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的基本框架,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的建设占据着所有建筑工程的一大部分,它的建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提高了国民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在我国人均用力较少的情况下,使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引来了很多的重视与关注,同时使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一线、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发展新趋势。而高层建筑动辄十几层、几十层,其必须具备稳定性和牢固性,并能够抗风、抗压,因此其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在确保施工技术到位的同时还必须保障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尤其是与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很大关联的城市建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花样和现代化特色。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逐渐的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青睐。但是建筑施工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对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施工程序复杂、露天操作的项目。高层建筑相比于底层建筑还存在着很多的自身优点:建筑的层数多、高度高,因此其工程量和技术的要求更高;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高层建筑的地下埋深深度相对于一般建筑要更深,一般情况下在5米甚至更深;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至少为两年左右,这就要更多地考虑到雨期和寒冬季节;施工的强度大,对建筑人员的要求较高。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类型
2.1 现浇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是建筑物中主要承载水平载荷的墙体,一般来说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一般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即搭好框架模板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结构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拆模,而剪力墙结构就形成了。现如今,混凝土浇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除了材料配比上的区别之外,操作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控制速度和量,并振捣均匀。需要特别重视的是模板的制作,现浇剪力墙的模板主要有大模板和滑动模板两种,很多高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主要采用大模板的施工技术,能够统一完成模板安装,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提高结构施工效率;有些高层建筑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方案,这种模板的拆卸安装灵活,适合复杂结构。
2.2 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和现浇剪力墙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是采用模板现浇的方式来建设完成,但是剪力墙结构是以剪力墙为承重关键,筒体结构是以多个按结构排列的混凝土桩柱为承重关键。在一些酒店式建筑、商场建筑中有很多都采用筒体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打造出相对宽阔的内部空间,并且便于内部空间的多样化分割。筒体结构所使用的模板也有大模板和滑动模板两种,另外还有组合模板,即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组合出来的模板。高层建筑的筒体结构有内筒和外筒两部分,由楼板连接内外筒,因此内外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而楼板的跨度一般要在十米左右。
2.3 现浇框架结构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建设时,框架结构是依照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所有承重框架,然后仍是以模板的形式来进行混凝土现浇。这种框架式结构是最为简单的高层建筑结构,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结构中,可以缩短工期,实现施工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浇框架结构的施工也比较简单,但是其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框架施工需要确保所有框架墙体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和模板来搭建完成的,之后再进行浇筑。在施工中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法:组合式施工、整装散拆施工、滑模施工。
3关键施工技术
3.1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是进行模板施工时首先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要选择质优的模板面板材料,模板设计时,还要考虑符合混凝土的要求,如必须考虑混凝土的观感和质量,施工前多考虑多层板和大钢模两种材料。此外,选择施工材料时,要求材料要具备维护方便的特点,并且可循环利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完成模板工程的施工。
3.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前,要对钢筋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送往施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合格。在钢筋使用之前要再次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钢筋,必须搬离施工现场,弃之不用。选购钢筋时要参照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钢筋分类堆放,避免钢筋存放过程中出现腐蚀现象,并保证施工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接头方式。对结构相对稳定的工程选择套管连接方式,对3层及以上的楼层施工时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方式。
3.3高层建筑地基与测量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地基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如果高层建筑的条件、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持力层较深、土质复杂、地下室埋置深度不足的情况,需要采用桩基的模式,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桩,已在实际中使用较长时间,且质量也有着较好保证。针对承载力方法,正确使用预应力空心管,实现较大承载能力的状态。从实际来看,预制桩在地下水位区的使用方面较广泛。不过,预制桩也存在缺点,特别是造价高、截桩困难、钢量消耗大等问题,对实际使用造成影响。所以,多是采用现浇桩的方法进行地基施工。这主要是因为现浇桩具有造价低、适应性强的特点,并已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模式,非常适合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对于基础埋置特别深的情形,施工技术的难度较大,且施工的安全系数低,相关的安全保护不容易实现。这就适宜采用沉井法进行施工,可以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其技术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来进行材料配比,在进行浇筑时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指导和监督,当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一般是用大型的混凝土搅拌车进行现场浇筑,一旦开始浇筑就必须持续浇筑完主体结构部分,可以多台浇筑车共同运作。浇筑结束后还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以防止混凝土固结太快造成裂缝。
结束语
高层建筑主体主要包括地基础基础和主体结构两部分,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层建筑施工时,必须重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现代建筑质量和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建筑的稳定性,确定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呢,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完善,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大龙.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放,2016(5):71.
[2]付国军.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72~73.
[3]崔捷.主体结构的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8):156.
[4]林钢.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22~23.
[5]李坚,周杰,张成林等.混凝土坎台与主体结构同步浇筑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4):472~474.
论文作者:黄庆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主体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