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心理机制_心理咨询论文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心理机制_心理咨询论文

心理咨询与治疗发挥有效作用的心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咨询论文,机制论文,作用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作者选取了几种有影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着重分析了它们关于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心理病理基础、心理咨询与治疗目的、过程及相关技术。认为,这些迥然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的心理机制是使咨询和治疗对象的认知得到改变,情绪情感得到调整,行为得到矫正。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机制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给人们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冲突、危机与压力,造成了更多更严重的心理不适应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对于自身大多数生理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对大多数生理疾病也具备了一定的控制和治疗的能力,但是对于自身心理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却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治疗至今,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涌现出了多种学派、体系。仅仅在美国,1959年哈珀(R.A.Haper)就认定有36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到1976年帕洛夫(M.B.Parloff)发现心理治疗的方法有130多种;到了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则报告心理治疗学派可能多达400多种〔1〕。

过去,各学派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它们各自强调自家的理论观点及方法,否认和排斥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及方法技术。

近年来,许多心理咨询家与治疗家逐渐抛弃了各自的门户之见,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病人的所有问题。研究表明,各种不同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很接近〔2〕, 而且不同疗法各有千秋。因此,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各学派相互对崎、争论的局面结束了,出现了多种理论与方法兼容并蓄的整合倾向,这种整合倾向特别体现在折衷主义治疗的兴起上。1982年,史密斯(D.Smith)曾对美国心理学会中临床心理分会及咨询心理分会的400 多名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咨询家与治疗家的理论倾向以折衷主义的取向最为突出。

折衷主义治疗和整合趋势的出现,证明在各种不同治疗理论及方法、技术的背后隐藏着某些共同的东西,即心理咨询和治疗之所以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是因为不同治疗理论与方法中存在着共同的心理机制——来访者或病人认知的改变,情绪情感的调整及行为的矫正。

大多数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都认为,来访者或病人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无不表现为认知模糊或认知偏差甚至错误认知,在情绪情感上有焦虑、紧张、害怕、担忧、恐怖、抑郁等,行为上尽管表现各异,但都以不能很好地与外界协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为特征。心理咨询与治疗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或病人澄清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或引导病人认清自己在认识上的偏差,改变其错误的认识,同时促进来访者或病人的情绪情感向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变化,改变和矫正他们的一些与外界不相适应的行为,养成新的良好的适应性行为习惯。

下面列举几种主要的、有影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其方法,分别从关于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基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目的等方面来说明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方法是如何发挥它的有效作用,改变病人的认知,调整他们的情绪情感,从而矫正他们的行为。

一、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认为神经症(弗洛伊德学说中涉及的神经症主要是歇斯底里、强迫症和恐怖症三类)的症状和梦的显意相同,其背后都隐藏着隐意,并且与病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在人成长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其早期阶段,被潜抑在无意识中的未得到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欲)以症状的形式得到幼稚的满足。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的核心问题即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紧张、恐怖的体验,有焦虑体验的人无法意识到恐怖的具体对象和原因,所以焦虑也常被称为“无原因的恐惧”。弗洛伊德在早期曾提出焦虑来自对性冲动的压抑,由于力比多受到压抑得不到正常渲泄,就转化为焦虑或以焦虑形式求得渲泄。后来,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研究了自我机能学说,修正了他以前的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自我先对力比多进行压抑,被压抑的性冲动转化为焦虑的,而是有些自我预感到某种危险的存在,因而产生了焦虑,为了防止焦虑的发展而对力比多的要求实行压抑,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某些特别技巧,对急于寻求表现的性冲动予以化装,使之以神经症症状的形式表现出现。这样既使力比多的能量得到了渲泄,又使自我逃避了焦虑和痛苦,但却形成了症状。

精神分析的治疗就是要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冲动或无意识动机,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领悟的实质就是认知的改变。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也是它的目的和主要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经典的精神分析通常要经过一年或更多的时间,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病人都会出现移情,即病人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移情的出现表示病人的力比多离开了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治疗者,是病人阻抗无意识动机意识化过程的无意识策略,病人常常不知道移情的本质和意义。尽管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障碍,但它却是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个阶梯,因为它是病人对症状领悟的重要来源,因此移情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曾写道:“治疗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迫使力比多离开症候,而集中于移情作用;第二,极力进攻移情作用而恢复力比多的自由……〔3〕。

