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愿中国妇女的明天更美好--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9月5日)上的讲话_邓小平理论论文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愿中国妇女的明天更美好--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9月5日)上的讲话_邓小平理论论文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愿中国妇女的明天更美好——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九八年九月五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妇女论文,五日论文,更美好论文,展望未来论文,第八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姐妹们、同志们:

金秋时节,第八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各族各界妇女代表相聚北京,总结五年来我国妇女运动的成功经验,确定妇女事业发展的跨世纪宏图大略,选举新一届的全国妇联领导班子。这是中国妇女界的一件盛事,它将作为中国妇女运动向前推进的又一新起点而载入史册。这次大会,是一次民主、求实的大会,是一次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次圆满成功的大会。我相信,面对充满希望的21世纪,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按照妇女八大提出的发展目标,中国妇女运动一定会用更加辉煌的业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浓墨重彩,再绘新篇。

此时此刻,十年前我接受组织安排,迈入全国妇联机关大门的情景和感受,十年中与姐妹们风雨同舟,在实践中跋涉前进的追求和探索,历历在目,尽现眼前。我从一个妇女工作的“门外汉”,在社会实践中,从同志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妇女工作的理论和知识,尽自己的力量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在即将告别我已深深眷恋的妇女工作岗位之际,我衷心的感谢一贯关心支持妇女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深深的感谢与我同行的全国妇联书记处和各级妇联干部,我还要向在十年中为祖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姐妹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

这次大会的工作报告,很好地概括了五年来我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工作的成功经验,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我这十年工作的切身体会。在这里,我还想再谈三点意见,与姐妹们、同志们共商共议。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就包含着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加以广泛传播和深入实践,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下去。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也指引中国妇女运动实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发展。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引中国人民成功地开始了一场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革命,也开辟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新纪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新发展。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中国妇女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结合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全面、正确地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全面、正确地领会和掌握党的十五大精神,应十分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坚决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从总体上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尤其要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认真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贯穿到我们的一切工作中去,推动我国妇女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长期以来在我国妇女运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就是这一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国广大妇女的不断进步,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妇女工作的显著成绩,都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贯彻执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社会成果。我认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就包含着要始终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加以广泛传播和深入实践,一代人一代人的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下去,在妇女运动的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都总结出新的实践经验,谱写出继承和发展的理论篇章。这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责任,也是妇联组织在政治上清醒、理论上坚定的表现。

三是要根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正确分析中国妇女的生存、保护、发展现状;回答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中国妇女运动的根本目标是在法律上、事实上实现男女平等,争取妇女的全面发展进步;确定妇女运动的战略任务是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确定妇女发展必须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不断开创妇女事业的新局面。特别要认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妇女解放的历程同样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具有地区间的差异性;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相伴随,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需要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另外,对于中国妇女运动来讲,面向世界、开阔视野,也十分重要。关注国际妇女发展的进步潮流,学习和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经验和科学作法,包括了解和吸收国外妇女理论研究的进步思想与观点,对于我们开展妇女理论研究,指导妇女工作,大有益处。总之,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始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第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作“四有”、“四自”新型女性是广大妇女的目标和追求。

十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科学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一致的行动,是将中国妇女凝聚成一个整体,在新征途上共同奋斗的力量所在。为此,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妇女中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十分迫切艰巨。当前,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篇章,用简明而深刻的语言,科学揭示了革命队伍内部同志之间,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实质,高度概括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崇高思想境界。此后,“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的章程。今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更有必要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妇女群众中倡导起来,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要落实在为人民服务上。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不论哪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务高低,都应当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新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大批妇女先进分子,最可贵的共同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那些自强创业的下岗女职工,在社会急需的服务领域里开辟生存发展的途径,服务于社会,服从于国家和集体利益,很好地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她们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最好的实践者,是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指出,要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重申毛泽东关于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思想,要求大力倡导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我认为,在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广大妇女中弘扬“四有”、“四自”精神,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必须融入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这五种精神,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弘扬正气、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生活的思想道德,为新时期的“四有”、“四自”精神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激励广大妇女勇敢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去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一下学习问题。首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不仅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客观世界的实际,也要联系主观世界的实际。希望广大妇女干部自觉将学习理论同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结合,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自觉地刻苦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经验,是广大妇女干部保持好的思想、好的作风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向知识经济前进,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更加重要千百倍。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当今时代是要求我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在这种世界大势之下,各级妇女干部的学习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我国的妇女儿童事业就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

