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腕带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情况的影响论文_苏珍美

 湖南省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82例为对象,再选择单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1例。选择常规方法管理对照组患者,选择标识腕带管理观察组患者,整理两组患者的各方面临床情况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32%比对照组51.22%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9.76%比对照组58.54%低,P<0.05。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以标识腕带对其身份信息进行管理,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的同时,改善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标识腕带

精神科中收治的患者均是患有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以及意识、思维等方面异常情况,护理工作中根本不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目前,临床上除了注重为精神疾病患者给药治疗,更注重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过临床上目前可以选择的护理方式诸多,其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均有着不同的有效性与适应性。本次研究旨在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使用标识腕带的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5月-2018年5月,对象纳入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2例为对象,再用单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24:17,年龄在23-58岁之间、均值是(32.84±2.09)岁,18例抑郁症、13例精神分裂症、6例狂躁症、4例其他精神疾病;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23:18,年龄在21-57岁之间、均值是(32.90±2.11)岁,17例抑郁症、14例精神分裂症、5例狂躁症、5例其他精神疾病。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表示法实施护理管理,其间以患者的面貌与外形、病床号、病房号等方面情况识别身份。

观察组:患者接受不同色彩标识腕带实行信息管理,腕带选择软橡胶材质,确保柔软无毒、防过敏,保证腕带的外表光滑,可以用笔记录信息,所用的笔需是专用标记笔,避免医院中的酒精、用水不小心滴溅而导致字迹模糊。腕带要设计纽扣,避免脱掉,设计可以调节腕带松紧度的小孔,保证手腕粗细不同的患者都可以带上,确保松紧适度的同时不会脱掉,同时也不会让患者的手腕皮肤被损伤,或者是对患者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本次研究中该组患者使用的标识腕带共5个颜色,包括红、黄、绿、蓝、白,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病情;红色腕带表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或者行为,黄色腕带表示患者存在自残与自杀等方面的倾向,绿色腕带表示患者会有逃脱等方面的倾向,蓝色腕带表示患者存在自闭的问题,白色腕带表示患者是普通病情。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就发给其对应颜色的腕带,腕带上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再给腕带进行号码标记;注意给患者佩戴腕带时要通过2名护理人员共同确定患者的信息,署名后给患者戴在左手腕上,但要避开伤处。给患者与其家属讲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叮嘱其不能自己将腕带取下来,要一直戴到出院经院方收回。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及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情况,计算两组相关情况出现的几率,将获得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32%比对照组51.22%低,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科中收治的患者均患有精神疾病,其心理状态与行为均呈异常、紊乱状态,常见其情绪异常激动与不安、恐惧等,故而正常情况下不能和护理人员有效沟通与交流,导致精神科中的各项护理工作实施难度较大。通常精神科管理患者时是选择封锁管理制度,不过患者需要进行多项检查与治疗,故而需要离开病房接受检查与治疗,此时患者容易逃跑或者丢失的情况[1]。近年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上对该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也是高度关注,故而应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

通常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经过患者的名字、床号等基本情况识别其信息,整个护理工作中内容并不细致,其间极易出现各方面情况,且护理人员的工作风险性较大[2]。标识腕带上会书写着患者的基本信息,能够显示患者住院期间的多种信息,通常患者不能正确或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则腕带颜色可以给护理人员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让各项护理工作的警惕性、准确性更高[3]。孙淑贤[4]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护理标识管理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15%比对照组36.7%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比对照组75%高,指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腕带标识能够有效健全精神科中的护理流程,避免护理过程中发生多种不良事件,或者是身份错误识别等方面问题。护理人员通过患者腕带颜色的识别,可以使其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让护理工作中的危险系数有效降低[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标识腕带管理,患者戴上腕带后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充分缓解,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也有效增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更好的护理干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32%比对照组51.22%低,仅出现了2例药物用错、1例医嘱抄错的情况,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9.76%也比对照组58.54%低,其中换班1例、辅助检查2例、识别错误1例,P<0.05。

综上所述,标识腕带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有着积极影响,能够减少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也可以减少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郑爱喜,刘敏.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4):334-336.

[2]尚文娟,焦宁波.护理标识改良对精神分裂症首次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3396-3398.

[3]张淑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标识管理安全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37.

[4]孙淑贤.自制护理标识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2):117-118.

[5]盛桂梅.护理标识在临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4):180-181.

论文作者:苏珍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标识腕带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情况的影响论文_苏珍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