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殷梦球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600

【摘 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患者血栓形成率,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预防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on thrombosis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Methods:100 cases of hemodialysis treated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50 cases each).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was compared,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thrombus format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P < 0.05. Conclusion:family centered nursing has better preventive effect on thrombosis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keyword]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for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in arteriovenous fistula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血管吻合方式,主要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1]。动静脉内瘘主要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能确保患者透析治疗血流量充分,并且具有安全和维持时间长等优点[2]。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导致动静脉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血液透析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本研究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47~81岁,平均(65.495.96)岁,患者的透析时间在3~14个月,平均(8.262.43)个月。试验组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46~83岁,平均(65.925.83)岁,患者的透析时间在2~14个月,平均(8.152.39)个月。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的透析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等。

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首先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原理,让其对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介绍保持动静脉内瘘通常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介绍血栓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血栓形成的危害进行讲解。

1.2.1除做好动静脉内瘘的常规护理外,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局部形成的皮下血肿、局部肿胀、疼痛、按压局部有硬结等先用冰袋冰敷,如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在用冰袋冰敷的同时,及时更换部位,将新鲜土豆洗干净,切成薄片,长8 cm、宽5 cm,厚0.2~0.3 cm,覆盖于患处,范围超过肿胀区域,30 min更换1次,2~3次/d,土豆片水分蒸发后及时更换,必要时用绷带固定。

1.2.2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动静脉内瘘日常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应注意避免动静脉内瘘受到压迫挤压、碰撞,并且要禁止患者患肢负重,治疗期间不能在内瘘一侧患肢上测定血压、输血及输液等,并且要保持患肢衣物宽松。

1.2.3要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联系医护人员。

1.2.4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内瘘吻合口震颤的监测方式,并为其讲解血管杂音的听诊方式,让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1.2.5要在患者治疗期间指导其开展健瘘操训练,①弹琴运动让患者指关节得到有效活动。②抬臂运动让患者的肩关节得到有效活动。③腕关节上下运动提升髋关节功能。④腕关节关节旋转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⑤手部冲击运动以强化肌肉反应。同时患者反复进行握拳动作,或将前臂与上臂形成60°夹角后上下摆动,让患者内瘘侧肢体捏橡皮圈或握力球等。

1.2.6患者治疗期间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交流,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帮助,并促使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从而促使患者治疗顺利完成。

1.3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血栓形成率,并调查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用自制量表完成,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血栓形成率

试验组患者中无人发生血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中4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8.00%。试验组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2.2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例/%)

3.讨论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根据临床研究,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其中患者血容量不足、高凝状态、血管硬化狭窄、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并且吻合口远端静脉狭窄和使患者血液过低及患者患有血栓性静脉炎等也可导致患者发生血栓形成[3]。因此,在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防止其治疗期间形成血栓而影响治疗效果。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主要是将患者整个家庭作为干预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家属对护理有全面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较多且会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应尽量覆盖各个时段,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就能让患者的护理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4]。其中首先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各种预防护理方法,然后在其实际护理中不断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对患者的护理[5]。

本研究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复霞.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100-101.

[2]张美兰,毛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相关护理及处置[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5):867-869.

[3]钱咏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9):191-194.

[4]李红,白琴,文静,谭君,胡兰萍.循证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114-116.

[5]赵辉,毛永炎,张献.长期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取栓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5,35(

论文作者:殷梦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殷梦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