从以上分析可见,精神分析治疗的关键和主要工作是帮助病人产生对自己症状的无意识动机的领悟(即认识到童年期性冲动的压抑是焦虑产生的根源),而要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必须以病人发生移情(病人情绪情感的变化)作为阶梯和手段,只有能产生较明显移情的病人才能得到治疗。领悟产生后,焦虑也就随之消失,症状消失,病人的行为也就正常了。总之,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认知的改变,既要以情绪情感变化作为手段,又必须以其情绪情感及行为的调整作为结果。

中国的精神分析治疗——认知领悟疗法的创始人钟友彬认为,病症的“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情绪在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用儿童的态度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4〕。

在认知领悟疗法中,尽管钟先生把领悟(认知的改变)放在治疗模型的重要位置,但不难看出,他工作的重心集中在病人的意识领域,他的领悟包括引导病人更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以前的恐惧、焦虑的毫无意义及行为的可笑和幼稚性,认识到成人的逻辑、感情、行为方式与儿童式的思维、感情及表现、行为之间的不同,并努力改变自己儿童式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可见,钟先生强调认知的改变是情绪行为改变的前提和基础,三者都转变了,心理治疗才算发挥了作用。

二、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是以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作为基础的,认为人的变态行为就是他的心理病理变化本身。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学习(如刺激——反应学习、操作学习、模仿学习等形式)而获得的,而且人的大多数的行为习惯是适应性的,即能够帮助个体满足生物的或心理的需要或者逃避痛苦、伤害和不愉快的刺激。但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可能通过学习获得一些不利于他的生存和发展的不适应行为或习惯。尽管这类不良习惯在我们人类的行为反应中并不那么普遍,而且“病态”的行为与“健康”的行为只有数量上的差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有些不良习惯却可能给行为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烦恼。总之,行为治疗认为人的变态行为是学习得来的。

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或者至少是显著地减少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为治疗家们不假设也不探讨这些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更深层的东西,要治疗的就是非适应行为本身。但是对行为的直接治疗并不意味着行为治疗拒绝承认来访者或病人的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在行为治疗家看来,人的内在思想、活动、信念、情感等等,也都是行为的表现,是内隐行为活动,因此,只要不适应行为涉及来访者或病人的这些内隐行为,清除或改变它们也是治疗的目的。

同时,行为治疗强调心理学中的学习原理适用于所有行为(健康的或者变态的),因此,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能够用学习的原则“去学习”,用适应行为取而代之。学习的发生(其外部表现为外显行为上的改变,必然包含着认知上的改变,不论是邓拉普(K.Dunlap)的负性活动练习、沃尔普(J.Wolpe)的系统脱敏,还是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条件学习,沃格特林(W.Voegtlin)的厌恶疗法,或者其他行为治疗技术,都是以外显行为的改变作为治疗的目标,他们不关心个体内部变化(这与他们的主要研究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有关),但不关心内部变化并不能说内部变化没有发生。事实上,在改变外显行为的过程中,只有来访者或病人能够积极迅速有效地认识到行为变化的规律(如某种行为受奖赏的原因,某种行为受惩罚的原因等),他们才能在减轻和消除自身症状方面取得积极的进展,即治疗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很好地认识行为规律的病人,其行为改变是缓慢的,所习得的新的行为也将是不稳定的。因此,没有来访者或病人认知上的改变,治疗很难发挥作用,治疗的目的也很难达到。

从这些分析中可以发现,尽管行为治疗家不关心内部变化(认知上的改变,情绪的调整等),只强调外显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矫正),但是在改变病人的非适应行为时,实际上病人的内部发生了变化,并且内部认知,情感上的变化是外部行为改变的前提和基础,不适应行为改变后,由于不适应行为而造成行为者的烦恼、痛苦等不良情绪也会随之消失。

