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李侃

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李侃

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401121

摘要:土地规划过程中,要提高土地规划的效果,就要因地制宜,使用先进的土地测量技术,保证土地测量工作的质量,使得土地规划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具有精确、实时、方便、安全等优势。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激活中国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规划;土地测量;测量方式

土地规划工作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传统的土地测量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土地测量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现阶段由于土地测量技术不断获得创新和发展,GPS和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土地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一、常用土地测量技术

(一)GPS技术

GPS技术具有良好的空间定位功能和导航功能,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GPS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数据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能够一次性进行大面积的土地测量,有效避免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大量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计算机技术与GPS技术的联合使用也提高了土地测量的处理能力[1]。

(二)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技术人员通过卫星对被测量地区进行观测,拍下卫星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数据信息再输送到土地测量技术人员手中,技术人员对传输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在土地测量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速度更快,图像也更加清晰,分辨率也达到了较高标准,遥感技术具有良好的视觉和分析效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直观地观察相关地区的地形地貌,并对相关地区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实现空间定位,对土地规划和管理的众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空间图形和数据管理的精准度也不断上升。遥感技术通过对卫星拍摄到的被测量土地进行分析,增大了测量范围,极大地方便了大面积土地数据分析管理的要求。遥感技术借助优势在土地测量中得到普及,提升了土地测量工作的简单程度。遥感技术的低成本性,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只缴纳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使用到实时性遥感技术,得到最新的土地资源信息,对于土地的规划和测量结果重要意义。

(三)全站仪技术

全站仪系统通过仪器间的交互使用,可以测量土地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测量倾斜距离,实现电子测距,测量水平距离,高度差的对边测量和偏心测量等等。

(四)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技术是用摄像设备对土地进行拍摄,分析图像数据得出测量数据。重点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将户外测量带到室内进行图像分析,得到较为精确的测量数据,又能减轻工作压力,无人机摄影的应用为摄影测量技术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土地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测量

土地测量工作开始前要分清土地利用的性质,结合土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对不同形式的土地的分类。合理利用不同性质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水系测量标准

在测量水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土地测量的规则进行,保证水系检测准确无误,在测量表面的同时,要有底部空间施展的空间范围,保证测量工具的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特别重视水田的测量,保证水系测量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正常进行[2]。

(三)避免土地纠纷

在测量时一定要分清土地归属,不论是学校、部队驻扎点等公共用地还是村集体用地,在测量过程中不能打破土地现有的归属权,要明确保障土地的权属关系,减少土地归属权的纠纷。对于新增的土地要明确登记,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对于土地所有权变动要取得所有有关方面回应,保证测量公平问题。

三、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一)土地利用调查

土地利用调查是指对测量的土地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区域的土地面积、使用方、使用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将调查到的信息进行土地利用状况地图绘制,直观地显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解土地是否按照登记要求,是否得到合理的利用以及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规划工作提供借鉴。GS技术可以有效高速地获取土地信息,GPS技术可以准确地采集土地信息,显示出变化的空间位置,对采集的数据加以编辑,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土地利用调查的面积大,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在数据分析中的难度比较大,精确度也比较低。随着土地测量技术的应用,土地利用调查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土地测量技术的科学化应用,可以保证土地分布测绘图的准确性,促进土地利用中各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后续土地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快捷地制定土地资源利用方案,保证土地利用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和技术性。

(二)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测量的主要目的,土地测量技术可以对土地的面积范围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作为我国相关部门登记的参考数据,为编写土地测绘报告提供数据依据,了解我国土地使用现状,勘测定界采集的数据更加精准,有利于土地规划。RTK技术可以进行定位,通过基站将信息反馈给流动站,通过流动站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计算,GIS系统数据库也可以完成土地的空间勘测,对土地数据进行管理,高效实施土地规划工作,便于鉴定勘测定界。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对土地动态信息的搜集,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主要包括土地总量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土地动态监测方法中,收集数据比较困难,可以得到的结论也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3]。随着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越来越精确,在土地规划过程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土地执法监察

土地测量技术应用在土地监察执法中,可以使执法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实施监控,可以快速地发现土地的使用状况,明确土地违法现场,最大程度地遏制土地违法现象的发生。

结语

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规划过程中发挥土地测量技术的技术优势,积极使用土地测量新技术,提高土地规划工作效率,做好土地规划工作,促进我国土地的良好利用。

参考文献:

[1]王颖.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实际运用论述[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66.

[2]张勇超.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石城县洋地村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416-421.

[3]刘旻.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6):101-102.

论文作者:李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李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