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_高考论文

30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_高考论文

高考作文命题30年评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高考作文论文,年评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来没有一种考题,会像中国高考作文题那样,能年复一年,受到教育内外各阶层广泛的关注。作为攸关前途的高考的一个焦点,高考作文题折射出不同时代教育思想与社会价值观念。时光荏苒,岁月沧桑,简要回顾和梳理恢复高考30年来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探寻、讨论其成败得失,有意义也有必要。

一、不同特征,不断探索——高考作文命题演进的几个大致阶段

从内容角度讲,这30年的高考作文题可大致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附庸性质的时事传声筒阶段。政治化色彩浓厚,贴近政治生活。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至80年代初,高考作文泛政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结合当时的时事与形势较紧密。1977年为分省命题,北京的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是二题选一:“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广东是“大治之年气象新”,上海也是二题选一:“‘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1978年开始全国统考,作文是缩写,要求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以上这些题都有着极强而鲜明的政治化倾向,标签意味很浓。教育在当时不能摆脱附庸与工具的地位,人才培养的政治属性强,语文学科为政治服务的教育宗旨较明显,出现这样的作文题是时代使然。

第二阶段:材料哲理化的“隐喻”阶段。材料表、里意义丰富,考生需通过引申、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破译及筛选材料中隐喻(或象征)的意义进行写作。

1980年的题是读了《画蛋》的故事写读后感,材料显然是在强调“勤奋出天才”及“打好基础”的重要性;1981年的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的“种”与“毁”分别象征成就事业与破坏事业;1983年是读漫画《挖井》后作文,对漫画中人物“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挖”的讽刺,自然隐喻着成就事业要有恒心,要有专一与执著的精神;1986年是“树木·森林·气候”,标题比喻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行文要从自然现象转换到社会话题。这些命题重点在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考生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和引申。

第三阶段:主题导向上的“教化”阶段。写作中要承纳和体现题目材料中传递的价值观,体现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1988年是“习惯”,习惯有好坏,一个人只有养成好习惯方可立世立业。1991年是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择其一进行辩论或议论,涉及内因、外因与人的发展问题。1992年是就街头雨中踢玻璃罐一事续写和发表议论,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公德的话题。1995年的素材——寓言诗《鸟的对话》,说的是道德和思想方法的问题。1996年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也要求考生对不负责任的社会现象进行批驳。1997年自拟题作文(社会调查分析),主线是“助人为乐”,有鲜明的“教化”功能。1998年是二选一:“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题目均涉及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事业和生活中要有顽强的意志这些话题。稍晚一点的2001年,作文主题是“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更是直接牵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这个阶段的题思想意义厚重,教化功能明显。

第四阶段:核心能力中辩证型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考查阶段。

1999年出现了科幻式的想象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2000年的题: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些题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次质的飞跃,改由常规命题走向创新型命题,由考查基本能力到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契合当时创新型社会的号召。

从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作文开始,关系型话题作文成为热点,辩证型思维的考查成为核心考查点。如2004年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等,这些文题重在辩证型思维的考查。

从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构成看,这是核心能力。这种考查是较高难度的考查。

第五阶段:生活化及多元取向阶段。

这个阶段标志性工程是分省命题,可将2004年定为起始年。除全国卷外,各省的作文题异彩纷呈,分省命题骤然使得高考作文题满园春色,百花娇艳,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内容角度看,琳琅满目——主题多样,题材多样,涉及不同的生活领域,时政、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大到国家,小到百姓日常生活,几乎无所不包;从立论、主题确定到情感取向,也是倡导个性化、力崇多元化,写作减少限制,主张“三自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自由度增加,命题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贴紧时代脉搏,在探索与渐变中追求严谨与科学——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大致轨迹

我们试将30年来作文命题发展的轨迹作一个简要的勾勒。

第一、30年来的作文题彰显着不同阶段的社会价值与时代理念。披阅30年来的作文题,时代变迁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国家在这几十年中的行进历程。1977年“四人帮”粉碎不久,拨乱反正刚刚开始,高考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给作文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改革初期的中国百废待兴,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和1983年的“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挖”,提倡了一种夯实基础、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细致、严谨的治学之风。1990年是深化改革时期,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也会进来蚊蝇,当年作文以对玫瑰“刺”与“花”的不同看法,写一篇议论文,有一定的暗喻意义。在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受商品大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与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1993年作文以“帮同学补课该不该收取报酬”的角度入题,也是引导青少年要正确处理“金钱”和“道德”的关系。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当克隆技术成为焦点时,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考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要求;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查考生的多角度发散思维,这是中华民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迫切呼唤。2001年的“诚信”主题,既是“以德治国”的要求,是当时整顿经济秩序的关键所在,也是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高考作文也正在和当下的主流文化生活接近,也更接近年轻人的生活背景。比如2005年上海的材料作文请考生谈谈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民谣、卡通音像制品等对自己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2005年重庆的“自嘲”、天津的“留给明天”、江西的“脸”,2006年江苏的“人与路”、辽宁的“肩膀”、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等命题,均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自省和体味,呼应社会追求,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价值。这种体现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其理念只是一个:让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与社会脉搏一同跳动。

