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设论文_赵传勇

电能替代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设论文_赵传勇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仪征 2114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同时城市雾霾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改善现阶段的大气环境,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制定相对应的电能替代战略,明确电能对电力电网终端能源消费的作用,并提高其比重,是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地推动电力企业经济的发展。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应用电能替代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雾霾的状况,使人们的健康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电能替代;发展;策略

1电能替代发展现状分析

电能替代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改良终端能源结构,促进环保的效果。电能替代包括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农业生产电气化等多种方式,替代产品涵盖热泵、蓄能、电锅炉、电熔炉、电采暖、农业电排灌、岸电工程、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技术领域。

1.1以电代煤

以电代煤,作为工业加工与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实施电能源项目的重要内容,这种以电代煤的方式,起到了建设污染排放的作用,为构建低碳绿色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电代煤是根据采暖理论,将人们生活中的取暖设备及燃煤锅炉全部改成用电的模式,改变其发热的方式。现阶段我国以电代煤主要推广的项目涵括了厨炊、热泵、电锅炉、电热膜、发热电缆、碳晶这七个项目。以往我国工业生产用热的过程中,将煤作为主要生产的材料之一,但在电力技术不断提升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电替代煤,比如电窑炉、蒸汽电锅炉及热水电锅炉等。

1.2以电代油

以电代油是一种将油动力改变为以电为主要动力的模式,以电代油的项目实施目的主要是降低燃油的排放率及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电代油项目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比如交通领域涵括了轨道交通、机场桥载设备、低速电动车、电气化铁路、港口装卸、船舶岸电等,在石油生产领域中,以电代油项目可以应用在石油管道运输的过程中,并且目前挖掘石油时常应用的电力钻机也是电能替代技术。另外,在农业生产领域方面,应用范围也非常的广泛,目前已有超过近60%的农业设备及机械都应用了以电代油方式,为农业的生产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实现了资源再开发的目标,比如农业的脱粒作业及电排灌等都应用这种方式。

1.3其他替代方式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以外,电能替代还包括以电代气、电能输送等实施方式。以电代气主要是用以调整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从燃烧气体能源的特点、使用的主体和领域看,以电代气的优点主要体现为经济高效、安全可靠、便捷清洁,缓解燃烧气体能源的供应压力等。电能输送指的是我国的西部、北部的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向全国各地进行输送,实现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移,在终端实施电能替代,解决东中部能源消费瓶颈问题。

2存在的难题

2.1行业内部

(1)电能替代的重点是在电锅炉、电窑炉、热泵、家庭电气化、电动汽车和港口岸电等领域实施电能替代,往往采用的都是一些新技术,所以需要市场开拓人员在向各类客户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时,不仅要了解客户实际需求、替代设备的负荷特征及实际运行中的经济效益,还要及时了解各行业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等。但是,由于供电公司相关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且多数为其他岗位人员兼职电能替代推广工作,使得推广工作难以高效进行。(2)电能替代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带来的是电网负荷的转移,部分较大的电能替代项目将受到现行电网结构的限制,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电网结构,由此而引起的电网技改项目需要经过内部审批,客户往往会因为周期较长、审批环节多而消极报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电能替代作为近年来倡导的新理念在各行业客户中的认知度仍普遍较低,加之中频炉、热泵等替代技术的一次性改造投资较大,也成为影响电能替代技术普及的一个价格门槛。“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推进,煤炭行情的不稳定及电价激励机制的不明显,也使得电能在项目运行的经济性上与其他能源相比缺乏明显的竞争力。(4)电能替代项目业扩报装环节与常规能源项目没有区别,未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使客户感受不到供电企业推广电能替代的决心,往往也会消极报装。

2.2社会层面

(1)部分地方政府按照统一部署相继出台了电能替代项目的支持性政策,但是在政策的落地操作及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扶持投入等方面尚未形成配套机制,对电能替代客户选用节能环保设备缺乏完善的激励措施,造成客户报装的积极性不高。(2)由于新型替代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成熟,工商业客户对于先进替代技术的信息比较闭塞,经过长期的发展,对固有的生产模式依赖性比较强,加之对新技术、新设备经济效益的不了解,不会主动去引进新技术,对同行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普遍持观望态度。

3推广电能替代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3.1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民众的作用

电能替代不应该仅仅是企业的业务类型,还必须要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共同努力。当然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为电能替代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并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电能替代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提供人力和物力、资金的基本支持,实现电能替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相关企业进行政策性的扶持,可以通过税收等方式实现合理的支持,除了对企业进行电能方面的补助之外,对于那些使用电能的居民发放一定的补助,真正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氛围,实现相关知识的普及,只有这样才能为电能替代的推广提供必要的保证。

而电力企业作为推广电能替代的主力军和核心,可以对行业内的新生企业进行资源方面的沟通,尽可能说服企业采用电能,与此同时可以进行绿色能源的研究;对于那些还在利用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企业进行沟通,同时积极寻找绿色能源,真正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3.2大力使用先进技术,加快电能替代的步伐

首先在工业方面,政府需要对转型不成功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做出及时的淘汰,对于积极采用新能源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科学工作制度的建立,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其次,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绿色出行的推广,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还可以引入先进的资金和技术到绿色出行上,比如新能源汽车等等,减少石油等一次性能源的利用,减少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应该对绿色出行的配套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检查,实现竞争力的提高。

3.3丰富相关资料,实现客户需求的合理满足

首先政府一定要对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竞争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对于现阶段的能源信息进行收集,包括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预测;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宣传提供了渠道和途径,可以借助网络来加强电能替代的宣传,帮助人民群众对其价值和优越性加强了解,并对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而电能替代技术是确保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项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裴海波,李德智,韩婉娇,郭万祝.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18(06):45-48+56.

[2]李生权,杨健.电能替代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智慧电力,2017, 45(08):70-74.

论文作者:赵传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电能替代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设论文_赵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