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月经量影响评价论文_刘带丽

望城区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月经量影响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对比两种方式对患者的效果和月经量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量,治疗后实验组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50.36±5.67、45.39±7.67、39.64±7.0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和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发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比较大,有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月经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切除的更加彻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选择性内膜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月经量

子宫内膜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良性子宫内膜病变,是女性的常见病,发病会引起阴道流血严重可导致不孕[1]。初期患者症状不明显时容易出现误诊,临床治疗是将息肉清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刮宫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误诊率比较高,容易出现漏诊,导致患者不孕,随着医学的发展,选择性内膜切除术被广泛应用,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2]。本次研究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特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一般方法

1.1.1资料来源及分组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2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29.25±5.31)岁,实验组46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3指46岁之间,平均年龄(29.62±4.98)岁,在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下,得出上述92例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极小,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1.2纳排标准

(1)所有患者为女性;(2)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3)排除所有严重并发症患者;(4)排除所有其他子宫内病变的患者;(5)上述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3]。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叮嘱患者手术前6小时禁食,将膀胱排空,取患者膀胱结石位,对患者进行内外阴部消毒,采用宫颈两唇钳在宫颈前位置进行宫颈管扩张,将宫腔镜置入宫腔内部进行检查,检查记录子宫息肉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信息,采用刮匙定点刮除术,将宫腔内息肉取出,对宫腔进行搔刮,然后经宫腔镜检查确定是否刮除干净。

1.2.2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对照组,宫腔镜检查法同对照组,检查记录完子宫息肉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信息后采用环状电极对息肉进行切除,功率设置为(75±5)W,切除后对宫腔进行搔刮,然后经宫腔镜检查确定是否刮除干净[4]。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妊娠和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使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经血量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复发情况和妊娠率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变化情况

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数据经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的经血量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经血量对比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比较常见的良性子宫内膜病变,是由子宫炎症或者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月经量过多和阴道出血,严重可导致不孕,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的治疗是将息肉剔除,传统的方式为刮宫,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复发率比较高,容易导致患者不孕,近年来随医学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以准确观察到患者宫腔内部的具体形态,提高对息肉位置大小数量的准确性判断,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和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对比其治疗效果。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治疗后实验组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发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比较大,有意义(P<0.05)。说明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比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效果好,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选择性内膜切除术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选择性内膜切除术的治疗准确度比较高,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月经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切除的更加彻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盛丽.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5):144-145.

[2]李娜,崔潇华,孙敬芝,等. 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6,14(5):67-68.

[3]陈静.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66.

[4]庄文月,左欣,朱红娣. 宫腔镜引导选择性内膜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综合疗效及复发率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7):44-47.

论文作者:刘带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月经量影响评价论文_刘带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