第二、在语文能力的考查上也经历了层级化的进程:由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达。十年文革,教育一片荒芜。恢复高考初期,受整个基础教育水平的限制,高考作文能力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考查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甚至是单项表达能力,如197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都较浅易。1980年、1981年连续两年要求写读后感,所给材料比较浅近,主旨较鲜明,成篇与行文的要求也不高。尔后的要求一步步提升:

在材料哲理化的“隐喻”阶段,考生要由此及彼,能够进行引申、类比或联想;在主题导向上的“教化”阶段,考生要有适度的自我剖析与内心反思,主旨开掘要进入精神世界;在辩证型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考查阶段,作文能力的要求提到了高点,主要体现为多角度构思,辩证地分析与严谨的思辨,丰富的联想、想象,准确的措辞及严密的表达等。考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水准都受到考核,是作文考查中的很高层次。其中严谨的思辨是突出要素。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感情”与“理智”的辩证关系。情感要服从理性,情感要受理性的指导。“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仅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感情体验与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这些文题,都要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挖掘事理,探究事物的本质,思考要缜密,分析要周全,不能仅执一词,走极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题则更需要优良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有丰富的想象或联想作依托。

第三、作文题的题型、体裁等形式方面的要素在渐变中更贴紧考试属性和作文教学规律。一是题型上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文革前15年的高考作文题,除1964年为材料作文外,其他14次均为命题作文。1977年恢复高考的当年,各省分省命题,作文题全部为命题作文。1978年后命题作文大幅减少,主要为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要求作文主旨必须与所给材料的主旨一致,而且这个主旨来自于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这样事实上先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主旨隐晦不明朗,或者材料具有多元价值倾向者,考生就有可能对主旨把握不准,造成跑题、偏题或脱题。比如1995年寓言诗的理解,1996年两幅漫画的含义和标题中那个“更”字的理解,都造成不少考生的阅读理解困难。于是又出现了“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提供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其“指导语”是对一个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的直白说明,基本没有理解与归纳的障碍,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提高了作文应考的针对性和测试的信度,审题失误的考生大为减少,所以盛行至今。2000年以来,全国卷和近几年的地方卷主要采用了话题作文形式,把话题作文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是小作文淡出,文体放宽及至取消限制。从1977年到1989年13年间,作文形式主要是一篇作文,只有1983年和1987年两年要求在写一篇“大作文”前写一篇“小作文”(1983年是写一则介绍漫画的说明文,1987年是就游泳班写一则简讯)。上个世纪90年代,则出现了大作文、小作文搭配的高潮,除了1994年、1999年和2000年,其余7年的作文都是一“小”一“大”搭配:“小”是考专项表达能力(如记叙、议论、说明等),“大”是考综合能力。2001年以后全国卷没有再出现小作文,地方卷也很少有,小作文考查基本淡出。

此外,文体上由限制较严到逐渐松动。1997年以前对文体要求较严,如议论文、改写、缩小、读后感、说明文、信函等,题干中有明确规定,1998年则“文体不限”,但诗歌、戏剧、小说还是除外,1999年更进一步放宽限制,只要不是诗歌即可。后来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取消了。

三是近年来“三自作文”使自由度增加。近年来在作文要求上,通常采取“三自”原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这较上个世纪任何年份都更增加了考生写作的自由度。

这些发展与变化,贴紧考试的特有属性,也更吻合作文教学的规律,体现了作文命题探索步伐的加快,改革力度的增加,也显示了作文命题科学性的逐渐提升。

第四、赋分比例和评分标准设定上的变化,则朝着强化作文地位、功能方面不断改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语文高考分值的70%~80%,1957年作文分占100%,197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也占100%。恢复高考后,因不同阶段语文试卷总分不同(100分、120分、150分),作文也有30分、40分、50分和60分的差别,如1978年语文试题100分,作文占30分。总体上有比重上升趋势。80年代中期,受美国托福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作文分值占到40%,占150分中的60分,迄今为止一直维持这样;近年来仅个别地区(如上海已多年、福建从2005年开始)提高到70分,比例略有提升。作文在语文科总分中的权重逐渐增加,强化了作文在高考的地位;近些年来赋分一直稳定在全卷分值的40%左右,表明了语文界对作文在语文科的权重达成了普遍共识。