第三,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妇女现状,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这是做好妇联工作的基本思想方法。多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针对新时期妇女面临的最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发挥妇女作用手提高妇女素质这两个关键环节,从工作对象、工作方法、活动形式等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突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工作对象上,我们突出以女性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特点,立足于广泛联系妇女群众,把工作做到各界妇女中去。1987年前后,为了加强改革开放时期的妇联工作,我们曾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城市妇女工作的对象、任务、渠道、方法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妇联作为联合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应该面向各族各界妇女开展工作,把工作对象确定为四大类,一是农村妇女,二是街道妇女,三是企业女职工,四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及各界爱国上层妇女;提出要在继续做好农村妇女和街道妇女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女干部、女知识分子的工作,配合工会共同做好女职工工作。当时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扩大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这对于妇联组织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切实地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至关重要。应当说,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是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欢迎和认可的,是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和帮助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还要做得更实、更好。

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妇联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唱好主角,更当好配角,在配合与协调中拓宽妇联工作的领域。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妇女发展是社会的系统工程。由于妇联组织性质和社会职能所决定,妇联在很多时候要甘当配角。就拿妇联组织承担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这件事来看,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工作创造。虽然我们是协调办事,是配角的位置,但通过这个机构去促进政府制定政策和措施,使妇女儿童工作有了组织机构上的保证,使妇女儿童事业能够在政府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向前推进。这就说明,妇联组织在这方面的配角作用,已经和政府的主角职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应当说,妇联组织承担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是我们争取领导,依靠领导的有利工作渠道,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依靠群众,政群结合的好的工作形式。还有,我们为开展三项主体活动而成立的有20多个部委参加的协调小组,也是很有工作成效的,这就是中国特色。总之,通过处理好当主角与当配角的关系,我们解决了一个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摆正工作位置,把握妇女工作方向、方法的问题,也解决了一个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了解妇女工作,把妇女工作逐步纳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问题。

在活动形式上,我们紧紧围绕党的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妇女工作,立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到了一种把妇女群众最广泛的动员、组织起来,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地位,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载体。这就是,在城乡妇女中开展的“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到现在,这三项主体活动已成为妇联工作的特色和标志。当我们回头再看的时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三项主体活动的十年道路,的确走的不容易。当初,对于我们配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搞“双学双比”活动,有的同志不太理解,我们就在广大妇女中进行发动,在妇联组织内部统一思想,向各级党政领导及全社会反复宣传。最主要的是,我们用这项活动所取得的社会效果,证实了围绕党的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妇女工作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以三项主体活动为载体是符合妇女群众需求的好形式。十年耕耘,几多收获,广大妇女直接受益,妇联干部经受了考验和锻炼,也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讲,由广大妇女自觉参加的三项主体活动,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神建设中,功不可没。

在妇女权利问题上,我们立足于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并着力维护妇女的政治和经济权利,提高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一律平等,这就为我们全面维护妇女权益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在我国,实现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尤其是着力提高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号和宣传,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律规范,政府的行政责任,社会的共同行动。但我们一定要让广大妇女懂得,国家对妇女权利的法律政策规定,只是给妇女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保障,任何女性都不可能省略自身在男女平等发展进程中的艰苦奋斗,现实中男女平等权利的获得,最终要靠自己去争取。尤其是我国的女知识分子、女科技人员、女领导干部和女性管理人才,要自觉成为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妇女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们始终注意处理好妇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广大妇女的长远利益,妇女事业的长期发展作为工作的着眼点,使妇联工作具有前瞻性,具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呼吁社会,不懈努力,创办了今天的中华女子学院,有了一个我们自己的培养新型女性人才的基地;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优生、优育、优教的“三优工程”,效果显著;为了救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女童,为了明天的合格母亲,我们在全国实施了“春蕾”计划,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为了加快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全国妇联先后四次配合中组部召开会议,制定目标规划,不懈地推动落实。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和长远利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广大妇女工作者,特别是妇联干部,既应重视解决好妇女儿童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得长远,看到她们的长远利益和发展。为妇女儿童的明天而努力,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贡献,我们责无旁贷。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着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抗洪救灾斗争,被抗洪前线军民众志成城,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抗洪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所震撼。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百万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表现出了团结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困难的时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是不可战胜的。对于中国妇女来讲,这种抗洪斗争精神,将激励广大妇女在新征途上自强创业,奋力拼搏。

姐妹们、同志们,我就要离开工作岗位了,好像还有许多的话要告诉大家。但此时,我最想表达的,就是再一次对大家献身妇女事业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最真诚的敬意!你们是时代的骄子,因为你们正面临着世纪之交的大好机遇;你们是时代的强者,因为你们在改革和建设的大潮中搏击。我将为你们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为你们的每一步跨越而欢欣。愿你们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标签:;  ;  ;  ;  ;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愿中国妇女的明天更美好--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9月5日)上的讲话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