三、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或称来访者中心治疗非常强调个人积极的、正确的自我概念。认为人有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性,基于这种倾向性,人会追求和珍惜一些能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的经验或经历,而避开一些妨碍自身潜能发挥的事件。个人在与环境,与他人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自我概念。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认为,人的自我要领是理解心理失调产生的关键,心理失调是全部人类顺应不良问题的内在根源。当自我概念与个人的经验或体验相互矛盾和不一致时,人们或者歪曲自己的经验或体验,或者对不符合自我概念的经验采取完全否定或忽视它的存在的做法,这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值的条件作用基础上的,个人常常歪曲和否认来自外部的积极的信息反馈,也常常抑制来自其自身的积极的情感,自我概念常常很低。即当自我得到的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相矛盾,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会通过防御机制来否认和歪曲自己的经验和体验。而当这种矛盾被个人意识和知觉时,焦虑就会产生。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人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困扰,出现心理失调。心理失调的产生就是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被压抑的结果。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就是咨询者或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适当的关系,让来访者把过去完全排除在意识以外的经验或体验重新整理出来,对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访者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焦虑、愧疚、疑虑等)作自由的表述,引导来访者发现自我概念中的问题,从而不断萌生出积极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让来访者重新考察和评价自己,并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由于个体对于自我的重新认识和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疗效就产生了。

由此可见,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非常强调矫正性的情感体验,认为它是认知改变(即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的基础,认知的改变又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四、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A.T.Beck)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贝克认为,心理问题常常是从一些平常的事件中产生的,例如错误的学习,选择性概括,“全或无”的思维,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认为个人的思想和信念是他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即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不良认知(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咨询或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来访者(病人)的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

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中的一种,认为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看法的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即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即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其创始人埃利斯(A.Ellis)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们的情绪障碍和行为失常是因为不合理信念所造成,所以治疗就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即以改变来访者或病人的认知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障碍和失常行为。埃利斯甚至认为,如果治疗者的工作重心放在改变来访者或病人的情感和行为上,很少强调认知的改变,那么我们有权利认为,这可能不是合理情绪治疗。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贝克的认知疗法还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他们都是把来访者或病人认知的改变作为治疗的目的,同时也是治疗的手段。通过认知的改变,使来访者或病人的情绪情感得到调整,行为得到矫正,从而达到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的和谐一致。

五、森田疗法 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由日本的森田正马于本世纪20年代初创立的森田疗法,虽然其原理及方法独具一格,但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心理机制仍然是改变认知,调整情绪和行为这一模式。

森田认为,在神经质性格(其特征为精神内向、内省力过强、疑病素质、过分敏感、求全欲过强等)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偶然事件的影响,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由于性格上的弱点,患者把原来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不能容忍它的存在,力图以意志力来排除和摆脱这些观念、情绪和种种的不适感,使注意力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精神交互作用)。患者愈是企图摆脱症状就愈是加强了症状的敏感度和强度,症状就愈加剧和固定,于是患者就更加痛苦,更想摆脱症状,这种继发性的恶性循环,是形成神经质症状并使之持续的主要原因。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为所欲为。所谓顺应自然就是要患者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包括某些邪念、嫉妒、狭隘之心)及自身可能出现的恐惧、不安、苦恼等人人都会有的令人厌恶的情感,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接受它而不是排斥和摆脱它,一句话顺应自然就是要患者认清客观事物(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的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的活动规律,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企图排斥和摆脱这些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就不能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为所欲为就是要求患者把注意力从症状上转移到有建设性的行动上,努力做应做的事,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仍要坚持。这样由于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了外部世界,注意力不再集中于症状而使症状得到了改善。

如果说森田疗法的顺应自然主要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调整情绪,那么为所欲为则主要是矫正患者的行为,而行为得以改善的同时又加强了认知的改变和情绪的调整。

综上所述,尽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各异,但其发挥有效作用的心理机制却是共同的。当然,不同的咨询与治疗理论和方法各有所侧重,有所强调,如行为疗法强调的是行为的改变;认知疗法强调的是认知的改变;而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则更注重矫正性的情感体验;等等。由于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三者中任何一方面发生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承认也好,不关心也罢,它们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着的,不以咨询家、治疗家或来访者、病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要发挥其有效作用,心理机制必须是使来访者或病人的认知得以改变,情绪情感得以调整和行为得到矫正。

当然,由于每个来访者或病人心理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性质、根源及表现都不一样,在具体的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开端,也可以参考不同的理论,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标签:;  ;  ;  ;  ;  ;  ;  ;  ;  ;  ;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心理机制_心理咨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