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赵欣

赵欣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云南昆明 650204

摘要:目的 探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本院实施肝胆外科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并分别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vs69.77%),P<0.05;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恢复其胃肠道功能,提高临床效率。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肝胆外科术;胃肠功能

肝胆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胆盐合成与肝肠循环障碍,故大多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其胃肠功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继而影响其康复效果。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人体生理功能营养补充方式较为符合[1-2]。故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选取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本院实施肝胆外科术治疗的86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21±2.40)岁;有1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12例行肝肠吻合术,有1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3.17±3.08)岁;有1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13例行肝肠吻合术,有1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心脑肺等重要器脏疾病者与妊娠、哺乳期孕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行肝胆外科手术前均实施盲插鼻肠管,手术过程中于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置入鼻肠管。

观察组患者术后24h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1d经鼻肠管将200ml生理盐水缓慢泵注,其速度为20ml/h;术后第2d同样经鼻肠管将200ml温开水泵入,其速度控制在50~60ml/h之间;术后第3d经鼻肠管将400ml温开水泵入,其速度控制在80~100ml/h之间,并持续3d后,于第6d转为常规肠内营养支持。

对照组患者则在术后第3d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步骤与上述观察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腹胀症状完全消失,肛门排气正常,无并发症)、有效(腹胀症状及肛门排气改善明显,有少量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效率×100%。采用瑞士生产的MKⅡ型酶标免疫检测仪(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提供试剂盒)对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预后营养指数(PNI)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胃肠道功能指标为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肝胆外科手术的优化与发展,人们越发关注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大多肝胆外科患者因应激环境,即长期感染或长期缺氧的影响,其机体代谢均发生紊乱与异常,故胃肠道黏膜呈严重缺血与缺氧状态,并对胃肠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3]。而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胆外科患者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时,则会导致其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术后预后效果造成极大影响。

患者在实施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需禁食6至10h才可食用流质食物。而患者机体在此期间呈高代谢状态,故能量消耗较快,其蛋白质易被分解,继而导致机体中的脂肪代谢与糖类代谢发生紊乱,严重者可引发高血糖或低蛋白症。故应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继而有效避免与降低并发症出现,加快机体康复,并顺利出院[4]。胃移动运动符合波为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胃移动运动符合波的传导速度,继而增强其收缩能力,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有效恢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操作简单,且对医师操作水平与医疗设备的要求较低,故患者医疗费用较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可高达95.35%。由此可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可加快患者恢复。

此外,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黏膜会发生萎缩,继而引发感染情况。在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可满足患者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继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胃肠道黏膜受损得到及时修复,充分发挥其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功能[5]。故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其ALB、PN、IPA胃肠道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加快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帮助患者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故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作威.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疾病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05):22-23.

[2]夏勇.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9):106-106.

[3]胡念东.不同处理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393-8393.

[4]解寒冰,夏云展,薛建锋,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33-35.

[5]苏青.早期肠内营养在促进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0):4157-4158.

论文作者:赵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赵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