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精练优秀剧目促进现代歌剧发展_倒霉大叔的婚事论文

重视精练优秀剧目促进现代歌剧发展_倒霉大叔的婚事论文

重视磨砺优秀保留剧目推动戏曲现代戏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留剧目论文,现代戏论文,戏曲论文,重视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烟花三月,在风景秀丽的常州市,举办了“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在 “展演”的开幕词中,我讲了对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的理解,即“优秀保留剧目不 仅剧目本身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比较好,而且三者的统一也比较好,还要在舞台 上保留的时间长,演出的场次多,可以说是经过时间和群众考验的”。我也讲了戏曲现 代戏优秀保留剧目的重要性,即“没有保留剧目,剧院团就没有生命力;不是优秀剧目 ,就很难保留下来”。“这些优秀保留剧目,无论是在为群众服务方面,还是在为戏曲 现代戏的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更多的剧院团都有自己的优秀保留剧目,全国范围内有一大批优秀保留剧目,戏曲现代戏的状况将会大大改观,出现更新的面貌。这对戏曲现代戏的进一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和贯彻‘三贴近’的精神也是应有之义”。至于怎样才能成为优秀保留剧目这个更具体、更实际的问题,我在开幕词中并没有讲到。我想,通过展演,再看一遍参演剧目,通过研讨活动,听听各个参演剧组的经验总结和各位专家的理性分析以后,再来讲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准确些。

再一次看了参演剧目,又认真聆听了理论家和艺术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发言, 颇受教益。这才使我鼓起勇气,写这篇文章,讲讲我在开幕词中没有讲到的问题。

正式参加这次展演的有7个剧目。它们是吕剧《李二嫂改嫁》、评剧《杨三姐告状》、 沪剧《芦荡火种》、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锡剧《风流母女》、眉户《两个女人和 一个男人》、淮剧《十品村官》。豫剧《朝阳沟》,也是一台优秀保留剧目,因故未能 参演,只是在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这些剧目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从在舞台上保留的 时间说,是5年到50年;从在舞台上演出的场次说,是六百多场到三千多场(只是本院团 演出的数字)。

这些戏能够成为优秀剧目并得以保留下来,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存在着必然性的,这 种必然性又是多方面的。

其一:题材,以题材为载体的主要人物、通过主要人物反映出来的主题思想,也就是 说一个戏的思想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来自生活的,要能在较长的时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关心、欢迎。试看:《杨三姐告状》描写旧社会杨三姐为被杀害的 姐姐申冤报仇、打官司告状,塑造了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弱女子形象,歌颂了正义、 鞭挞了邪恶。《芦荡火种》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联络员阿庆嫂为掩护新四军伤 病员,和敌人斗智斗勇,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十品村官》这个戏充满了乡 亲情,“十品村官”田来顺这个人,可以说是家乡赤子,怀着挥之不去的恋乡情结。这 是热爱家乡的感情、建设家乡的感情、改变家乡的感情。他为家乡付出了一切,深层次 的因由就是“乡情”。《李二嫂改嫁》、《倒霉大叔的婚事》、《风流母女》、《两个 女人和一个男人》,分别反映了各个时期、各种环境下、各种人物的婚姻爱情纠葛和由 此造成的不同生活命运。对于《朝阳沟》,有一种误解,认为它是写大跃进的戏。《朝 阳沟》的编导杨兰春同志说:“这不是写大跃进的戏,是写大跃进时期青年思想感情的 戏。”我赞成他的说法,具体说就是写银环和栓保的爱情婚姻的戏。扶正驱邪、爱国主 义、乡情,它们的意义带有永久性,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爱情婚姻是人类、特别 是妇女基本生存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爱情婚姻问题也反映了社会问题,可以说它是创 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二,在艺术呈现方面,一个戏中要有一个以主要人物为贯穿的戏剧故事,以引人入 胜。最终还要使剧中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鲜明生动有特色的艺术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 中。这批优秀保留剧目都有这样的故事,戏里的主要人物,如李二嫂、杨三姐、阿庆嫂 、倒霉大叔婚事的男女双方常有福和魏淑兰、风流母女腊凤和巧娣、两个女人喜凤、巧 英和一个男人孙旺泉、十品村官田来顺、朝阳沟中的银环和栓保,都成了一个地区家喻 户晓的人物,有几个人物甚至成了全国观众都知道的“著名人士”了。一个戏中要有群 众喜闻乐见的几段好唱、几场好戏(两三段好唱、两三场好戏是决不可缺的),以满足群 众的艺术欣赏需求。在这些优秀保留剧目中,都有精彩唱段和精彩场面。如《李二嫂改 嫁》中的“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借灯光我赶忙飞针走线”、“悲切切出门来不 辨西东”唱段及该剧的第三、五、七场戏;《杨三姐告状》中的“怒打高占英”一场戏 和其中杨三姐“明天一定去告他”唱段、“见厅长”一场戏和杨三姐“尊厅长”唱段; 《芦荡火种》中阿庆嫂的“日本鬼来扫荡兴风作浪”唱段、“茶坊斗智”一场戏及其中 的三重唱、“虎口交锋”一场戏;《倒霉大叔的婚事》中常有福“春风吹得人心醉”、 魏淑兰“紧走慢走四里半”、“一句话说出口如同雷炸”唱段和“登门劝婚”、“月下 相会”两场戏;《风流母女》“五月黄梅还潮”一场戏和其中巧娣和金玉良几番对唱、 “九九重阳登高”一场戏和其中腊凤一段重点唱段;《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绝命洞 ”一场戏和其中巧英“咱生不能同床死同穴”唱段、“我活得好窝囊”一场戏和其中喜 凤一段重点唱段;《十品村官》“追彩凤”一场戏和其中田来顺“风吹芦叶在招手”唱 段等等,成了名戏名唱。戏能扣人心弦,让人久久不忘,有的戏可以成为折子戏单独演 出;唱能以情动人,让人发出笑声、洒下泪水,有些唱段已是众口传唱了。这些戏和唱 段,已在一个地区的群众中产生了影响,有的戏和唱段已经产生了全国性影响。一个戏 要有自己的剧种艺术特色和地方生活特色,观众看了戏听了唱才会感到亲近、亲切。这 就需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重视生活语言和生活细节的选择运用。这批优秀保留 剧目的剧种艺术特色和地方生活特色是浓郁的,人们的视觉听觉可以“觉”出其中的每 一部戏是那个地区、那个剧种的戏。不是说艺术“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吗?按照 这个逻辑,也可以说,地方戏艺术“越有地方性就越有全国性”。

