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区角操作材料的提供与指导论文_陈小琴

数学区角操作材料的提供与指导论文_陈小琴

陈小琴 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小学校 401220

摘 要: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告诉我们:“幼儿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要向幼儿提供这种适宜的环境,使其从中找出发展自身潜能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区角 操作材料 幼儿园

数学区角活动是完成幼儿园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和机会。数学区角作为幼儿自选活动的区域,它不同于教师亲自施教的分组教学。分组教学的教育价值是显性的,而区角活动则是通过在活动区提供一定的材料,由幼儿自由选择、操作,达到学习或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其教育价值往往是隐性的。幼儿在数学区角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一、操作材料的提供

1.注重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数学知识是非物质知识(物体外部特征的知识),亦非社会知识(社会公认而形成的知识),而是观察不到的逻辑数理知识,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2-7岁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逻辑阶段(表象思维、直觉形象思维为主)水平,因此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是直观形象、能够操作的,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如学习4的组成,可以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图片(一面红色, 一面黄色),幼儿做翻片片游戏,先把图片红色一面朝上一字排开,幼儿翻一张图片(即三个红色图片,一个黄色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4可以分成3和1......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

2.注重操作材料的趣味性。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幼儿易对色彩鲜艳、好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班数学区角中的“摸图形片”游戏,教师是供一个大口袋,口袋里装上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片片,引导幼儿凭手触摸感觉,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孩子们百玩不厌;中班幼儿玩“娃娃百货店游戏,通过对实物粗细不一的笔、厚薄不一的小图书、大小不同的球等幼儿熟悉的日常用品进行的分类排序,培养了幼儿的比较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由于幼儿感兴趣,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开展“娃娃百货店”的游戏。

3.注重操作材料的多变性。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并决定思维的发展,动作方式越多样,思维内容也就越丰富。因此,要提供给幼儿多变的操作材料,促使其在操作中进行多变的探索。如“图形分类”活动,操作前先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寻找图形的多种特征,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变换分类方法;如按大小不同分类,按颜色不同分类,按形状不同分类,如果这些图形只含一种图示,那只有一种分法,没有多角度思维的余地,限制幼儿思维的发散,而多变的材料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4.注重操作材料的层次性。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一刀切”地供给幼儿操作材料,难以适合不同程度幼儿需要,就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那教师就应该为这些幼儿准备一些难度高于或低于本层次发展水平的操作材料,使得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二、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区角活动的指导

1.观察、了解、分析。从“幼儿在前”的观念出发,教师指导的前提是充分掌握幼儿的情况,幼儿操作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有些幼儿不明白要求和做法;有的幼儿盲目、随意,不按要求做;有的幼儿感到困难,完成不了操作活动;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安排操作活动等等。因此,教师要自始至终进行观察、分析、把握好指导的时机,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

2.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幼儿的操作。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要用启发性的提示或暗示去指导幼儿的活动,以激励幼儿积极思维,切不可直接告诉幼儿,不能代替幼儿思维,要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己判断、自己思考,如:在进行大班的数学活动“二等分”时,教师提供多种图形片,当幼儿不知如何操作时,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提示幼儿:“动动脑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份?”如分的不一样时,可引导幼儿比较两份的大小,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对,从而再次尝试寻求方法。

3.帮助调换操作材料。当教师发现幼儿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现象时,就应帮助幼儿选取适合幼儿发展程度的材料,让幼儿努力够得到。比如:大班学习5的组成活动“分两份”时,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有5的分合式底板和雪花片,幼儿将雪花片在底板分成两份。当出现困难时,教师及时调换范例板,让幼儿玩填补数的游戏、降低了层次,而对能力强的幼儿,我们鼓励他尝试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将6、7分两份,超前学习6、7的组成。

以上是几年来在开展数学区角活动中,就教师如何提供材料及如何进行指导提出的几点看法。总之,教师应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多变性、层次性,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区角活动的指导时,要先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之所在;然后通过启发性语言,调换操作材料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赏识幼儿,相信幼儿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数学区角活动的教育作用,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欢欢 幼儿园班级数学操作材料的使用与开发[D].河南大学,2014。

[2]胡晓静 试论如何精心投放数学区角的活动材料[J].成才之路,2015。

论文作者:陈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数学区角操作材料的提供与指导论文_陈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