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九五”宏观调控基本任务的实现_宏观调控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九五”宏观调控基本任务的实现_宏观调控论文

90年代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九五”期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成因论文,宏观调控论文,首要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90年代我国通货膨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破坏了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剧了国民收入在地区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滞胀。通货膨胀的治理,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抑制需求,二是增加有效供给。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膨胀 消费基金膨胀 货币政策

** *

通货膨胀虽然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出现了四次通货膨胀。“八五”计划时期,由于治理整顿,有效需求受到抑制,通货膨胀处于较低水平。1992年10月开始,物价上涨逐渐加快,1993年1月零售物价指数达到8.4%, 3月份突破两位数,此后节节上升,全年达到13%,居民生活费用指数上涨14.4%。1994年通货膨胀形势进一步加剧,零售物价指数上升21.7%,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4.1%,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以来,物价水平虽然在诸多措施的调控和压制下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上运行。今年上半年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1.1%。由于国家实行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1995年底有可能控制在15%,1996年可能控制在10%左右。但这个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日前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手段和价格补贴来实现的。从深层次来看,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随时都存在。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控制通货膨胀仍然是“九五”期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90年代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国民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是各种矛盾冲突而显现的一种病态反映,它不是某种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90年代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经济过热引发投资膨胀。投资膨胀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顽症,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追求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过热,造成投资热、房地产热、股票热和经济开发热,形成高投入、高消耗,而效益却比较低下。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投资的数量扩张,投资膨胀的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这几乎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定律。1994年1~9月我国国有固定资产增长43.9%,1~8月国有单位在建项目已达8万多个。我国投资率1993年高达39%, 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巨大的投资规模形成了强大的需求拉力,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由于投资过度扩张,超出了国家的承受能力,导致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2.农副产品供不应求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总量供应不足,特别是粮、棉、油、肉、糖等供需缺口较大,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食品类价格涨幅过大,带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主要农副产品供不应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量增大,二是有效供给减少。从需求量增大方面看,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对农副产品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据统计,我国现在平均每年净增1500万人口,每年就需增产60亿公斤粮食。从目前情况看,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农业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基本稳定,但对粮食的间接消费大幅度上升,肉、蛋、奶、酒等产品需求量增加,而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粮食;工业的过快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增加,我国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材料70%~80%来自于农业。从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方面看,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500亩, 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2.5亩减少到现在的1.2亩;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对农业投入少,农田基本建设落后,劳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衰竭;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投入多、产出少,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农民比较收益过低,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3.对预算外资金监督管理失控引起消费基金膨胀。几年来形成的国民收入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近两年消费基金增长过猛。据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工资性现金支出比上年增长30.3%,1994年1~9月又比上年同期增长41.3%,9月份增幅高达60.3%。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年均递增22%,远远高于效益的增长;居民储蓄年均增长31.9%,是增长最高的时期。目前居民个人储蓄已突破3万亿元; 集团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1994年1~9 月份行政企事业管理支出增加36.8%,9月份增长57.7%。消费基金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4.地方与企业利益刚性,迫使银行增发货币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谁投资谁受益,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争投资、争项目,搞钓鱼工程。如果银行不追加投资,投资本金难以收回,逼迫银行增加投资贷款。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困扰严重,为解开债务链条银行也要注入资金。现有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亏损,很多企业不能维持发放工资,为了维护社会安定,银行也不得不发放工资贷款。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财政包干体制造成诸侯经济,使地方、企业具有强劲的地方主义利益刚性,驱动银行信用扩张。中央政府的强势权威又不够,行为软弱,宏观调控乏力、失控。有的地方对中央政令不能令行禁止,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保持地方的既得利益。