其三,戏曲是舞台艺术,演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戏曲这一综合艺术要综合到演员 身上,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直接给观众演、唱,最终完成创作任务的。换一个角度说,观 众到演出场所来,首先是看演员演戏、听演员演唱的。优秀保留剧目需要一个好的演员 集体,特别需要一两个、两三个优秀的主要演员。《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最早是由 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扮演的,以后一直由她的弟子、梅花奖获得者马莉莉扮演。《李 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原是由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扮演的,现在由她的弟子、梅花奖 获得者高静扮演。《朝阳沟》中的银环原是由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云扮演的,该剧在文革 后作了重大修改加工,改由古文月扮演。她因成功扮演杨三姐和其它剧目中的主要角色 获得了首届梅花奖,至今她还在主演《杨三姐告状》。《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常有福 当时是由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扮演的,汤玉英成功扮演魏淑兰而获得梅花奖,现在已 由优秀青年演员常俊丽等接了班。《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的喜凤一直是由梅花奖获 得者许爱英扮演的。《十品村官》中的田来顺是由梅花奖获得者王书龙扮演的。《风流 母女》中的腊凤是由优秀青年演员沈惠兰扮演的。她十八年前扮演腊凤,和剧中人同龄 ,演出成功,一举成名。她演腊凤演了十八载,自己已近不惑之年,艺术上更成熟了。 她是县级剧团稀有的一级演员。这么多的优秀演员,先后在这些优秀保留剧目中担任主 演,出色地完成了创造主要人物形象的任务,为这些剧目争了光添了彩,受到广大群众 由衷的喜爱。群众称赞他(她)们把剧中人物“演活了”,干脆以剧中人物的名字呼唤他 (她)们,亲热得很。

“艺无止境”,一个艺术工作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的,一部艺术作品总是要不 断加工修改、不断提高的。这是从微观上说的。从宏观上看,社会在发展,群众也在前 进,一部作品要能比较长久地保留下来,也需要进行加工修改,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群 众新的欣赏情趣。这些优秀保留剧目,大体上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加工修改过程。据山东 吕剧院的同志说:“《李二嫂改嫁》的剧本究竟修改过多少次,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了。 ”“1957年拍摄戏曲艺术片以后,再次回归舞台演出时,从剧本、导演、音乐、表演又 一次进行了全方位的加工修改”。《杨三姐告状》原著是成兆才,中国评剧院于1957年 改编演出。1979年为拍摄戏曲艺术片,又精心加工了一次,减了头绪,集中于杨三姐告 状,强化了杨三姐的性格特色,重新塑造了杨厅长的形象,深化了这个戏的思想内涵。 《风流母女》的剧本作了七次比较大的修改,也进行了七次比较大的修排。《两个女人 和一个男人》剧组,多次请文化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看戏听取意见,还广泛听取观众意见 ,多次进行修改。《十品村官》搬上舞台以后,先后大改了12次,小改不计其数。其它 剧目也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多次加工修改。“十年磨一剑”,一个优秀保留剧目也是“ 磨”出来的。就是这些优秀保留剧目,要有更长的生命力也还要不断加以“磨砺”。

“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已经结束了。但愿它的影响能引起方方面面的 重视,它的经验能对编演戏曲现代戏的剧团有借鉴作用,以推动我国戏曲现代戏的进一 步发展。

标签:;  ;  ;  ;  ;  

重视精练优秀剧目促进现代歌剧发展_倒霉大叔的婚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