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娟
(邳州市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 221300;江苏 邳州)
【摘要】目的:基于人性化理念下对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 100 例 ICU 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 ICU 重症护理中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心理护理;ICU 重症护理;护理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65-02
ICU 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收治一些疾病危重的患 者,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拥有最先进、现代化的医疗技 术及设备的重要科室,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颇高[1}。因此保证 ICU 重症护 理质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尤为关键。而 ICU 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缺乏充分了 解,往往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心理,对其 ICU 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 ICU 重症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效果都有着 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性化理念下,对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进行深入探究,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 100 例 ICU 重症患者 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 男性 27 例,女性 23 例,年龄 25-70 岁,平均年龄为(47.2±3.5)岁;观察组 男性 28 例,女性 22 例,年龄 24-72 岁,平均年龄为(46.5±3.6)岁。将两组 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用 药干预、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 患者的心理疏导:由于患者长时间饱受疾病的折磨,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此时容易产生一些过度紧张、焦虑或悲观的心理,有的甚至产生拒绝治疗的念 头,导致其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鉴于此,护士在护理中以温 和的态度面对患者,并鼓励其主动倾诉内心想法,尽可能满足其需求,同时还 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给予心理疏导,通过护患双方的积极交流, 创建和谐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另外,护士还需向患者多介绍治 疗方法、效果以及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其重拾治疗的信心。(2)患者家属 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期间,护士也要时刻关注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必要时做好安抚工作,同时引导其配合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以一种自信、积 极向上的态度给予支持和鼓励。不仅如此,护士还要引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焦 虑沟通,尽可能多地陪伴,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被重视感,通过家人的共同努 力,使患者保持积极的状态面对治疗。
1.3评价标准 (1)采用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 理状态进行评分[2],得分越低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2)向患者发放我院 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 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对的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 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 x ? 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 t 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 x 检 验,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 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 1,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质量也随之升 高,再加上健康意识不断深入,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老越严格。尤其是在 ICU 科室中,患者的病情十分特殊且危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及专业性要求更 高,其护理质量一直备受关注。ICU 作为医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护理质 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但由于 ICU 收治的患者多为危急重症, 且伴有严重的不良心理情绪,致使救治的效果不太理想[3]。心理护理是临床常 用的护理服务模式,其能够在科学评估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基础上给予其人性 化、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进而最大限度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改善心理状态等,最终提升护理的质量。同时在人性化心理护理中,还对患者 家属实施心理护理,鼓励其积极参与临床护理,与医务人员配合给予患者更多 理解、支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被重视感,改善其不良情绪,主动配合护士 的工作,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展开,进而提升了护理质量[4]。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理念的观察组患者,其护 理后的 SAS、SDS 评分均现在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 ICU 重症护理中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 患者的心理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四美, 夏丽.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7):961-964.
[2]朱秋云. 心理护理对 ICU 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4):50-50.
[3]尚应萌, 李月霞, 张莹, et al. 探讨心理护理 ICU 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 康(学术版), 2016, 10(13):254-254.
[4]董艳芳. 浅析心理护理对 ICU 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257-257.
论文作者:李师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重症论文; 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