5.货币政策的失误,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性因素。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是否正常,与这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通货膨胀的发生,多是货币政策失误的结果。近几年我国货币投放额连续较大,1992年为1158亿元,1993年又投放1500多亿元,1994年上半年货币投放控制较紧,但自三季度以来又呈现加快趋势,到9 月末货币为6413亿元,增长26.4%。狭义货币高达19009亿元,增长32.5%,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正常需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 增长过多,必然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投放量之所以增加较多,归根到底还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造成的,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国家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我国近几年过多的货币投放,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政策失误造成的。由于政策失误,出现了投资膨胀、消费基金膨胀、信用膨胀和大量的财政赤字,这些必然导致需求拉上,引发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它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界在60年代曾有过激烈争论。就长期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只有危害,而无任何正效应。由于通货膨胀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广大职工群众的收入赶不上物价上涨,造成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引起经济效益下降,各阶层矛盾加剧,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钱不如存物,投资不如投机,导致生产投入下降,流通秩序混乱,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制止通货膨胀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国政府对改革以来出现的几次通货膨胀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通货膨胀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治理通货膨胀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就充分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只能是一种负效应,所以,为了保证“九五”计划的实现,必须首先抑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

1.破坏了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主要是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导向作用。一般情况下,市场某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厂商就会由此判断这种商品供不应求,于是便把经济资源投入到这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上。反之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厂商就由此判断这种商品是供过于求的,于是便把经济资源转移到其他盈利高的产品中去。市场机制就是通过价格信号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调节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但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值规律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全部破坏,市场价格的飞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对企业产生误导,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必然导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2.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生产过程的紊乱,扰乱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上涨,但各种商品价格和劳务价格的上涨是不平衡的,这就势必打破原来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平衡,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不正常分配。通货膨胀为国民经济的核算、计量、统计工作带来困难,使得所有的既定计划、契约、合同难以实现,打乱了正常运行的秩序。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核算、计量、统计都要求有一个稳定的价值尺度和核算工具,合同、契约都是按一定的规则来运行的,它们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一定的价格水平来确定。如果币值经常变动,核算、计量、统计就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计划、契约等首先受到冲击,因此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具有破坏作用。

3.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收入在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矛盾,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利益差别,产生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贫困落后的地区收入少、支出多、损失大,而发达地区是收入多,相对支出少,损失小,从而使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利益矛盾更加明显。通货膨胀的过程是物价上涨的过程,也是币值即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过程,通货膨胀使得工薪阶层,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他们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个体户、私营企业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失,但一般来说,都可以弥补,并可以乘机发财致富。他们可以在商品涨价中对其损失进行补偿;所拥有的资产或不动产可以升值,并且随租金的提高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所拥有的货币收入可以购物、购买贵金属和外汇等资产进行保值。一些承包人、经济人、租赁人、歌星、球星等阶层也有较高的收入,这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加扩大,基金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形成部分两极分化。一方面使一些人成为百万富翁,而另一方面还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

4.通货膨胀的结果必然是经济滞胀。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必然是高投入、高速度,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势必引起财政赤字、投资膨胀、消费基金膨胀,而这些都是靠缺乏物资保证的信用扩张和过多的非经济货币发行来支持的。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的增长率,引发信用膨胀,助长泡沫经济。表面上经济发展很快,但这种发展和经济过热相伴随,缺乏坚实的基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不平衡,暴露出许多矛盾,必须进行调整或整顿,其措施无非是采取紧的财政政策或紧的货币政策,这又会带来经济的停滞,使得经济容易下滑。由于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有效的商品,使物价持续不落,通货膨胀很难抑制,或暂时制止,还容易出现反弹,使经济处于滞胀。西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所以,通货膨胀既是经济增长过快的结果,同时也是加剧经济过度升温的因素,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度不是真实的,对经济只能是一种负效应。

三、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及“九五”期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实现

1995年下半年,由于适当地采取了一些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物价开始回落,到1995年年底基本控制在15%以内。预计1996年还可以继续回落,力争达到10%左右,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但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这个问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九五”期间治理通货膨胀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必须采取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控制。

通货膨胀的反弹之所以有可能,是因为:

1.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15年中,通货膨胀先后出现了四次,每出现一次,国家都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宏观措施使物价有所回落,但由于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末从根本上解决,所以不断出现反复,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周期性。我国要实现2000年和2010年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而这种发展速度是难以控制的,如果发展速度在10%以上,就容易出现新一轮的投资膨胀。

