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论文_边颖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论文_边颖

安达市卧里屯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不仅对该省市区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生态社会的建设。我国在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方面,并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这其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而且有很多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引起各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现阶段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平已经很高,而且初期建设的农田防护林已经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但在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过程中,却有一些因素影响了林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借鉴。

一、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现状

黑龙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为我国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商品粮。面对粮食需求,要做到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现阶段,制约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上述因素,而是如下因素:

1、防护林种类单一,很多林木出现了病虫害,还有一些林木枯死,损失严重。黑龙江省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树种主要是杨树,单一树种非常容易传染病虫害,再加之,后期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林木出现枯死、病死现象,使得农田防护林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大大降低了防护林的防护功能,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农田防护林生产的经济效益每年都在递减,形势非常危急。

2、林龄结构缺乏合理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更新。现有的农田防护林树龄结构非常不合理,熟林比较多,难以进行更新。由于黑龙江平原的大部分农田防护林都是比较早时间营造的,当时的营林技术与管理技术水平有限,因此防护林中存在着比较多的残次林,某些林带甚至还未达到百余株,还有些林带并未进行明确的林相划分,人工同龄纯林所占比例比较大。有些树木已经超过了25年,还有些树木已经达到了30年。还有些地域,造林结构不合理,标准不高,还有些区域由于营林密度比较大,使得林木无法接收到更多的阳光,所以长势并不好,急需进行更快的更新。但是由于需要更新的林木比较大,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更新。

3、采伐数额有限,群众积极性不高。现阶段,我国为了能够保证防护林稳定发展,采取了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应用地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田防护林无法完成及时更新,影响了林木的使用。由于不能采伐,群众无法从中得到经济效益,因此造林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甚至排斥。

4、林木产权比较混乱,时常发生毁林现象。黑龙江在产权制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验,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林木产权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产权不够明确,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健全。尽管该省份已经出台了很多采伐新机制,但是产权纠纷依然不断。广大人民群众只认为林地减产,而却没有看到防护林背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所以很多林木都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调整树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

面对林木病腐严重的局面,减少病虫害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调整树种结构。推广小黑杨和北京杨,解决树种单一问题。营造杨榆混交、杨柳混交林带,营造纯榆树带、纯柳树带、纯松树带,实现多树种、多品种的优化组合。其次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宣传,对造林户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指导造林户实行科学防治,将病虫害防治作为经常性、制度性、规程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2、强制低改,增网加带

提高农田防护林质量必须抓好更新老林带和改造残次林带的工作,在面积上可1∶ 1配套,将造林任务下达给乡镇,通过采取挤、借、串等方式,抓好农田防护林网眼的增网加带工作。挤,就是对原规划的农田防护林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造林,在个人手中的地,采取清理非法侵占林地的强制措施,把未造成林地块挤出来造林。借,就是在大网方中借助堤、路、渠等进行造林加带。串,就是利用村、社的机动地把规划的农田防护林地串出来进行造林,有些乡、村、社土地调整时留的机动较多,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把农田防护林带串出来。

3、探索林业新机制,放宽采伐限额

农田防护林的采伐限额管理要顺应市场需求,按着“三个不减”的原则,即覆盖率不减、蓄积量不减、防护效益不减,适当放宽对采伐限额的管理。否则,只让群众造,不许群众用,群众难以有持久的积极性,农田防护林也不会有持久的活力和动力。国家可以考虑建立采伐申报制度,即投资者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申报,在确保不会对当地生态产生较大影响和符合采伐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按需发放采伐许可证。

4、明晰产权,稳定政策

要解决产权问题,首先应落实林业政策,理顺分配机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防护林建设的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落实林业政策,启发全民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发展意识,使群众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农田防护林建设中。积极推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使群众真正成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主人。其次是国家应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保持权属长期稳定,并进一步明确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的权益。并且对于林木林地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补偿,防止因农田防护林遮地引起的破坏、砍伐现象。

5、加大管护力度,建立专业化开

发管理队伍首先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的主管领导应牵头成立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领导小组,有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任务的重点乡(镇)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建立固定的联系点,长年关注这项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其次应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管护力度。农民群众对发展林业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林木管护意识不强,责、权、利不清,乱砍滥伐林木、蚕食林地的现象时常发生,个别地区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林业的发展。为此要尽快理顺体制,强化地方林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切实发挥乡林业站的服务作用,对农田林网(带)实行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统一管护、统一更新、统一栽植,同时加强土肥水管理,通过深翻、中耕、除草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农田防护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林木防护功能下降。对于这些问题,有关人员与部门应该正视,及时总结经验,为后期的防护林建设提供借鉴。现如今,各个省市的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水平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单宝霞,王玉生,刘玉琴,王永长,刘炳友.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营造技术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10)

[2] 李俊宝. 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及效益分析[J]. 山西科技. 2010(04)

[3] 赵玮. 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及质量提高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4] 陈作州,张宇清,吴斌,李志沛,耿相国,冯靖宇,田世艳,雷娜. 山东省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J]. 生态学杂志. 2012(01)

[5] 于义恒. 农田防护林对农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05)

论文作者:边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论文_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