能的发挥,要持续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配套投入,要强化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配套投入,要重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配套投入。要重视金融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强化信贷政策的作用,创新金融工具的品种。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经济交易成本,以利于教育劳动分工功能的实现。要实施与农村教育发展相互协调的产业发展政策、创业就业政策,实现教育发展与交易环境的同步改善,通过教育与交易条件的迭加效应,促进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水平提高。

孙立群[3]2003年在《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很大的比重。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发展农村教育。我国农民科技、文化和心理素质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相适应。探讨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不仅奠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理论体系。 本研究内容是在作者主持的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关系研究》和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基础上的扩展。本论文以黑龙江省这一农业大省作为典型例证,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的目的在于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农村教育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对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理论、实践与模型方面的成果进行全面综述,认为对该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诸多需要深入探讨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自己研究的起点和侧重点。 本文立足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农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资源、经济与社会背景。采用DEA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对农业的贡献率,测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还运用组合预测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叁产业转移加速的趋势,同时也验证农村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设计了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进而为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文对现代农村教育的内涵与功能进行理论研究,在农村概念不断演化发展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教育及其本质特征,并且概括出农村教育的人才再生产、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全面素质教育及社会服务功能。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实际,提出农村教育现存问题,认为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不相适应之处。对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模式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与水平上剖析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还采用数学模型描述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关系,分析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机制,构建了农村教育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与资源和农村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模式。 本文开展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从树立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农村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设计,完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理顺管理关系、拓宽农村教育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加速教育立法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 上述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方法,为农村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寻求可行之路。本研究在理论、实践与方法方面不仅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文菁[4]2009年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13多亿人口,其中7亿多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教育。新形势下,研究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发展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关于农村教育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农村教育是包含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框架体系,并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的产物。但是,农村教育也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促生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发展教育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教育和经济作为农村社会的两大主要系统,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可以推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功能的增强和结构的优化。因此,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和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既有外部的(诸如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等),也有内部的(诸如不同结构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等)。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农村教育既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那么,对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目前来说,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欠发达则侧重于成人教育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现状分析和国外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措施。

王正惠[5]2014年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行动。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已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再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的构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心无疑指向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续探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政策功效与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困惑与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与时俱进地对政策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论文以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案例,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文本、政策运行状态及政策运行结果进行全面考察,以模糊—冲突矩阵理论来解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成败的实践逻辑,通过构建"中心原则"的成功运行机制,从而保障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在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厘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在总结凝炼前人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方法。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确立部分,通过对国家与地方政策文本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既梳理了国家层面上城乡二元教育政策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嬗变过程,揭示出国家教育政策确立的"渐进变迁"特点;又以成都试验区为例从地方层面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探讨了国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地方确立的"多源流耦合"特点。由此,笔者认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演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积极互动,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创新又进一步促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变迁。第二部分,即第叁章、第四章。在第二部分中,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中的城乡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是通过静态考察政策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的一致程度,二是通过动态考察执行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对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更为广泛的评估。在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结果的静态考察方面,论文从叁个维度五大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叁个维度即成都市整体维度、圈层维度以及县域内的城镇——乡村维度;五大方面即教育机会、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五大方面的城乡差距。在动态考察执行主体与相关利益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方面,论文从管理体制、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建设等四大方面入手对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第叁部分,即第五章、第六章。由论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见,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政策目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政策执行过程的复杂性,政策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困境,致使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得到成功实施。政策执行成败的原因何在,其"背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论文第第五章运用模糊—冲突矩阵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矩阵进行了构建与分析,以期探寻政策执行成败的背后逻辑。论文从国家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试验性执行的五大逻辑;从地方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执行的两大逻辑。上述政策执行的实践逻辑,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模糊—冲突矩阵下的"中心原则"——资源、权力、联盟力量、背景条件等因素——运行阻滞甚至失效,最终导致了政策执行差距。为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成功运行,论文第六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建立政策信息沟通与评估的有效机制、构建政策运行合法性机制、加强政策运行制度的"一体化"建设,以共同合力确保"中心原则"的运行环境,最终保障政策的成功执行。

李秀美[6]2012年在《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农业生产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是个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也是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是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关键性根本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整理分析,在农业产业化理论、人才开发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指导下,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模型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寻找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开发路径。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人才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和述评,阐明本研究的设计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次,论述农业产业化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才团队理论、人才流动理论及其对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意义,重点从人才对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贡献的角度,界定农业产业化人才的概念。第叁,对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人才演进及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人才现状,剖析农业产业化人才匮乏产生的问题根源,并提出开发产业化人才的出路。第四,详细论述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设计思路。一是对农业产业化人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农业产业化人才划分为叁类,即单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人才、综合农业生态产业化人才和城乡统筹区域产业化人才,并分析论证了农业产业化层次与人才需求层次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构建开放的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中心,分析该中心对农业产业化人才进行教育、培训、服务、评价的作用。叁是探讨人才开发的几种实现路径:建立服务于产业化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回流”体系,提出叁种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主导模式。旨在依据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侧重,合理规划并实施人才开发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力求从数量、结构层面上科学合理地开发产业化人才,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寻求可行之路。