2.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这种矛盾暂时难以解决。从未来粮食需求和供给的总体趋势分析,我国粮食总供给少于总需求的压力将趋于强化。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的需求量约5~6亿吨左右。按照人均400公斤的消费量,13亿人口计算,粮食总需求量约为5.2亿吨,若按照人均500公斤的需求量计算,则需要6.5亿吨。按照农业发展规划,我国的粮食生产即使经过努力到本世纪末达到5亿吨的水平, 那么就是按人均400公斤的需求量,将出现2000万吨的缺口。 这种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容易形成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

3.企业亏损是重要的通货膨胀的因素。企业整体的扭亏增盈要依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实现,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多年来,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些老工业基地甚至是负增长。这些老企业目前普通存在着设备老化、产品更新换代难的问题。国有经济占用的投资和资金与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成比例。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为弥补企业亏损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滞销产品积压严重,随之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三角债”问题。为了解开债务链条,国家采取一些措施,包括给企业发放的启动资金贷款,而这些贷款发放出去就难以归行,导致预算约束更加软化。因此,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一旦松动,众多国有企业立刻就成为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基础。

4.专业银行真正的企业化经营或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化,这是发展方向,但目前由于众多的外部与内部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使这一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方能实现。在专业银行没有完全实行商业银行经营以前,银行的存贷行为仍缺乏刚性约束,低质量贷款和贷款沉淀等问题仍有存在的基础。银行作为信用的闸门,调节货币流通量很难进行规范化地控制,自身的货币投放行为也比较软化。另外“八五”时期,我国货币超经济发行仍较严重。五年间货币净投放6144亿,比“七五”时期增长2.7倍,平均年增长29%,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增长速度。“八五”时期的货币超经济发行,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同时期物价大幅上涨,而且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九五”时期的物价走势,加大了对通货膨胀控制的难度。

总之,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存在的,只要我们能认清这些问题,就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防止反弹,从而完成“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治理通货膨胀,完成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抑制需求,二是增加有效供给。

从抑制需求方面看:第一,严格控制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是经济过热的根源,是总量失衡和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因此,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必然成为防止经济过热,促进总量平衡,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当前,投资主体多元化,必须对投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项目、责任和管理权限,明确提出和坚决压缩国家控制的投资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全部列入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增强执行计划的严肃性。第二,坚决制止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个人收入分配应该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人收入分配应该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人分配份额过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不仅会形成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而且也会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需加强社会收入分配的宏观控制,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认真搞好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监督和检查,防止滥发奖金、高额分红和用公款搞挥霍性消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增长。第三,要进一步控制信货总规模,逐步使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信贷总规模能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整个社会的物价总水平的控制至关重要。要控制好基础货币的投放,采取适当的利率政策,维持高储蓄率,防止超前消费,同时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要充分发挥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中央银行还要对银行贷款实行规模限制,按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把信贷资金合理分配到各地区、各行业。要严格执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吸收存款,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加强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从增加供给方面来看:第一,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不断增长。如前所述,农产品供求矛盾是一个长期趋势,对通货膨胀构成极大的压力,国家必须下决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目前,农业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比较收益过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尽管财政资金有限,也要把农业所需要的基本建设投资优先安排好,宁可少上几个工业项目,把工业建设放慢点,也要优先保证农业。要增加农业贷款,金融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发展放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坚决杜绝挤占农业信贷资金的现象,确保农业贷款略高于全国银行贷款的增长幅度,并实行对农业利率倾斜优惠政策。要引导农村集体组织和乡填企业增加农业投入,主要通过“以工建农”形式来实现。同时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扩大农民的劳动积累。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我国已建成比较完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薄弱,今后必须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本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使之逐步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效率的重点骨干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要大力振兴支柱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

除了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给以外,国家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和合理调整资金投向的财政货币政策。“九五”期间,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和“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抑制通货膨胀相衔接、相配合。从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膨胀。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国家财政的比重。针对近几年货币供应量过多的实际情况,货币政策也必须适度从紧,为“九五”时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货币环境。在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的同时,要着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投放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社会供求平衡,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奠定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九五”宏观调控基本任务的实现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