另外在评分上由单一一套标准,改进到出现两方面的阅卷标准,这是前20年不曾有的新变化。在2000年以前,高考作文实行的是分项分等评分,从2000年开始,评分标准改设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综合给分,两个等级的分数比例为50∶10,发展等级分按照12个要点赋分,评卷的要求是只要符合其中一点,就可以得到发展等级分,一直到满分。2004年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的分数比例被进一步调整为40∶20,发展等级分参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综合评定,按4个等级15个要点赋分,其中有两点或两点以上非常突出者就可以得满分。这种评卷方式,加大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力度,特别是注重考查考生在理性思考、创新精神、表达能力、社会文化积淀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考生创新的积极性,利于引导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在命题技术上由简洁到严谨,在限制与开放这个核心点上更显细密与圆熟。30年来的作文题,在题干文字上,有少有多,但约略呈现出由少至多的现象,总体上看,30年来阅读量大体比较稳定,有的年份图文并行。

在命题风格上,恢复高考之初几年的作文题质朴简洁直白,不事雕饰,尔后改进到繁复内敛,讲究文(言)外之意。近几年分省命题上简洁直白与繁复内敛并存,风格多样。

在考查方式上,作文的各种样式都进行了考查,缩写、改写、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事理作文、想象作文,写片段、写整篇文,……从命题方式上看,主要技术手段是采取读写相结合、读写一体型,要求考生先读懂材料,再作文。

在审题的难度上,由无障碍审题到稍有难度,再演进到难易相当,不难不易。最初的作文题,题意简洁、直白,要求单一明确,考生可以直接写作;后来逐渐变化到较有意蕴,考生需要揣度分析,有的也免不了审题失误;然后稳定到有一个写作范围,考生要自我确定写作重心,题目难易相当。

在命题思路上,大体呈现着限制性—开放性—限制性与开放性并举的思路。开始的十多年,命题思路更多的是为考生着想,让考生开宗明义地写作,少费思量。后来觉得限制太多,不利于临场发挥,也有开放性较大的题目出现。由于开放,写作中套作、宿构甚至抄袭等问题开始出现,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增加阅卷的信度,在命题中不得不增加限制技术,使开放与限制并举。我们试分析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隐性限制技术——用一对关系词限制考生思考范围,要求考生在一对概念中进行关联,综合思考问题:

如2003年全国卷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全国卷题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14个话题作文中有11个是包含两组关系词的),2005年全国卷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位置与价值”,2005年浙江卷“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都是这种特征。这些关系词由一对(或三个)概念搭配而成,基本上组成并列短语,它们或因果或相对,或相通或相反,关联度高,学生需要就这些事理间的关系进行阐发、联想、论说。行文中只重一方都是切题不紧。这种题型较好地控制了开放题的过于发散性,是开放与限制的一种契合,为控制阅卷误差带来了便利。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种命题上的“偏好”延续了好多年。

三、高考作文要承载多少?该担当何种角色?——高考作文命题的叩问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作文题型与体裁乃至考查形式非得要反复变化,年年翻新,让人找不着北?目前的高考作文不比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让师生心里有底,作文命题稳定性不够,考查方式变化大,师生每年心中无底,年年需要猜谜。其实完全可以昭告天下,一目了然,阳光作业,不必打着哑谜。社会是有法可依的,社会也是有序的,要求年年变,规矩年年改,办事无固定程序,不是理性的行为,不应该让考生在进入社会和走向竞争时觉得这个社会的无序化和不断的变换性。

第二、人为地神秘化且功利化高考作文,让全社会都关注一道小小作文题而使其成为一个炫目的焦点,是高考作文的应承之义?高考作文因为高分值而成为高利害的考试项目,事关考生前途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如因技术因素(如防止宿构、抄袭等)需要减弱考试的副作用而人为地与考生捉迷藏,人为地造成审题难、构思难、表达难,使考生面对的偶然因素多,风险加大,考生稍不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不是正常的考试形态?是题目之过还是考生应担之责?由命题的技术手段而引得社会更为关注高考作文,这难道是考试常态?是高考作文的应承之义?这种倾向引得高考作文神秘化因子增加,利益化因素增多,也让考生、家长、教师容易滋生某些不正常心理(如押宝赌博心理、猎奇心理、机会主义心理、强权崇拜心理、等级畏惧心理等),这是不好的,应该降低其社会敏感度和利益关联度。

现在有些作文题,为出新出奇,想尽招数与考生作对,深奥、怪、难、偏现象时有出现,比如2006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题: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而大多数考生都不知道“愿景”这个词的含义。浙江省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题目理解起来颇费思量,题干特别长,要完全读懂,着实不易,这么难为考生,考生该要承担多大风险?