张立志[7]2014年在《农村高中地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我国的现有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为农村的莘莘学子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农村地区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历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的一号文件也都侧重于农村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其中就有关于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临城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临城的各种资源相对周边县域来说较为富足,但是没有很好的带动临城经济的发展。临城的高中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发展很好,在周边区域口碑一直很高,升学率也连续多年位于邢台市的前列,吸引了周边地区很多外来学生。临城县总人口不足20万,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高中学生也大部分都是农民子弟,怎样是临城的高中教育对临城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值得探讨的,把教育强县转化为促进临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经济强县的目标。本文共4部分5章节内容,以教育学为背景,以经济发展为主线,探索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部分前言导论,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基本事实,论述临城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临城农村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临城教育过程中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第叁部分阐述两者不协调的原因,教育目标脱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学生求学欲望低,也不能满足基本的师资要求。第四部分分析对策,农村教育要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必须要改革,使教学成果能够接地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以国家推广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为前提,强调地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丁彦[8]2015年在《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农村的建设需要各类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农村的进步,农业的提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科技的力量。近些年,党和国家对叁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城乡社会生活状况差距仍然很大,科技应用水平相对落后、智力结构水平相对较低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好农村职业教育,让其适应农村社会的新要求,架起农业科技通往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真正实现其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功能,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基于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及怎样改变为主线索,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为目标。在理论上,对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发展两个概念的内涵予以充实,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关系进行理论性探讨,提出了基于受众中心论的农村信息传播核心受众细分模型及传播策略,探索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运行机制,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研究中,从适应性和不平衡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适应性分析显示,20世纪70-90年代之间,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基本上与农业科技需求相匹配,2000年后尽管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科技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作用,但与现实需求的适应性偏差逐渐凸显,甚至出现了一些功能性缺失,这一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不平衡性分析显示,2003年以来湖南省内各市的农村职业教育整体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地区间差异性仍然显着,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湖南省各地区间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农技应用水平差异明显,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人均受教育程度、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全省仅有57.1%的市州处于平衡发展状态。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中,采取了散点图分析、双对数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湖南省及14个市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科技发展作用显着,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毕业生数两个指标对农业科技应用总指标有显着正向影响,教育经费总支出每提高1%,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可提高0.48%,毕业生数每提高1%,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可提高0.12%,而专任教师数指标与农业科技应用总指标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同时,湖南省各市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关系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职业教育毕业人数与专任教师数的增加会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提出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必须优化宏观环境,全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做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真正聚焦“叁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体系。

张文[9]2007年在《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叁农”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中部欠发达地区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业省区,目前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叁农”问题相对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中部崛起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有助于推进中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迅速崛起。因此,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站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高度,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立足中部地区“叁农”实际,从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出发,运用比较分析、计量分析以及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相关性,以及二者对实现中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的重大战略价值。并以江西省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对二者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重演进模型,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2、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全面分析了市场性、体制性、政策性、素质性、管理性和技术性等六大类主要因素;并以江西省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农村教育状况、城镇失业率、农业产值比重与城镇化率是影响转移的最重要变量。3、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系统考察了当前中部地区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流向和转移方式等结构上以及教育投入方面的特征与问题,并分析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特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市场建设问题。以河南省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收入以及基于成本收益对比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测算分析了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其转移的发展趋势。4、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从四方面探讨了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与政策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创新市场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创新产业政策,拓宽非农产业就业空间;创新社会政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城市(镇)规划机制,增强城市(镇)综合承载力。5、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从五方面探讨了推进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与政策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国内外的经验启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模型设计与微观和宏观评估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与组织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合作机制创新。

颜华[10]2005年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叁农”问题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叁农”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农村更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叁农”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难以进行,农村不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这种新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框框,要求我们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叁农”问题,改变了传统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论文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力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探讨、目标与内容设计、发展机制构建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论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引起人们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般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及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大创新,也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论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及不利影响。由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笔者采用规范分析方法设计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内容,分析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为统筹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最后,构建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别制定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希望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认识,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概括总结这一战略的内涵及特征并且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本部分还探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现状评价,通过总结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二元结构的成因,并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及其

参考文献:

[1].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雷培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 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内在机理及制度创新[D]. 徐鲲. 重庆大学. 2012

[3]. 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 孙立群.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4]. 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文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 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D]. 王正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D]. 李秀美.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 农村高中地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 张立志.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研究[D]. 丁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9].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张文. 南昌大学. 2007

[10].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 颜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