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论文_穆素恩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三病区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患者32例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对三组受检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及其比值(PGR)进行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结果:胃蛋白酶原Ⅰ在胃癌组分泌最低,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高;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组分泌最高,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低。PGR在胃癌患者明显降低。结论: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而且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可以推广。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62-02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胃癌的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患者常常以为是胃炎,降低了就诊率,且胃镜检查并不是我国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胃癌患者诊断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仅为20%以下[2]。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物质,有两个亚型: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Ⅰ,而胃蛋白酶原Ⅱ主要由主细胞分泌。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均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进行胃癌早期诊断。本文主要通过对入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1.材料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3];(2)所有患者均为首次确诊;(3)性别、年龄不限;(4)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疾病;(3)妊娠、哺乳期妇女。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患者32例为胃良性病变组。纳入、排除标准与胃癌组相近。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4]: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测定试剂盒由上海智华医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入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具体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GR: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且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 exact tes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受检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比较(表1)

2.2 胃蛋白酶原Ⅰ在三组受检者的两两比较(表2)

2.3 胃蛋白酶原Ⅱ在三组受检者的两两比较(表3)

3.讨论

胃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很难被诊断,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而中晚期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5]。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6]。有研究发现,通过检测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对早期胃癌筛查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三组受检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及其比值的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发现,胃蛋白酶原Ⅰ在胃癌组分泌最低,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高;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组分泌最高,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低。PGR在胃癌患者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为[7-9]:致癌因子使癌细胞中的胃蛋白酶原基因突变,失去了分泌胃蛋白酶原Ⅰ的能力,基因突变的癌细胞使黏膜腺细胞更新,胃蛋白酶原Ⅰ分泌持续下降。胃蛋白酶原Ⅱ与胃底黏膜病变相关, 癌前病变:胃底腺管萎缩、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等导致胃蛋白酶原Ⅱ分泌增加。因此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可以反应胃黏膜的变化,检测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筛查手段[10],而且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宏斌.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6):1-4.

[2]孙明忠,季禹乔,陈思聪,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比值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0):1876-1877.

[3]韩建成.对胃镜在诊断早期胃癌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6):62-63.

[4]王雪华,曹燕,张剑宏,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测定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0):62-65.

[5]吴志耘,艾玉梅.胃蛋白酶原等指标测定在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16):12-16.

[6]肖江梅,孟祥杰.影响早期胃癌内镜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5(6):901-903.

[7]吴杰,骆骥才,张剑英,等.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6):1010-1012.

[8]车虎森,何雪琴,高树亭,等.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Ⅱ在胃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06):534-536.

[9]李小华,谢玮,曹兴建,等.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0,28(05):338-339.

[10]杨瑞生,石贞玉,韩大正.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变化与胃癌相关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41-7642.

论文作者:穆素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论文_穆素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