只站在命题和阅卷的角度,总在琢磨如何施压于考生、如何提高刁钻度而与学生进行“反围剿”,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更是广大考生不欢迎的。

第三、考场作文到底该承载多少?高考作文题总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是高考作文的大出发点。但高考作文到底是考场作文,是作文考查,不是思想品德与思维品质的检测,也不是智力测验,若在很长时间里,将思维深度、价值观、道德观放在突出的位置,将审题与立意压倒一切,是否偏颇?作文必然要有思想内涵,关注社会与时事,但这不应该成为高考考场作文的主要要求与主要功能,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语”和“文”,还不是“思”和“德”,考场作文的根本考查对象应是“语文”的文字、词句、段落、篇章与情思,从能力上说即遣词造句的能力、构思成篇的能力、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主要不是道德说教的能力、严密思辨的能力、大彻大悟的洞悉能力、全面平衡的处变能力。终究我们的应试对象是高中学生,不是社会成人。作文要“文理”兼顾是对的,但若总是重道德教化而轻言语工具,不是语文学科的科学化之路。

写作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手段。一篇文章只要自然、通顺、清楚、有一些内容就行了,硬要加上文采与深度,要抒情与哲理,要“上纲上线”,符合几个“发展等级”,甚或将人生、教化都当成高考作文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不仅对考生,就是对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是不是也要求太高。将这么多东西加到作文上,作文还有多少趣味可言?

终究高考作文不是文学创作大赛,终究考场作文只有50分钟写作时间,终究考生还只是高中生。

第四、命题技术上限制与开放并举时,是否流于假“放”而真“限”?一道好的作文题,应利于学生自由、真实地展现才情与自我,而不是控制自由,即让考生写作心态、情感、思想能够“放”,能说真话、心里话、自己的话,而不是跟着材料说报纸上的话、电视上的话、书上的话。如“诚信”一题,考生在写作中就可能有多样顾忌,他只能说说诚信的必要、诚信的价值和功能、提倡大家都守诚信、抨击非诚信言行等,没有其他话可(敢)说,否则作文只能计四、五类分;“坚强——我追求的品格”只能写“我”要坚强,容不得考生作其他什么选择,考生必须要迎合命题意图。这种命题就是强人所难,逼迫考生。这种“限”,限得太多太死,再怎么“三自”都是虚假、不可行的。命题要“限”,应该是指提供一个特定的话语平台、一个情境、一个写作的由头,不是限思路、不是限主题。高明的限制技术既要降低审题门槛,不封闭考生思路,又要达到考查的主要目标,起到一种平台的发散作用,不会让考生总在琢磨命题者及阅卷者想让他说什么,或者你喜欢看什么我就写什么。好题就应如“北京的符号”一题,有一个说话的重心,但又可以展开思路,驰骋想象,尽情展示写作才情——这就是“放”得合适,“限”得有度。

四、回归写作的本真,自然而人文,彰显个性化,突出想象与应用(解决问题型写作)——高考作文发展的科学化之路

自然,高考作文发展到今天,从总的趋势看,是会朝着既开放又限制的方向改革。但是总结过去的得失,究竟该如何科学化设计和构拟将来作文的发展路子,“放”得合理,“限”得有度,有几个方面是需要重视的。

第一、从语文课和写作本身的角度设计作文题,少掺和太多的社会性——“纯洁”一点。语文就是语文,作文就是作文,简单点、简洁点,高中生还处在发展阶段中,思想修炼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待来日,过多的“文”“理”的考虑不宜放在高考作文中,不要赋予考场作文太多的负荷,让高考作文减些负,让50分钟轻松点,来些阳光作业,来些明明白白,纯粹一点,工具性一点。

第二、从考生和考场的角度设计作文题,尊重个性,少来些强制与逼迫——“贴心”一点。不要纯粹从命题和阅卷的角度来设计作文题,多从考生角度,从考生心理、生活与能力积累来构思,少从成人化角度设计,多了解考生,多关照与呼应孩子的心灵与思想,让写作个性化一点,能写他个人的体验和独到的观点,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第三、从想象与应用的角度设计作文题,立足生活,多些形象思维——“实用”一点。我们看看这两道美国的高考作文题:

想象型:以“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实验”一句为开头,写一个故事,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

应用型:设计一个电视节目并撰写计划书,其中要提及一点德国的歌剧、费米的私人教师和梵高那只被割的耳朵。

这样的题,立意质朴而生活化,自然、实用,题干给定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开放性,写作束缚少,有利于有创意的表达,有利于调动考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有利于抒写真情实感、张扬个性,有利于检测学生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人文精神。这大概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吧。

我们相信,通过数十年考试命题的摸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将更符合语文考试规律,将走向更加科学、更加艺术的境地。

标签:;  ;  ;  ;  

30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