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论文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何翠敏

(十一冶集团汉润贸易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7)

摘 要: 劳动力市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综合市场,积极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可以为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文章首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以期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合理化发展,充分满足社会用工需求。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国内发展;制约因素;发展趋势

前言

我国劳动力市场受社会保障局管辖,为适龄劳动力及企业提供供求场所。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劳动力满足内部招聘需求,劳动者则可以通过投递简历、参加招聘会等,获得所需的工作岗位。传统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指各地人才市场及校园人才市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网络人才市场也逐渐兴起,使劳动力市场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公布的研究结果,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人才质量也呈整体上升趋势,并逐渐开始向第三产业集中。但是目前劳动力分布仍具有东强西弱的不平衡分布态势,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关键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指导下,我国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受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目前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其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户籍制约、认识制度改革制约、人事档案制约、市场体制制约和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制约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人才总量增长1%,可以带动经济增长1.28%左右,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是从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缺口还较为显著,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缺口巨大,限制了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应更加深入的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1]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制约因素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国家战略目标定位不符。在我国产业调整政策的实施下,产业布局和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鲜明变化,并出现高端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的现象,而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人才缺口则有上升趋势。这与我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制造业大国的基本战略目标不符,而且集中于第三产业的人才并未在国民经济贡献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甚至低于其他产业。

(2)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较为突出。对于企业而言,希望从劳动力市场中汲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吸引策略,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往往无法获得目标人才。对于劳动者而言也是如此,由于普通劳动者缺乏对自身素质能力的定位能力,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而且难以获得外界帮助,影响了供求双方的意象匹配效率[2]

针对劳动力市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供需不匹配问题等,通过发挥职介所等中介结构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运行,提高市场供需匹配效率。类似于职介所的劳动力咨询及服务行业,主要负责开展就业登记、劳动力介绍、监督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工作,同时也具有组织闲散劳动力、开展就业再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活动的功能。这种中介机构最先出现于西方国家,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就制定了《职业介绍法》,对此类中介机构的运行加以规范,对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在国家劳动局下设置了劳动介绍所,主要负责对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调查社会用工单位的劳动力需求、为求职人员介绍就业等。虽然该机构在后期经过多次撤销和重建,但总体也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民办性质的劳动力介绍所机构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显著。除上述功能外,还负责为企业代办各种专业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人才租赁服务、高端人才担保代理业务等。并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能力测评、培训、职业规划指导等服务。通过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高效匹配。

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引导,确保劳动力市场发展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互匹配。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配置方法,即由中央统一制定计划,有各地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执行,劳动力供求双方自由选择权较小。这种管理方式适应于传统计划经济,虽然可以使劳动力就业得到保障,但是也限制了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下,需要创新政策引导方法,构建同时满足企事业单位和求职者发展需求的政策引导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陆续解除了许多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包括农村劳动力限制政策的解除、固定工雇佣政策的改革等。在此情况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向象征企业转移,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回流”,通过制定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吸引新型技术人才投入到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满足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同时应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性,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及时做好档案调配和户口迁移等方面的工作,不给人才流动设置障碍。在宏观政策的统一引导下,逐步解决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农场有限公司将重点打造“湿地+果蔬采摘+草原旅游”模式,将原生态湿地打造成“观景+野生动植物科教”旅游基地;将湿地边缘的草原打造成“达斡尔族+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基地;将蔬菜产业园区打造成辐射齐市、内蒙古阿荣旗的瓜、果、菜生产销售基地以及休闲采摘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基地。农场有限公司将逐步完善旅游基地的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力争打造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哈拉海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接待型向产业经营型转变,让旅游业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3.1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匹配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3)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较为落后,影响了劳动力的跨区域分配。具体表现为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市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性等。比如北京和上海等地落户限制条件严格,会影响人才跨地域流动。许多地方人才市场未建立人才流动执法检查制度,存在就业歧视、劳动者权益保护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实际的人才流动和配置效率[3]

3.2 发挥中介机构作用,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

建筑前面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塔式雕塑,外形如同一顶王冠,上面有很多精美的浮雕花纹和雕塑。不过,这并不是纪念碑,而是一个造型优美的喷泉,狮子的嘴巴就是喷水口。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仅使用单纯的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足以证明比索洛尔运用于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优越性,临床上已有大量的文献能够佐证。

3.3 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采取信息化监管措施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受国家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采取政策推动的发展模式。在当下以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发展下,则应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调整进程,为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包括劳动法、合同法、企业法、档案管理法等等。这些方面的法律政策变化,都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对劳动力市场起到导流的作用。为鼓励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发挥高层次劳动力的优秀示范作用,带动劳动力市场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应尽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劳动者解决户口迁移、档案迁移等实际问题。同时在相关法律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辅助监管的作用,确保法律政策的执行效率,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公司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在发生用工纠纷时,必须保证劳动者法律救济途径的有效性,帮助劳动者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更加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投身于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对劳动力市场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图1 信息化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并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可以有效改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雪.政府作用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J].科技风,2016(10):37.

[2]刘广彬,芦艳荣,张抗私.信息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女性就业视角的分析[J].电子政务,2016(04):89-94.

[3]辛仁周.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5(01):38-40.

中图分类号: F2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2019)16-0138-02

收稿日期: 2019-4-30

作者简介: 何翠敏(1986-),女,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任人力资源部部长。

标签:;  ;  ;  ;  ;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